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剑牙舰!(2/3)
来轮作的。种出来的玉米和红薯,主要是用来喂养家禽和牲畜。除非是实在没有大米和面粉了,才会吃这些杂粮。
事实上,在当时的江南地区,民间要比北方好一些。尤其是江浙一带,向来都是比较富庶的区域。陕北的民乱,还有鞑子的肆虐,都影响不到这里。玉米、红薯、土豆等传入这里,当地人的推广,并不是很积极,因为没有那个需求。其实,在万历后期,福建就有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出现了,却始终没有推广。
但是,在山东,乃是整个北方,就不同了。持续的干旱,让水稻和麦子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时候要是大力推广这些耐旱作物的话,可以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填饱饥民的肚子。连观音土都吃下去了,还会考虑这些杂粮的口味?
沈凌菲跟在张准的后面,很是纳闷。看张准专注的样子,好像真的是捡到了宝贝。看张准的神情,就知道,这些东西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显然要比柳如是更高。难道,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真的要比八千两银子的美女更值钱?
忽然间,张准情不自禁的看了沈凌菲一眼。
沈凌菲没来由的脸一红,也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看我做什么?”
张准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办事,我放心。”
听到张准赞扬自己,沈凌菲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红晕渐渐的散去,有些撒娇的说道:“我不要你的赞扬,你不打击我就好。”
张准似笑非笑的点点头。
沈凌菲嘟着小嘴,想要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她生怕自己又不小心说错话,破坏自己在张准心目中的好印象。她忽然发现,自己居然很在乎自己在他面前的形象。要是他有一点点的不满意,她都要纠结半天。
张准当即吩咐,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还有相应的农户,都全部安排到浮山城,交给王铭宇和老田头,让农科司出面,尽快的推广种植这些农作物。一般来说,有新的农作物,是要做实验性的推广的,以策安全。但是,情况紧急,张准就取消了这个步骤。
山东的天气,是越来越干旱了。根据张准的记忆,未来一段时间,应该都没有什么雨水。要是崂山储存的水资源都干涸了,水稻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推广。就算可以继续推广,产量可能也会降低的。到时候,玉米、红薯、土豆,就成了只要的粮食种类。原来的田地要播种,那些无法开垦为田地的山地,也要播种。反正,只要是有空地,都全部种满它。
同时,农科司要指导农户,科学的利用这些新型的农作物,进行轮作,改善土壤的肥力。无论是水稻还是冬小麦,每年都只能种一茬,相互无**换。但是,有了玉米和红薯,田地就可以充分的轮作起来。水稻收割完毕,可以种一茬的红薯。小麦收割完毕,可以种一茬的玉米。土地的利用率,等于是翻倍了。
就算这时候的玉米和红薯,真的味道不怎么样,好歹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禽牲畜,将大米和面粉都节省下来。而且,家禽家畜多了,农家肥也就多了。这年代没有化学肥料,田地施肥,主要是靠农家肥。光靠人的那点粪,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的饲养家禽牲畜,才有足够的农家肥。
吩咐下去以后,张准就来到海军议事厅,召集相关的将士,总结海战的经验和教训。在将水军改名为海军的时候,张准同时在鹧鸪湾,建立了海军指挥部,张准担任总指挥,杨国华、周正宇分别担任副总指挥。海军总部占地很广。反正,鹧鸪湾附近,有的是闲置的土地。
因为是第一次的海战,大家的经验和教训,还真不少。大家的发言,都相当的踊跃。三个船长,刘胜、王鹤、程雷,都是直率的炮筒子,有什么说什么。经常有些话题,好像是炸了锅一样,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通过这次战斗,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互相的炮战。相对于登州水师的战舰而言,海军的战船,还是太小。火炮的数量,也不够多。火炮的口径,也不够大。所以,大家对海军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
未来的海军发展,概括起来,其实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更大更坚固的船。
第二句:更多更大型的炮。
苍山船还是太小,不被打中还好,要是被打中,后果还是挺严重的。飞龙炮的口径也不大,只有70毫米的口径,杀伤力还是差了点。但是,口径太大的话,苍山船又无法承受后坐力,必须有更大的船只来承载。所以,船只和大炮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离开哪一样,都不可行。
事实上,在海战结束以后,薛知蝶和孙勤恺,就开始忙着设计更大型的战船和火炮了。张准也参与了初步计划的制定。初步确定,新一代的战舰,排水量在三百吨左右,装载30门左右的飞龙炮。同时,还需要装载数门的大口径(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火炮。
张准将新型战舰的名字都确定下来了,就叫“剑牙舰”。他要这些战舰,好像利剑,好像狼牙,狠狠地将敌人撕碎。为了剑牙舰的尽快下水,张准分别成了两个研究小组。一个是专门研究船体的,自然是薛知蝶领头。一个是研究大口径火炮的,牵头的当然是孙勤恺。
事实上,在当时的江南地区,民间要比北方好一些。尤其是江浙一带,向来都是比较富庶的区域。陕北的民乱,还有鞑子的肆虐,都影响不到这里。玉米、红薯、土豆等传入这里,当地人的推广,并不是很积极,因为没有那个需求。其实,在万历后期,福建就有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出现了,却始终没有推广。
但是,在山东,乃是整个北方,就不同了。持续的干旱,让水稻和麦子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时候要是大力推广这些耐旱作物的话,可以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填饱饥民的肚子。连观音土都吃下去了,还会考虑这些杂粮的口味?
沈凌菲跟在张准的后面,很是纳闷。看张准专注的样子,好像真的是捡到了宝贝。看张准的神情,就知道,这些东西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显然要比柳如是更高。难道,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真的要比八千两银子的美女更值钱?
忽然间,张准情不自禁的看了沈凌菲一眼。
沈凌菲没来由的脸一红,也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看我做什么?”
张准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办事,我放心。”
听到张准赞扬自己,沈凌菲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红晕渐渐的散去,有些撒娇的说道:“我不要你的赞扬,你不打击我就好。”
张准似笑非笑的点点头。
沈凌菲嘟着小嘴,想要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她生怕自己又不小心说错话,破坏自己在张准心目中的好印象。她忽然发现,自己居然很在乎自己在他面前的形象。要是他有一点点的不满意,她都要纠结半天。
张准当即吩咐,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还有相应的农户,都全部安排到浮山城,交给王铭宇和老田头,让农科司出面,尽快的推广种植这些农作物。一般来说,有新的农作物,是要做实验性的推广的,以策安全。但是,情况紧急,张准就取消了这个步骤。
山东的天气,是越来越干旱了。根据张准的记忆,未来一段时间,应该都没有什么雨水。要是崂山储存的水资源都干涸了,水稻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推广。就算可以继续推广,产量可能也会降低的。到时候,玉米、红薯、土豆,就成了只要的粮食种类。原来的田地要播种,那些无法开垦为田地的山地,也要播种。反正,只要是有空地,都全部种满它。
同时,农科司要指导农户,科学的利用这些新型的农作物,进行轮作,改善土壤的肥力。无论是水稻还是冬小麦,每年都只能种一茬,相互无**换。但是,有了玉米和红薯,田地就可以充分的轮作起来。水稻收割完毕,可以种一茬的红薯。小麦收割完毕,可以种一茬的玉米。土地的利用率,等于是翻倍了。
就算这时候的玉米和红薯,真的味道不怎么样,好歹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禽牲畜,将大米和面粉都节省下来。而且,家禽家畜多了,农家肥也就多了。这年代没有化学肥料,田地施肥,主要是靠农家肥。光靠人的那点粪,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的饲养家禽牲畜,才有足够的农家肥。
吩咐下去以后,张准就来到海军议事厅,召集相关的将士,总结海战的经验和教训。在将水军改名为海军的时候,张准同时在鹧鸪湾,建立了海军指挥部,张准担任总指挥,杨国华、周正宇分别担任副总指挥。海军总部占地很广。反正,鹧鸪湾附近,有的是闲置的土地。
因为是第一次的海战,大家的经验和教训,还真不少。大家的发言,都相当的踊跃。三个船长,刘胜、王鹤、程雷,都是直率的炮筒子,有什么说什么。经常有些话题,好像是炸了锅一样,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通过这次战斗,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互相的炮战。相对于登州水师的战舰而言,海军的战船,还是太小。火炮的数量,也不够多。火炮的口径,也不够大。所以,大家对海军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
未来的海军发展,概括起来,其实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更大更坚固的船。
第二句:更多更大型的炮。
苍山船还是太小,不被打中还好,要是被打中,后果还是挺严重的。飞龙炮的口径也不大,只有70毫米的口径,杀伤力还是差了点。但是,口径太大的话,苍山船又无法承受后坐力,必须有更大的船只来承载。所以,船只和大炮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离开哪一样,都不可行。
事实上,在海战结束以后,薛知蝶和孙勤恺,就开始忙着设计更大型的战船和火炮了。张准也参与了初步计划的制定。初步确定,新一代的战舰,排水量在三百吨左右,装载30门左右的飞龙炮。同时,还需要装载数门的大口径(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火炮。
张准将新型战舰的名字都确定下来了,就叫“剑牙舰”。他要这些战舰,好像利剑,好像狼牙,狠狠地将敌人撕碎。为了剑牙舰的尽快下水,张准分别成了两个研究小组。一个是专门研究船体的,自然是薛知蝶领头。一个是研究大口径火炮的,牵头的当然是孙勤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