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杨文岳这个老匹夫!(1/3)
(0262)
对于这年代的人们来说,农业机械是个模糊的概念。当时的耕种工具,主要是牛,然后是曲辕犁、耙。除此之外,就很少有其他的农具。至于大型的机械,更是没有。但是,并不是说,明朝的人就不知道农业机械的作用。
事实上,有一个人,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这个人,就是宋应星。
他编著的《天工开物》,重点收集的就是工业和农业的各种先进技术。在这本书里面,宋应星已经提到了大型的农业机械。要是尽快的将这个人抓来……
“妈的,沈柏仪这混蛋!”
一想到宋应星,张准就忍不住恨上了苏州沈家。
本来自己的计划好好的,要将宋应星弄到自己的地盘来,为自己出力。沈凌菲也已经找到了宋应星的住处,只要实施最后的计划,就可以将宋应星绑架过来。只要宋应星到来,农科司就算是有了真正的管事。没想到,被沈柏仪出来插一脚,沈凌菲的计划,就被打乱了。
更可恶的是,根据黄四郎等人的打探,宋应星还有个哥哥,叫做宋应升,是真真正正的朝廷命官,眼下是浙江桐乡县县令。要是强行绑架宋应星,宋应升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绑架朝廷命官的亲属,不大不小也是一场风波。张准在江南没有什么势力,无法保证在绑架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毕竟,从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市附近)到长江出海口,还是有很长的距离的。
考虑到宋应升既然是朝廷命官,宋家的祖先,也是官宦人家,张准想出了更好的得到宋应星的办法,那就是:调!
一纸调令,将宋应星调到张准的地盘来。
当然,这样的跨省操作,有点难度。跨省调动,要北京或南京吏部才有权力,一地的知府甚至是一省的巡抚,都是无法跨省调动官员的。但是,只要有银子开路,问题不大。行情也不会太贵,一千两银子可以搞定。宋应星只是一个小小的不入流,没有品级的教谕,将他调到山东来,担任一个九品或者是八品的芝麻官,对于他个人来说,也是很不错的升迁。宋应星并不是那种清高的人,升官自然是乐意的。
比如说,鳌山卫的卫学教授,就是从八品的官职。从不入流的教谕,变成从八品的教授,已经是很不错的升迁了。宋应星本人应该也满意。要是宋应星在研究农业科技之余,还可以将鳌山卫和灵山卫的卫学办起来,培养更多的有文化的人才,那就更好了。
一般而言,大明的卫学普遍设立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当时天下各卫都是军人的天下,重武轻文的习气十分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军人们的子弟经常发生口角,打架更是常有的事。朝廷为了稳定军心,便下令全国凡是有武卫的地方都要设卫学,选优秀的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这样,大明各处的卫学便普遍设立起来,卫学的具体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科,后来,乐、御两科合并,只保留礼、射、书、数四科。卫学主要招收军户子弟,但是并不局限于军户子弟。如果附近的民户愿意,也可以将他们的子弟,送到卫学来学习。
卫学的待遇,和外面的官学差不多。一般而言,卫学中的学生分为三等,一等生叫“廪膳生”,只有几个人,每月可从卫学领取廪米六十斤,是最优秀的学生。二等生叫“增广生”,就没有粮食可领了。第三等称为“附学生”,是最普通的学生。
鳌山卫的卫学地点,叫做文庙,主要学习的地方,叫做明伦堂。每天的清晨七点,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三三两两来到明伦堂,跟着各位教授学习一直到下午三点。文庙的教风严谨,学生们必须每天熟记老师教的东西,每隔三天,还要温习一遍。
鳌山卫卫学兴盛的时候,文庙占地颇广,由牌坊、礼门、泮池、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建筑组成。内有学生额132名,置教授1人,学正一人,教谕2人,训导3人,司吏1人,斋夫10人,膳夫2人,库子6人。
侯山平少年的时候,就是鳌山卫卫学的学生。当然,现在的鳌山卫卫学,已经没有往日的景象。赵寅英对于卫学,向来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的。卫学需要的资金,更是不断的拖欠,最后干脆不发了。到崇祯年间,鳌山卫的卫学,已经完全停办了。张准控制了鳌山卫以后,拨付五百两银子,重修了卫学学堂。
但是,建筑可以尽快的恢复原貌,老师却是非常难找。原来的卫学老师,早就自谋出路去了。这年头的文化人,只要肯放下身段,谋生还是不成问题的,孔乙己之类的另当别论。张准的脑袋上,还挂着反贼的头衔,一般的文化人,也不愿意来投靠他。
张准的意思,是将宋应星弄到手以后,再通过他的关系,吸引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到鳌山卫来。只要有宋应星作为榜样,其他的文化人,就不会那么抵触。再加上丰厚待遇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刺激,慢慢的能聚集到一批文人。不过现在看来,要将宋应星弄过来,还得费一些周折。
“这年头,想真正做点事情,真是不容易啊!”
张准情不自禁的微微感叹一声。
告辞了骆老以后,张准回到夏河寨
对于这年代的人们来说,农业机械是个模糊的概念。当时的耕种工具,主要是牛,然后是曲辕犁、耙。除此之外,就很少有其他的农具。至于大型的机械,更是没有。但是,并不是说,明朝的人就不知道农业机械的作用。
事实上,有一个人,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这个人,就是宋应星。
他编著的《天工开物》,重点收集的就是工业和农业的各种先进技术。在这本书里面,宋应星已经提到了大型的农业机械。要是尽快的将这个人抓来……
“妈的,沈柏仪这混蛋!”
一想到宋应星,张准就忍不住恨上了苏州沈家。
本来自己的计划好好的,要将宋应星弄到自己的地盘来,为自己出力。沈凌菲也已经找到了宋应星的住处,只要实施最后的计划,就可以将宋应星绑架过来。只要宋应星到来,农科司就算是有了真正的管事。没想到,被沈柏仪出来插一脚,沈凌菲的计划,就被打乱了。
更可恶的是,根据黄四郎等人的打探,宋应星还有个哥哥,叫做宋应升,是真真正正的朝廷命官,眼下是浙江桐乡县县令。要是强行绑架宋应星,宋应升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绑架朝廷命官的亲属,不大不小也是一场风波。张准在江南没有什么势力,无法保证在绑架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毕竟,从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市附近)到长江出海口,还是有很长的距离的。
考虑到宋应升既然是朝廷命官,宋家的祖先,也是官宦人家,张准想出了更好的得到宋应星的办法,那就是:调!
一纸调令,将宋应星调到张准的地盘来。
当然,这样的跨省操作,有点难度。跨省调动,要北京或南京吏部才有权力,一地的知府甚至是一省的巡抚,都是无法跨省调动官员的。但是,只要有银子开路,问题不大。行情也不会太贵,一千两银子可以搞定。宋应星只是一个小小的不入流,没有品级的教谕,将他调到山东来,担任一个九品或者是八品的芝麻官,对于他个人来说,也是很不错的升迁。宋应星并不是那种清高的人,升官自然是乐意的。
比如说,鳌山卫的卫学教授,就是从八品的官职。从不入流的教谕,变成从八品的教授,已经是很不错的升迁了。宋应星本人应该也满意。要是宋应星在研究农业科技之余,还可以将鳌山卫和灵山卫的卫学办起来,培养更多的有文化的人才,那就更好了。
一般而言,大明的卫学普遍设立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当时天下各卫都是军人的天下,重武轻文的习气十分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军人们的子弟经常发生口角,打架更是常有的事。朝廷为了稳定军心,便下令全国凡是有武卫的地方都要设卫学,选优秀的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这样,大明各处的卫学便普遍设立起来,卫学的具体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科,后来,乐、御两科合并,只保留礼、射、书、数四科。卫学主要招收军户子弟,但是并不局限于军户子弟。如果附近的民户愿意,也可以将他们的子弟,送到卫学来学习。
卫学的待遇,和外面的官学差不多。一般而言,卫学中的学生分为三等,一等生叫“廪膳生”,只有几个人,每月可从卫学领取廪米六十斤,是最优秀的学生。二等生叫“增广生”,就没有粮食可领了。第三等称为“附学生”,是最普通的学生。
鳌山卫的卫学地点,叫做文庙,主要学习的地方,叫做明伦堂。每天的清晨七点,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三三两两来到明伦堂,跟着各位教授学习一直到下午三点。文庙的教风严谨,学生们必须每天熟记老师教的东西,每隔三天,还要温习一遍。
鳌山卫卫学兴盛的时候,文庙占地颇广,由牌坊、礼门、泮池、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建筑组成。内有学生额132名,置教授1人,学正一人,教谕2人,训导3人,司吏1人,斋夫10人,膳夫2人,库子6人。
侯山平少年的时候,就是鳌山卫卫学的学生。当然,现在的鳌山卫卫学,已经没有往日的景象。赵寅英对于卫学,向来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的。卫学需要的资金,更是不断的拖欠,最后干脆不发了。到崇祯年间,鳌山卫的卫学,已经完全停办了。张准控制了鳌山卫以后,拨付五百两银子,重修了卫学学堂。
但是,建筑可以尽快的恢复原貌,老师却是非常难找。原来的卫学老师,早就自谋出路去了。这年头的文化人,只要肯放下身段,谋生还是不成问题的,孔乙己之类的另当别论。张准的脑袋上,还挂着反贼的头衔,一般的文化人,也不愿意来投靠他。
张准的意思,是将宋应星弄到手以后,再通过他的关系,吸引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到鳌山卫来。只要有宋应星作为榜样,其他的文化人,就不会那么抵触。再加上丰厚待遇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刺激,慢慢的能聚集到一批文人。不过现在看来,要将宋应星弄过来,还得费一些周折。
“这年头,想真正做点事情,真是不容易啊!”
张准情不自禁的微微感叹一声。
告辞了骆老以后,张准回到夏河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