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拿破仑VS戚继光(4/5)
准单独找他俩说话的原因。张准不想让太多的人,到处追问这个拿破仑,到底是何方神圣。
“那……我们再说说戚家军。”
张准饶有兴趣的说道。
既然拿破仑无法理解,那只好在戚继光的身上着眼了。
作为后来者,张准有一个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的习惯,就是接受的西方军事理论比较多,对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有点陌生。这不能说是他的错,是他所在的环境决定的。他所接受的学识,都是上级教导的。对于戚家军,张准还真是不是很熟悉。
但是,他不熟悉,并不代表就没有熟悉的人。事实上,在他的周围,绝不部分人,都对戚家军的编制很熟悉。须知道,在明朝的历史上,戚家军这个名字,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实上,它的确是载入了史册。
万历中期,戚继光病死,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四五十年的时间,但是,提到戚继光的名字,所有的军户,无论是贫穷的还是赋予的,无论是最底层的军户,还是卫所的高官,都不能不从内心里佩服戚少保的存在。哪怕是张居正的政敌也不例外。
在戚继光死了以后,他的军队,还是创造了不少的辉煌的。李成梁军队的底子,其实就是戚家军。浙兵,在当时,就是强悍战斗力的代言。即使在和鞑子的战斗中,浙兵也从来没有丢过脸。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只是随着戚继光的远去,浙兵的地位日益降低,兵力日益萎缩,最终完全消失不见了。
戚继光的基层战术单位是“车”或是“队”,车营及辎重营是“车”,马营及步营是“队”。马营及步营是第一线主力战斗部队,全营官士兵全部挂甲上阵,车营及辎重营是辅助支持部队,车正(含)以上官佐才有挂甲,车兵不挂甲。
在东南沿海打击倭寇的时候,戚家军是不配备火器的,因为那时候的火器,质量太差,往往是敌人没打到,却炸伤了自己人。但是,在驻防北疆以后,戚继光开始重视火器。他花大力气,通过张居正、谭纶等人,极大的改善了火器的质量,保证了火器在战场上真正能够发挥作用。
【作者注:戚家军成名,乃是在东南沿海平定倭寇。实际上,戚继光对明国的最大贡献,乃是戍守北疆二十年,让北疆的敌人不敢动弹。对于明国来说,倭寇不过是纤芥之疾,可以忽略不计的。只可惜,后世的人,多半知道戚继光杀倭寇,却不知道他戍守北疆的功劳。唉,掩卷叹息。】
戚继光的部队在明朝来说,火器比例应该算是最高的,且用的是鸟铳而非后来的三眼铳这类较为低等的手铳火器,只差在重炮威力与数量明显不足。当时的明朝,还没有红衣大炮这样的大杀伤力武器呢,连佛郎机火炮的数量都很少。
根据张准的研究,戚家军车营火器比为 43.60%,马营火器比为 42.57%,步营火器比为 48.02%,辎重营火器比为 58.70%,其中以辎重营火器比最高。戚继光蓟州练兵编组的部队火器数量及比例,都是同一时期全世界最高的。同一时期的欧洲正流行西班牙大方阵,单一大方阵规模相当于明朝的“营”,单一规模的西班牙大方阵配付的火器比为22.38%(不含炮兵)。
日本战国大名是以“备”为基本战术单位,也是相当于明朝的“营”,一个战国大名的“备”(百万石大名本阵备例外)火器比为20.98%。此时的全世界只有奥图曼的新军(就是近卫军)火器比约在30%以上还有得一比,而东南亚的越南甚至马来西亚、印尼等苏丹国的火器比其实也很高,不输于欧日等国。
戚继光的最基层战术单位的“车”与“队”的人员编组与武器配备,可以搭配形成营阵或是自我独立作战,相比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战术单位,较注重大军阵的互相搭配,独立作战的职能相对弱了很多,这是明朝与其它国家在部队编组上最大的不同点。
可以说,大明帝国的戚继光蓟州十万兵,是当时全世界编组最先进,武器最精良,训练最扎实,待遇最优厚的无敌雄狮,是我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后来明军之所以能够在朝鲜打败日军,戚继光留下的底子,是功不可没的。
在具体的战阵方面,戚继光规划的戚家军编制,是依照“鸳鸯阵”的战术思想为基准,参照战场环境与敌对的倭寇作战方式搭配实战兵器,采取小编制的混成兵科构成高机动打击力量。
首先编制而成的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如字面,“伍”是由伍长与四名士兵共五人所构成,是戚家军最基本,也是最小的作战单位。这一点,和虎贲军有些细微的区别。虎贲军的伍,是五个士兵,外加一个伍长,总共是六个人。
两伍构成一队,称为小队,含队长及管炊事的火兵在内共十二人构成“队”,这个“队”就相当于现代的“班”。“队”是一个完整的鸳鸯阵主体,依其阵式变化展开数种不同的队之阵形。
这一点,和虎贲军也是有区别的。虎贲军在这个层次上,采取的乃是“伙”,两伍构成一伙,由一个伙长、一个火头兵、两个伍长以及十名士兵组成,总共是十四个人。
戚家军四队为一哨,称为大队,设哨长一人,共计49人为“哨”,这个“哨
“那……我们再说说戚家军。”
张准饶有兴趣的说道。
既然拿破仑无法理解,那只好在戚继光的身上着眼了。
作为后来者,张准有一个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的习惯,就是接受的西方军事理论比较多,对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有点陌生。这不能说是他的错,是他所在的环境决定的。他所接受的学识,都是上级教导的。对于戚家军,张准还真是不是很熟悉。
但是,他不熟悉,并不代表就没有熟悉的人。事实上,在他的周围,绝不部分人,都对戚家军的编制很熟悉。须知道,在明朝的历史上,戚家军这个名字,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实上,它的确是载入了史册。
万历中期,戚继光病死,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四五十年的时间,但是,提到戚继光的名字,所有的军户,无论是贫穷的还是赋予的,无论是最底层的军户,还是卫所的高官,都不能不从内心里佩服戚少保的存在。哪怕是张居正的政敌也不例外。
在戚继光死了以后,他的军队,还是创造了不少的辉煌的。李成梁军队的底子,其实就是戚家军。浙兵,在当时,就是强悍战斗力的代言。即使在和鞑子的战斗中,浙兵也从来没有丢过脸。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只是随着戚继光的远去,浙兵的地位日益降低,兵力日益萎缩,最终完全消失不见了。
戚继光的基层战术单位是“车”或是“队”,车营及辎重营是“车”,马营及步营是“队”。马营及步营是第一线主力战斗部队,全营官士兵全部挂甲上阵,车营及辎重营是辅助支持部队,车正(含)以上官佐才有挂甲,车兵不挂甲。
在东南沿海打击倭寇的时候,戚家军是不配备火器的,因为那时候的火器,质量太差,往往是敌人没打到,却炸伤了自己人。但是,在驻防北疆以后,戚继光开始重视火器。他花大力气,通过张居正、谭纶等人,极大的改善了火器的质量,保证了火器在战场上真正能够发挥作用。
【作者注:戚家军成名,乃是在东南沿海平定倭寇。实际上,戚继光对明国的最大贡献,乃是戍守北疆二十年,让北疆的敌人不敢动弹。对于明国来说,倭寇不过是纤芥之疾,可以忽略不计的。只可惜,后世的人,多半知道戚继光杀倭寇,却不知道他戍守北疆的功劳。唉,掩卷叹息。】
戚继光的部队在明朝来说,火器比例应该算是最高的,且用的是鸟铳而非后来的三眼铳这类较为低等的手铳火器,只差在重炮威力与数量明显不足。当时的明朝,还没有红衣大炮这样的大杀伤力武器呢,连佛郎机火炮的数量都很少。
根据张准的研究,戚家军车营火器比为 43.60%,马营火器比为 42.57%,步营火器比为 48.02%,辎重营火器比为 58.70%,其中以辎重营火器比最高。戚继光蓟州练兵编组的部队火器数量及比例,都是同一时期全世界最高的。同一时期的欧洲正流行西班牙大方阵,单一大方阵规模相当于明朝的“营”,单一规模的西班牙大方阵配付的火器比为22.38%(不含炮兵)。
日本战国大名是以“备”为基本战术单位,也是相当于明朝的“营”,一个战国大名的“备”(百万石大名本阵备例外)火器比为20.98%。此时的全世界只有奥图曼的新军(就是近卫军)火器比约在30%以上还有得一比,而东南亚的越南甚至马来西亚、印尼等苏丹国的火器比其实也很高,不输于欧日等国。
戚继光的最基层战术单位的“车”与“队”的人员编组与武器配备,可以搭配形成营阵或是自我独立作战,相比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战术单位,较注重大军阵的互相搭配,独立作战的职能相对弱了很多,这是明朝与其它国家在部队编组上最大的不同点。
可以说,大明帝国的戚继光蓟州十万兵,是当时全世界编组最先进,武器最精良,训练最扎实,待遇最优厚的无敌雄狮,是我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后来明军之所以能够在朝鲜打败日军,戚继光留下的底子,是功不可没的。
在具体的战阵方面,戚继光规划的戚家军编制,是依照“鸳鸯阵”的战术思想为基准,参照战场环境与敌对的倭寇作战方式搭配实战兵器,采取小编制的混成兵科构成高机动打击力量。
首先编制而成的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如字面,“伍”是由伍长与四名士兵共五人所构成,是戚家军最基本,也是最小的作战单位。这一点,和虎贲军有些细微的区别。虎贲军的伍,是五个士兵,外加一个伍长,总共是六个人。
两伍构成一队,称为小队,含队长及管炊事的火兵在内共十二人构成“队”,这个“队”就相当于现代的“班”。“队”是一个完整的鸳鸯阵主体,依其阵式变化展开数种不同的队之阵形。
这一点,和虎贲军也是有区别的。虎贲军在这个层次上,采取的乃是“伙”,两伍构成一伙,由一个伙长、一个火头兵、两个伍长以及十名士兵组成,总共是十四个人。
戚家军四队为一哨,称为大队,设哨长一人,共计49人为“哨”,这个“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