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还是得移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皇帝将他们从毫无希望,前路一片黑暗之中解救了出来。
    给了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的希望!
    希望便是一切!
    有希望,这便已经足够了!
    中国百姓向来都是勤劳肯吃苦的,他们不怕吃苦,就怕没有希望。
    ……
    刘易在御书房中,翻看着云贵地方快马送来的各种奏报。
    不时的点头,看起来很是满意。
    这些日子的改土归流初见成效,云贵地方的分田初见成效,大汉的政权开始逐步深入基层。
    在解决云贵人口劳动力过剩的三个方案中,刘易更倾向于移民和开荒。
    修路的事情一时半会儿的在云贵是铺展不开的。
    不光是因为云贵的地形,修起路来比较费事,而是因为在云贵修路,性价比不高。
    他与其耗费人力物力,在云贵修路,还不如用同样的人力物力,在江南修路。
    江南现在才是整个大汉工商发展的排头兵,几乎大半的工商业,都是扎根在江南的。
    在江南一修路,江南的发展马上就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而在云贵修路,修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
    并且,就算是最终路修好了,云贵的工商业也不可能发展到江南这种的规模。
    所以,在云贵修路可以,但不是现在。
    还是那句话,现在大汉需要的不是均衡全面发展,而是集中全国之力供给江南,让江南先完成社会变革,工商业发展的跃迁。
    然后以点带面,用江南这个点,带动全国变革。
    所以,现在云贵地方要解决人地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荒和移民。
    光开荒肯定是不够的,云贵地形也确实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农业,就算是把所有适合耕种的土地都给开荒开出来,估计也不太够。
    那唯一妥善的解决方法便是移民了!
    现在大汉移民的地方主要有四个,一是辽东,辽东经过多年的战乱,以及满清的屠杀,汉民十不存一。
    再加上满清西迁,带走了大量的人口,所以现在辽东地广人稀,地还都是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是个移民的好地方,但是吧,辽东的气候在云贵生存的百姓估计适应不了。
    能往辽东移民的,大部分也都是北方人。
    二是草原,现在有了红薯土豆玉米,草原也能种地了。
    所以,往草原移民也是一个好选择。
    但是同理,云贵的百姓照样适应不了草原的气候。
    所以,草原的选择依旧pass!
    还有就是朝鲜!
    朝鲜在被大汉吞下之前,历经战乱天灾,再加上辽东军那群家伙的助攻,朝鲜上下人口损失相当严重。
    也能算得上一句地广人稀!
    但是,朝鲜的环境南方人依旧无法适应。
    所以,算来算去,恰当的选择就只剩下大员岛了。
    但大员岛的开发程度有限,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也是有限。
    想来想去,刘易觉得汉军有必要南下,向南洋方向开扩了。
    南洋虽然有大片的蛮荒,但菲律宾,马六甲等被欧洲殖民者开扩了这么长时间的地盘,现在应该已经比较适宜人口生存了。
    ……
    北京城!
    大汉立国这么长时间,原本是一片废墟的北京城,也被重建了起来。
    新城的规模肯定不如老城繁华,但在重建之后,依旧能够算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
    嗯只是之一,现在北方真正最大的城市,应该是大汉的旧都太原。
    北京城在重建之初,就是被当做大汉的陪都,北方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进行修建的。
    随着北直隶的人口回流,北直隶的经济发展也是走上了快车道。
    新建的北京城没有城墙,一眼望去,就是一片鳞次栉比,排列整齐的建筑。
    街道全部都是水泥路,街面干净整洁,水泥路下方还埋设了排水官道。
    道路统一宽两丈,中间有分隔线,路边还有高高树立的防风路灯。
    整座城市按照不同的只能,被划分为了商业区,生活区,工业区等片区。
    整座城市建筑规划整齐,一座座水泥砖石房屋基本上都是两三层的小楼,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
    北京城卡在中原北上辽东和草原的交通要道上,再加上其被重点扶持发展轻重工业,各种草原辽东所需的商品,基本上都能生产。
    所以,现在的北京城成为了出关入关的交通枢纽,商人的贸易集散地。
    其经济发达是不需多言的!
    即使是在开海之后,因为海贸而经济腾飞的天津,对比起北京的发展势头来,都显得有些不足。
    现在的北京城是没有城墙的,不过要进出北京城,也是需要经过检查的。
    大汉朝廷在入城的道路上,设置了检查站。
    进出北京城的主干道上,一眼望去望不到边的水泥路面上,排着长长的队伍。
    拉着货物的商人,在排队接受检查之后,才能进城。
    行人倒是不用,直接走旁边的快速通道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