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李泌无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在杨绾暗自腹诽的时候,他突然看见玄宗脸上露出了后悔的意思。
    玄宗确实后悔了。他说出御驾亲征的话后,也突然想到现有的兵力,无论数量上,还是战斗力上,好像都不是安禄山的对手。
    于是,就在那些大臣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玄宗又说道:“朕此时就下诏,命朔方、陇右两镇,除必要的留守之外,其余兵力皆随我出征。朕就是要看一看,安禄山到底有多厉害,让我大唐先失河北,再失洛阳。”
    皇帝的话就是圣旨。朝廷个部门顿时忙了起来,都忙着御驾亲征的事情。这皇帝要出门打仗,自然要准备的事情就多一些。
    当天下午,李泌就知道了玄宗要御驾亲征的事情。对此,李泌只是笑了笑。但得知玄宗已经下令调朔方、陇右兵马来此,李泌便连说了三声“好”。
    杨绾还告诉他,今日早朝时,玄宗还下诏,命太子李享监国。
    对皇帝要御驾亲征这件事,李泌的反应和杨绾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皇帝去了也是白送人头。
    封常清带人撤往潼关时,安禄山的人马在后面穷追不舍。后军虽然有李嗣业带人掩护,也被安禄山的人马吃掉了数千人。
    李嗣业曾对李泌说,安禄山的骑兵打起杖来,依仗马好,一波一波的冲击过来,唐军不能挡。
    所以,只要玄宗手里没有久战之兵,就凭禁军和临时招募的士卒,玄宗想打败安禄山,那就是痴心妄想。
    当然,如果朔方和陇右的军队来了,玄宗这个御驾亲征还是有点胜算的。
    安禄山做了好几年的全国战马总管,大唐良驹都被他控制在手里。其它各镇装备的马匹,多数都不如安禄山军中的。
    无战马则无大唐。安禄山掌控了大唐最重要的军需——战马。这仗不好打,即使是皇帝亲征,即使是朔方、陇右的人马来了,依然不占优势。
    “小先生,郭子仪已经做了朔方节度使,这你早就知道了。今日朝会上,陛下还让李光弼做了河东节度使。”
    李泌笑了一下,心说太子做事情还行啊!举荐李光弼做河东节度使的正是太子李享。
    杨绾又说道:“陛下命郭子仪带五万朔方军来此,另外从朔方军中调拨一万人给李光弼,命李光弼带领来此。小先生,朝议时众臣都说,陇右军不易动,动则吐蕃会趁机闹事。”
    李泌没说话,走到那张图前面,提笔在图上郭子仪的名字后面写了50000,然后在李光弼后面写了10000。
    然后,他说道:“已经有八万人了,可以了。”
    “小先生,八万人就可以了吗?”
    杨绾知道李泌的计划,觉得李泌那计划施行起来,怎么说也得二十万人。
    “八万就够了,多了也没地方摆。”
    李泌先前也认为只要有二十万可战之兵,方能打败安禄山。
    但是,战局一直在变化,特别是河北的颜家兄弟,他们一面死守各处郡县,一面派兵袭击安禄山的辎重队,已经让安禄山的后勤出了大麻烦。
    而洛阳及周边地方前期的坚壁清野做的不错,安禄山无法就地筹集粮草,只好分出来一部分兵力向洛阳东南方向进兵,妄图得到粮草和伕役。
    只可惜,荆州刺史李琮早已带人截断了叛军的南下之路,让安禄山短时间内得不到粮草补充。
    战局越来越有利于朝廷这边。此时玄宗亲征,确实是一个好机会。只是,他必须等到朔方和河东的兵马到来之后,方可出兵。
    李泌对着地图沉思良久,然后转身说道:“等朔方、河东军到了以后,我要随皇帝出征。”
    哪曾想杨绾一听这话,顿时就是一脸纠结的样子。看到杨绾这副模样,李泌便知道有事。
    果然,杨绾说道:“随陛下出征这事,我原本是想放在最后再说的。可小先生你既然自己说了出来,我觉得还是从长计议较好。”
    原来,玄宗发布完各项诏令后,又说要让李泌随着他出征。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是愣了。
    可接着,太子李享就站了起来,对玄宗说道:“小先生乃一介布衣,随陛下出征无名,此事不妥。”
    玄宗当时就怼道:“李泌是布衣?我先前封他的大唐小先生难道不算数了吗?还有,你说他是布衣,这朝中有人三天两头的往书院跑,又是怎么回事?”
    李享被他老子喷了后,顿时就有些蔫了。随后,大臣们也不敢再议论此事,此事好像就这么定了下来。
    可玄宗走时又撂下这么一句话,“我若是出征在外,这李泌就不可留在长安。”
    “小先生,陛下此话别有深意啊,小先生不可轻言随他出征。”
    杨绾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玄宗不放心李泌留在长安。至于为什么,那就是皇帝怕他离开长安后,太子李享和李泌之间有什么勾当。
    玄宗多疑,自打安禄山起兵造反,李泌做的那些事他虽然不是全都知道,可也知道那么一些。而让他最为生气的是,宰相杨国忠一天数次去书院,好像书院比这皇宫都重要。
    所以,玄宗要带着李泌出征。玄宗觉得,李泌这种人,只有放在自己可以看见的地方,他才会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