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下)(1/4)
(0577)
【前面一章有较大的修改,压缩了很多内容,请留意。】
以前,朝中大部分官员对熊廷弼是畏惧的,惟独张鹤鸣不买他的帐,为什么?张鹤鸣在平定黔贵叛乱中功勋卓著,威望丝毫不低于甚至高于熊廷弼。由于有张鹤鸣带头,朝臣们随之亦公开倒熊。说实在的,以熊廷弼的性格,的确得罪了很多人。此人的性格,有点像是后世的pdh,太耿直,太情绪化。
巡抚王化贞掌有十四万兵力,熊廷弼却仅有五千兵马,他被朝中官员们架空了。事情被熊廷弼搞到这种地步,任你有再高的军事天才,也无可奈何。但是,熊廷弼依然我行我素,一点都没有改正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熊廷弼被排挤是因为朝中出现了奸臣,出现了魏忠贤这样的千古第一九千岁。熊廷弼的悲剧,完全是因为魏忠贤而造成的。如果没有奸臣,熊廷弼的命运,绝对不会这么悲惨。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忠奸之分,忠**是相对的,问题是你如何驾驭这种局面。在剿灭女真势力上,朝中所有官员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魏忠贤也不例外。魏忠贤也不希望看到鞑子坐大。他从鞑子那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比如说,在袁崇焕主政的时候,魏忠贤对辽东的战事,还是非常积极支持的。
熊廷弼应利用好这种一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求同存异,不能沾火就着,更不能出口伤人。一个政治人物,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下场将是十分可悲的。
正当经抚二人就战与守的问题争执得不开可交时,正当王化贞准备发动一举荡平的渡河之战时,天启二年,也就是鞑子天命六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率领十万八旗铁骑,踏破冰河,如狂飙般向辽西大地席卷而来,一场决定辽西存亡的战役终于打响了。
王化贞在辽河岸边布置的兵力,没费吹灰之力就被努尔哈赤解决了。紧接着,十万大军包围了仅有三千兵力的小城西平堡。西平堡守将罗一贯面对百倍于己的强敌,毫无惧色,他利用火器的优势多次击退八旗兵的进攻,战斗进行得极其惨烈,城下堆满了八旗兵的尸体。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天,西平堡仍然巍然屹立。努尔哈赤怒气冲天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留下少部分兵力继续围困,率大军迎战转而攻打镇武堡。
广宁城中的王化贞得知西平堡被围,当即没了主意。熊廷弼从右屯卫下达命令,命王化贞立即派兵解西平堡之围。面对女真大兵压境,未经战阵的王化贞完全乱了方寸,对熊廷弼的命令此刻非常的服从,他命孙得功为先锋,率广宁守军,汇同镇武守军、闾阳守军等火速增援西平堡。在平阳桥与攻打镇武的鞑子遭遇。孙得功是先锋,先锋先锋,应冲在最前锋,可是他却鼓动总兵刘渠打头阵,自己在后面观望。
多日来,明军在王化贞一举荡平方略的鼓舞下,士气空前高昂,锐不可当,刚一接触便将鞑子兵杀得纷纷败退。当时在辽西的明军,都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精锐。当时陕西的起义军还没有爆发,明军可以集中全力在辽西。因此,一开战,野猪皮就吃了大亏。发现战事不利,努尔哈赤和众贝勒急忙重新调整人马,将生力军拉上来,双方继续血战在了一起。
野战是鞑子的优势,鞑子骑兵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国,应当说是不可战胜的。战不多久,明军渐渐不支,孙得功趁机大喊:打败了,打败了,边喊边逃跑。这一喊一跑,明军当即乱了阵角,总兵刘渠、祁秉忠、副将刘徵相继战死。明军大面积的溃败了。相当数量的明军被鞑子杀死,残存的明军争先恐后随着孙得功向广宁逃命。
广宁镇武、闾阳守军已被击溃,努尔哈赤回过头来再攻西平堡,未攻之前,李永芳劝降,令人持旗在城下喊道:“知守城罗将军是好男子,速降,当共富贵。”罗一贯在城头回应:“朝廷何负于汝而反,岂不知罗一贯是义士乎。”同时也命人树起招降大旗劝李永芳投降。
努尔哈赤见劝降无劝便重新组织进攻。这一次打得更加激烈。鞑子反复攻了三次,都没有攻下来,鞑子的尸体与城墙相齐,阵亡千余人。城中火药用尽后,又不见明军增援,罗一贯在绝望的情况下拔剑自杀,三千将士全部战死,无一降者。
西平堡之战是明金交战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明军仅以三千兵力对抗数万鞑子,并重创其千余人,令敌人为之胆寒。罗一贯则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谱写了一曲抗击异族侵略的赞歌。罗一贯作为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景仰,而孙得功、李永芳这样的汉奸,应该永远都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逃回广宁的孙得功一进城便派兵夺取城门,封锁府库,并在城中宣扬,前方打败了,城中百姓要赶快剃发迎接汗王入城,以免遭受屠城之祸,并发动兵士活捉王化贞。这个大汉奸对于迎接野猪皮的到来,非常的积极。
王化贞此时尚在巡抚衙门处理公文,对外面的情况毫无所知。而孙得功的部下正往巡抚衙门奔来,情况万分危急。王化贞手下的部将江朝栋破门而入,王化贞还喝斥其无礼。江朝栋告诉他孙得功叛变投敌,广宁城已被孙得功的叛军占领,大人要立即随末将冲出城去,以图后举。
王化贞当时惊得手足无措,
【前面一章有较大的修改,压缩了很多内容,请留意。】
以前,朝中大部分官员对熊廷弼是畏惧的,惟独张鹤鸣不买他的帐,为什么?张鹤鸣在平定黔贵叛乱中功勋卓著,威望丝毫不低于甚至高于熊廷弼。由于有张鹤鸣带头,朝臣们随之亦公开倒熊。说实在的,以熊廷弼的性格,的确得罪了很多人。此人的性格,有点像是后世的pdh,太耿直,太情绪化。
巡抚王化贞掌有十四万兵力,熊廷弼却仅有五千兵马,他被朝中官员们架空了。事情被熊廷弼搞到这种地步,任你有再高的军事天才,也无可奈何。但是,熊廷弼依然我行我素,一点都没有改正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熊廷弼被排挤是因为朝中出现了奸臣,出现了魏忠贤这样的千古第一九千岁。熊廷弼的悲剧,完全是因为魏忠贤而造成的。如果没有奸臣,熊廷弼的命运,绝对不会这么悲惨。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忠奸之分,忠**是相对的,问题是你如何驾驭这种局面。在剿灭女真势力上,朝中所有官员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魏忠贤也不例外。魏忠贤也不希望看到鞑子坐大。他从鞑子那里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比如说,在袁崇焕主政的时候,魏忠贤对辽东的战事,还是非常积极支持的。
熊廷弼应利用好这种一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求同存异,不能沾火就着,更不能出口伤人。一个政治人物,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下场将是十分可悲的。
正当经抚二人就战与守的问题争执得不开可交时,正当王化贞准备发动一举荡平的渡河之战时,天启二年,也就是鞑子天命六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率领十万八旗铁骑,踏破冰河,如狂飙般向辽西大地席卷而来,一场决定辽西存亡的战役终于打响了。
王化贞在辽河岸边布置的兵力,没费吹灰之力就被努尔哈赤解决了。紧接着,十万大军包围了仅有三千兵力的小城西平堡。西平堡守将罗一贯面对百倍于己的强敌,毫无惧色,他利用火器的优势多次击退八旗兵的进攻,战斗进行得极其惨烈,城下堆满了八旗兵的尸体。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天,西平堡仍然巍然屹立。努尔哈赤怒气冲天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留下少部分兵力继续围困,率大军迎战转而攻打镇武堡。
广宁城中的王化贞得知西平堡被围,当即没了主意。熊廷弼从右屯卫下达命令,命王化贞立即派兵解西平堡之围。面对女真大兵压境,未经战阵的王化贞完全乱了方寸,对熊廷弼的命令此刻非常的服从,他命孙得功为先锋,率广宁守军,汇同镇武守军、闾阳守军等火速增援西平堡。在平阳桥与攻打镇武的鞑子遭遇。孙得功是先锋,先锋先锋,应冲在最前锋,可是他却鼓动总兵刘渠打头阵,自己在后面观望。
多日来,明军在王化贞一举荡平方略的鼓舞下,士气空前高昂,锐不可当,刚一接触便将鞑子兵杀得纷纷败退。当时在辽西的明军,都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精锐。当时陕西的起义军还没有爆发,明军可以集中全力在辽西。因此,一开战,野猪皮就吃了大亏。发现战事不利,努尔哈赤和众贝勒急忙重新调整人马,将生力军拉上来,双方继续血战在了一起。
野战是鞑子的优势,鞑子骑兵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国,应当说是不可战胜的。战不多久,明军渐渐不支,孙得功趁机大喊:打败了,打败了,边喊边逃跑。这一喊一跑,明军当即乱了阵角,总兵刘渠、祁秉忠、副将刘徵相继战死。明军大面积的溃败了。相当数量的明军被鞑子杀死,残存的明军争先恐后随着孙得功向广宁逃命。
广宁镇武、闾阳守军已被击溃,努尔哈赤回过头来再攻西平堡,未攻之前,李永芳劝降,令人持旗在城下喊道:“知守城罗将军是好男子,速降,当共富贵。”罗一贯在城头回应:“朝廷何负于汝而反,岂不知罗一贯是义士乎。”同时也命人树起招降大旗劝李永芳投降。
努尔哈赤见劝降无劝便重新组织进攻。这一次打得更加激烈。鞑子反复攻了三次,都没有攻下来,鞑子的尸体与城墙相齐,阵亡千余人。城中火药用尽后,又不见明军增援,罗一贯在绝望的情况下拔剑自杀,三千将士全部战死,无一降者。
西平堡之战是明金交战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明军仅以三千兵力对抗数万鞑子,并重创其千余人,令敌人为之胆寒。罗一贯则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谱写了一曲抗击异族侵略的赞歌。罗一贯作为民族英雄将永远受到景仰,而孙得功、李永芳这样的汉奸,应该永远都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逃回广宁的孙得功一进城便派兵夺取城门,封锁府库,并在城中宣扬,前方打败了,城中百姓要赶快剃发迎接汗王入城,以免遭受屠城之祸,并发动兵士活捉王化贞。这个大汉奸对于迎接野猪皮的到来,非常的积极。
王化贞此时尚在巡抚衙门处理公文,对外面的情况毫无所知。而孙得功的部下正往巡抚衙门奔来,情况万分危急。王化贞手下的部将江朝栋破门而入,王化贞还喝斥其无礼。江朝栋告诉他孙得功叛变投敌,广宁城已被孙得功的叛军占领,大人要立即随末将冲出城去,以图后举。
王化贞当时惊得手足无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