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觉华岛的逃犯(1/3)
(0429)
关于卫生消毒,有一项工作是必须立刻着手改善的,那就是粪便的处理。以前,浮山城等城镇的粪便,都是直接倾泻在臭水沟里面的,在下雨的时候,由雨水冲洗干净。要是没有雨水,粪水就会大量淤积,滋生大量的苍蝇、细菌。条件较好的城镇,则是将粪便收集起来,然后拉到野外去倾泻。无论是哪一种,都难以消除粪便带来的污染。
张准决定大力推广农家肥的使用,尽可能的消化这些粪便。同时,禁止任何人将粪便随意的倾泻在城内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街道又或者是臭水沟。在民众没有形成自发习惯的时候,只能是强制执行了。
最后,就是关于培养郎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重,张准决定找时间和肖狒儒等郎中好好的谈一谈。当时的郎中大夫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甚至连女儿都不传。至于要拜师学艺,更是要求非常严格。可见,每个郎中对于自己的医术,都是非常吝啬的,轻易不会传授给别人。
偏偏张准的意思,是准备开办一间医疗学校,公开传授医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训出大量的郎中。甚至,有可能的话,将医术也纳入私塾的教育当中。只要是对医术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就读。
可以想见,张准的这个决定,肯定会引起很多郎中大夫的担心。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张准还真的需要花费一点努力。幸好,张准从宁灵薇那里获悉,水月庵的各位师太慈悲为怀,还是愿意将医术公开传授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中华医术高深莫测,林林总总,到底哪些医术应该被公开传授,哪些医术不适合公开传授,很考人啊!同时,张准这边,需要什么样的医术才能满足需要?总不能将所有的医术,都一股脑儿的传授过去吧?那得传授到猴年马月啊?
此外,培训医术的过程,也要重新设计。以前的学医,都是一辈子的,无论是跟着父亲还是跟着师傅学医,都是一直跟着学的。这个过程,最少也是十多年。现在,张准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训出一批懂得医术的人员来,当真是要求太高了。
“当面说吧!”
张准皱皱眉头,决定这个问题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后勤司送来的公文,主要是关于后勤辎重队的建立问题。以前,张准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在灵山卫和鳌山卫作战,是不需要考虑后勤运输问题的。偶尔出海作战,后勤运输也有船队解决。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张准控制地盘区域的扩大,必须建立专业的辎重队了。
后勤司目前使用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独轮车。一般的独轮车,运输的重量大概是两石左右(约370斤)。根据张准的建议,后勤司将独轮车做了改进,可以走更复杂的道路。但是,很明显,独轮车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战斗需要。
比如说,这次骑兵作战,从青州城到战场,大概是两百多里。要是独轮车的话,要走两天。一辆独轮车,运输两石的物资,只能支撑十个骑兵大约五天的需要。一千骑兵,五天的物资,至少需要一百辆独轮车来回不断的搬运。
一百辆的独轮车,看起来不是很多。因为,它负责支援的战斗部队,只有区区的一千人。要是战斗部队增加到一万人,就要一千辆的独轮车。此外,运输是有危险的。换言之,就是运输队必须配备护卫力量。这样一来,就比较复杂了。因此,组建专业的运输营势在必行。
明军是有专业的运输营的,编制包括将官1人,中军1人;军车兵30人;杂役兵254人;车炮兵1622人;全营共1908人。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160门(每门3人,其实就是大口径的火枪);鸟铳640枝(铳手640人)。车辆畜力:辎重车256辆;驾车用牛256头。
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绳桩96条;拒马枪256条;火兵尖担256架;火镰224把;灯笼354个;铁楸736把;铁撅496把;镰刀1216把;斧头128把;凿子128把;铡刀240口。粮秣辎重:米200石;黑豆500石;淇子299石4斗; 炒面299石4斗。锣锅500口;铁锅256口;水袋500个;水桶256口。
这样的运输营,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一万人三日之用。显然,如此庞大的运输营,虎贲军是承受不起的。必须有更科学的编制,有更加先进的运输工具。但是,有什么更好的运输工具,还要大家集思广益。张准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四轮马车之类的,在莱州府的地形上,不是很适合。再说,制造四轮马车需要的工艺,张准也不懂。此外,对于轴承,还有橡胶车轮,张准同样是没有什么了解。其实,橡胶真的是好东西。要是有橡胶车轮的话,独轮车的运输能力,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遗憾的是,橡胶在遥远的东南亚,目前还不容易大量搞到啊!
相对陆路运输而言,无论是河运还是海运,成本都要低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沈凌菲的一艘大船,能装载三千石的粮食,相当于一千五百辆的独轮车。最常见的三号福船,运输量也超过一千石,相当于五百辆的独轮车
关于卫生消毒,有一项工作是必须立刻着手改善的,那就是粪便的处理。以前,浮山城等城镇的粪便,都是直接倾泻在臭水沟里面的,在下雨的时候,由雨水冲洗干净。要是没有雨水,粪水就会大量淤积,滋生大量的苍蝇、细菌。条件较好的城镇,则是将粪便收集起来,然后拉到野外去倾泻。无论是哪一种,都难以消除粪便带来的污染。
张准决定大力推广农家肥的使用,尽可能的消化这些粪便。同时,禁止任何人将粪便随意的倾泻在城内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街道又或者是臭水沟。在民众没有形成自发习惯的时候,只能是强制执行了。
最后,就是关于培养郎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严重,张准决定找时间和肖狒儒等郎中好好的谈一谈。当时的郎中大夫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甚至连女儿都不传。至于要拜师学艺,更是要求非常严格。可见,每个郎中对于自己的医术,都是非常吝啬的,轻易不会传授给别人。
偏偏张准的意思,是准备开办一间医疗学校,公开传授医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训出大量的郎中。甚至,有可能的话,将医术也纳入私塾的教育当中。只要是对医术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就读。
可以想见,张准的这个决定,肯定会引起很多郎中大夫的担心。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张准还真的需要花费一点努力。幸好,张准从宁灵薇那里获悉,水月庵的各位师太慈悲为怀,还是愿意将医术公开传授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中华医术高深莫测,林林总总,到底哪些医术应该被公开传授,哪些医术不适合公开传授,很考人啊!同时,张准这边,需要什么样的医术才能满足需要?总不能将所有的医术,都一股脑儿的传授过去吧?那得传授到猴年马月啊?
此外,培训医术的过程,也要重新设计。以前的学医,都是一辈子的,无论是跟着父亲还是跟着师傅学医,都是一直跟着学的。这个过程,最少也是十多年。现在,张准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训出一批懂得医术的人员来,当真是要求太高了。
“当面说吧!”
张准皱皱眉头,决定这个问题还是当面说比较好。
后勤司送来的公文,主要是关于后勤辎重队的建立问题。以前,张准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在灵山卫和鳌山卫作战,是不需要考虑后勤运输问题的。偶尔出海作战,后勤运输也有船队解决。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张准控制地盘区域的扩大,必须建立专业的辎重队了。
后勤司目前使用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独轮车。一般的独轮车,运输的重量大概是两石左右(约370斤)。根据张准的建议,后勤司将独轮车做了改进,可以走更复杂的道路。但是,很明显,独轮车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战斗需要。
比如说,这次骑兵作战,从青州城到战场,大概是两百多里。要是独轮车的话,要走两天。一辆独轮车,运输两石的物资,只能支撑十个骑兵大约五天的需要。一千骑兵,五天的物资,至少需要一百辆独轮车来回不断的搬运。
一百辆的独轮车,看起来不是很多。因为,它负责支援的战斗部队,只有区区的一千人。要是战斗部队增加到一万人,就要一千辆的独轮车。此外,运输是有危险的。换言之,就是运输队必须配备护卫力量。这样一来,就比较复杂了。因此,组建专业的运输营势在必行。
明军是有专业的运输营的,编制包括将官1人,中军1人;军车兵30人;杂役兵254人;车炮兵1622人;全营共1908人。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160门(每门3人,其实就是大口径的火枪);鸟铳640枝(铳手640人)。车辆畜力:辎重车256辆;驾车用牛256头。
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绳桩96条;拒马枪256条;火兵尖担256架;火镰224把;灯笼354个;铁楸736把;铁撅496把;镰刀1216把;斧头128把;凿子128把;铡刀240口。粮秣辎重:米200石;黑豆500石;淇子299石4斗; 炒面299石4斗。锣锅500口;铁锅256口;水袋500个;水桶256口。
这样的运输营,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一万人三日之用。显然,如此庞大的运输营,虎贲军是承受不起的。必须有更科学的编制,有更加先进的运输工具。但是,有什么更好的运输工具,还要大家集思广益。张准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
四轮马车之类的,在莱州府的地形上,不是很适合。再说,制造四轮马车需要的工艺,张准也不懂。此外,对于轴承,还有橡胶车轮,张准同样是没有什么了解。其实,橡胶真的是好东西。要是有橡胶车轮的话,独轮车的运输能力,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遗憾的是,橡胶在遥远的东南亚,目前还不容易大量搞到啊!
相对陆路运输而言,无论是河运还是海运,成本都要低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沈凌菲的一艘大船,能装载三千石的粮食,相当于一千五百辆的独轮车。最常见的三号福船,运输量也超过一千石,相当于五百辆的独轮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