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洪承畴要雄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0678)
    “洪承畴……”
    张准站在德州城的西门城楼山,默默的想事情。
    临清漕船上的粮食,是准备供应洪承畴的,虎贲军要是抢劫过来,就等于是和洪承畴交恶了。这不是针对朝廷,而是专门针对洪承畴本人。可以想见,洪承畴得知消息以后,一定会恨透自己的。
    洪承畴这个人,在明末的历史上,还是大大有名的。先不说他和满清那啥太后之间的那啥,此人的谋略胆识,其实都是相当不错的。他的人性表现,其实也非常的复杂。松山之战的失败,责任不在他。因此,拿松山之战来诟病洪承畴,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平的。
    他投降清朝以后,皇太极一直对他都不放心,没有给他任何的官职,甚至还派人监视他的居住。直到多尔衮掌权,洪承畴才有机会担任官职,成为清朝的首位汉人宰相。在担任官职以后,洪承畴利用自己的权力,是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事情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比如说,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五省的时候,采取以民为本的政策,积极想办法减轻人民的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相对于吴三桂来说,洪承畴做的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要多得多。
    从本质上来讲,洪承畴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等大汉奸,是有些许的差别的。只是,汉奸的污点,一旦染上,就永远都无法洗干净。以致孙大炮才会有“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的说法。至于其中的含义,就留给大家慢慢的琢磨了。
    “现在的洪承畴,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张准轻轻的自言自语。
    要对付朝廷,首先要对付几个强势人物,一个就是洪承畴,一个是孙传庭,另外一个是杨嗣昌。至于王坤和高起潜等废物,根本不在张准的眼里。本来还有一个卢象升的,此人军事上绝对是个大能,但是他已经被崇祯皇帝自己搞掉了。至于史可法,还没成型,根本不够看的。
    洪承畴目前的情况,其实不太好。他正在陕西好好的围剿李自成,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鞑子打进来了。结果,他匆匆忙忙的,就率军北上勤王了。李自成等人由此逃出生天不说,洪承畴到了真定城以后,就陷入了鞑子的包围,再也无法动身了。
    现在的真定城,可谓是大军云集,戒备得比往日更严。真定城的四个城门,早就全部封闭起来了。站在真定城的城头上,可以看到外面有大量的蒙古骑兵斥候在游荡。自从得知洪承畴在真定城,皇太极就专门派了蒙古科尔沁部落的骑兵,前来对付洪承畴,显然对此人还是挺重视的。
    此时此刻,太子太保挂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陕西、三边总督兼摄河南等五省军事的洪承畴,眼下就和张准一样,默默的站在城楼的上面,打量着城外的动静。这是他每天的习惯。总是憋着身体要出毛病的,每天沿着城墙走一走,就权当是锻炼身体了。
    洪承畴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出身,登第时年岁很轻,从此步步青云直上,一帆风顺,几年前就做了陕西、三边总督,挂兵部尚书衔,实际上也只有五十出头年纪。多年的戎马生活使他的丰满而白皙的脸孔染上了风尘颜色,显得有些苍老。
    奇怪的是,他一方面统率军队镇压农民起义,纵兵杀良冒功,一方面却保持高级文官生涯所养成的服饰整洁和伪装的儒雅风度。愈是饱经世故,他愈是磨去棱角,将心中的狠毒与奸诈深藏不露,能够遇事不骄不躁,深谋远虑。
    正因为他有这些长处,所以手下的将领都愿意为他效力,梁廷栋、张凤翼等人对他毫不嫉妒,而多忌多疑的崇祯皇帝也对他十分倚重。在围剿陕西乱民的战事中,他基本上是总指挥,卢象升也是给他打下手的。卢象升这个下手,也是打得心甘情愿。要不是鞑子横来插上一脚,洪承畴有信心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彻底的剿灭李自成他们。
    城外的蒙古鞑子,还在不断的游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发现了洪承畴,悄悄的试图靠过来,结果,真定城立刻开炮轰击,将他们远远的撵走。战事处于僵持状态。真定城内的明军,想要出去,有点困难。但是,城外的蒙古骑兵,想要杀入真定城,同样困难。
    其实,鞑子这个词语,最先是称呼蒙古人的,后来才转移到了女真人的身上。这次北上,洪承畴基本没有见到真正的鞑子,只是见到了这些蒙古骑兵。这让洪承畴感觉怪怪的,好像自己是被忽略了一样。无论是被自己的上司忽略,还是被鞑子的奴酋忽略,都是一件不好受的事情。
    卢象升的事故,让洪承畴多少觉得有些意外。皇上居然直接将卢象升逮捕下狱,这的确是有点处罚过重了。让卢象升远途增援高阳城的决定,是兵部做出的,应该是兵部的人承担责任。卢象升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能力,不应该得到这样的下场。
    可是,为人臣子的,当然不能诽谤皇上的不是。因此,洪承畴也只有为卢象升默默的叹息了。接替洪承畴的杨嗣昌,暂时还没有和他会面,洪承畴也不知道,这个杨嗣昌,是不是好打交道。他和卢象升的配合,还算默契,万一杨嗣昌要一心居上,事情就麻烦了。
    董家堡的战报,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