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万历(十)(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万历(十)
    而且在群臣看来,这位皇太后只有一个人,大明帝国吸取了汉唐以来诸朝的教训,在制度设计上严格地避免先前皇朝“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等导致帝国覆灭的危险,所以大明立国以来,对后妃和外戚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让皇后和贵妃的亲眷少有接触权力的机会,这有效地避免了皇帝的娘家势力祸乱帝国的风险。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皇帝缺少很大一部分强有力的亲信的支持,娘家的力量素来是皇帝强大的后援力量,而大明的外戚难以干政,这导致大明的皇帝势单力薄,尤其在面对这般“主少国疑”的局面的时候,难以有强大的力量支持皇帝。
    婉儿也是一样,她甚至比以往历朝历代的皇后更加势单力薄,她身边没有任何的叔伯兄弟的支持,或者说她只有刘赐,她真正能够信任的后援力量只有刘赐的力量,但是刘赐藏在幕后,所以在当朝的百官看来,这位皇太后是个虚架子,并没有太多能够与他们抗衡博弈的资本。
    此时婉儿看向刘赐,刘赐回过头面向婉儿,他们对视了片刻,他们明白彼此的想法,他们需要彼此,或者说,是婉儿需要刘赐,他们将一起开创大业。
    ~
    登极仪式之后,是乏味的内阁会议和朝堂议事,婉儿迁到了慈宁宫,这是大明内廷最尊贵的宫殿之一,是嘉靖朝所建,婉儿迁居慈宁宫意味着她在后宫之中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婉儿开始执掌朝政,她垂帘旁听内阁会议,作为实际上的执政者伴随小皇帝参与朝廷议事。
    刘赐没有参加这些会议,他大部分时间留在春禧宫里头,他按照自己的计划部署着同济会的行动。
    按照他们此前的规划,同济会的行动已经落实下去了,同济会的上下官员遵照大掌令的号令尊奉新皇,并在江南各地监视官府的动向,促使官府响应朝廷号召,在同济会的努力之下,这次帝位交接之际江南一片平稳安定。
    同济会的一千名精干官员在万历皇帝登基的十天之后就已经赶到京城,他们在京城设置了两栋小楼,将小楼作为据点,开始了同济会参与朝廷内外事务的工作,按照刘赐的布置,有十多名官员入朝为官,直接参与朝廷事务,这一千名官员成为刘赐、婉儿和柳咏絮的爪牙,协助他们处置明的暗的各种事务。
    同济会布置在外洋的力量也按照部署完成了大规模的收缩,马六甲的大批精锐回调到双屿港和月港,前往东洋和倭人、弗朗机人贸易的商队也大规模地回调,刘赐不惜大量地减少贸易以收缩力量,同时远赴白银大陆的力量也进行了一些回调,这些调回到双屿港和月港的兵力集结成了五万兵马,从双屿港和粤港出发,开往朝鲜,在七月底的时候,同济会的第一批大军已经在朝鲜登陆,并开始向着东北进发。
    同济会的这个举动低调而巧妙,朝廷内阁对同济会的这个举措提出了异议,因为同济会的军队向着北方进发,在黄海、渤海一带游弋着,完全无视北直隶官军的警戒,同济会的舰队只需要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在天津一带登陆,只要再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开到北京城下,这对京师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但是内阁没有提出强烈的反对,因为同济会这个行动号称是为了赴东北对付女真人,这是朝廷求之不得的,女真人已是大明的心腹之患,同济会愿意出手对付女真人,这是个好消息。
    同时,在七月底,同济会的一百万两白银已经运送到京城来,被纳入大明国库,这解了大明的燃眉之急,眼下西北的旱灾正闹得厉害,国库有了银子,这如火的灾情也就不难浇灭了。
    同济会的效率让大明朝廷惊诧,来到这万历元年的八月,新皇登基一个月,大明帝国没有出现大的乱子,江南一片平稳,江南繁盛的商贸没有受到影响,税赋和瓷器、织物等物资依然稳定地运往京城,遭遇西北的旱灾、黄河下游的水灾的灾民得到朝廷的赈济,灾情平稳地渡过,没有出现“揭竿而起”的祸乱,西南的土司出了些许乱子,但是江南抽调的军队迅速地赶赴西南,让土司不敢轻举妄动。
    八月很快也过去了,进入九月,入秋时节,大明各地的收成报告开始送到京城,大部分的报告都是乐观的,今年是个好年景,大明帝国各地的农作物收成都维持着往年的水准,对于以农事立国的大明来说,这是帝国稳定的最好消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