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气势汹汹下扬州(2/4)
足够建造更多的龙神舰甚至是金刚舰了。他才不相信江南的明朝军队,有打败虎贲军的可能。
“都督大人,我们的西面,就是洪泽湖。”
曹文衡忽然恭恭敬敬的说道。
对于张准这个瘟神,曹文衡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尽可能不要得罪。白痴都知道,张准已经控制了兖州府,下一步就是进入淮安府。连鲁王都被他驱逐了,朝廷也没有说什么。自己一个河道总督,难道还装什么大尾巴狼不成?
对于此次张准公然带兵从运河浩浩荡荡的南下,要说曹文衡的内心很镇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实上,曹文衡的内心始终是忐忑不安的,生怕张准要找点什么麻烦。不过,他也不是十分的害怕。
他本身只有一个妻子和七个儿子,没有小妾,家里的田产也不多,完全可以满足均田令的要求。要说张准举起屠刀的话,他立刻响应均田令的号召,将名下的田产都分给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就能避过屠刀的洗礼了。
“洪泽湖……”
张准举着千里镜,打量着运河的西面。
的确,在运河的西面,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水面,一眼根本看不到头的。海天一色,倒也有几分的美丽。只是,洪泽湖的水面,比运河的水面,好像还要暗黄一点。这让张准觉得非常的不爽,手中的千里镜也就很没有意思的放下来。
因为,目前的淮安府,水灾的情况,相当的严重。一旦虎贲军接手,必须投入大笔的银子,整修水利工程。虎贲军到处都要钱,一旦加上淮安府的水利工程这个沉重的负担,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了。但是,钱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有关淮安府水灾的政治,是关系到整个中原,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绝不是以淮安府的一府之力,又或者是以虎贲军的一军之力,就能够治好的。要想彻底的根除淮安府的水患,必须要等到虎贲军统一全国的时候,才能全面部署。在此之前,永远都是只能治标不治本。
比如说,眼前的这个洪泽湖,要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就涉及到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涉及到山东、河南、南直隶等三个省份,超过二十个府,人口超过千万之众。这样的浩瀚工程,只有举国之力才能完成,目前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张准沉默良久,若有所思的说道:“听藐山公说,总督大人有完整的复淮方略,不知是否能解释一二?”
曹文衡脸色有些苦涩的说道:“只是下官的一些臆想罢了,贻笑大方。”
张准看看四周,缓缓的说道:“若是真的能够复淮,你必然可以名留青史。你的臆想,最好是认真的研讨研讨,或许三五年以后,或许十年以后,你的臆想,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曹文衡两眼顿时有些异样的眼神。张准的话,显然是打动了他。说真的,在河道总督的位置上呆了几年的时间,曹文衡对治理河道是相当热切的。他的理想,就是在自己入土之前,彻底的根除黄河、淮河两大流域的水患。
然而,朝廷目前的混乱情况,显然是无法支持他的理想的。只有张准,只有张准一统全国以后,这个理想,才有可能实现。而张准的话,毫不掩饰的表明他对治理河道的支持。如果真的能够得到张准的支持,能够举全国之力,彻底的将黄河、淮河治理好,他曹文衡的确是可以永远青史留名的。
只是,复淮,谈何容易啊!哪怕得到张准的全力支持,哪怕有举国之力,都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曹文衡做了五年的河道总督,真的是太清楚治理水患的难度了。在这个位置上,虚耗光阴很容易,想要真正做事,的确太困难了。
光是治理眼前的洪泽湖,就几乎耗尽了曹文衡全部的心血。而洪泽湖,只不过是淮河水患的一个节点而已。好像这样的节点,至少还有二三十个。有的节点,甚至情况比洪泽湖还要更加的糟糕。
洪泽湖最大的问题,就是水位抬高,严重的超出周围的地域,造成地上湖的恶果。一旦缺堤,后果非常严重。有人测算过,一旦洪泽湖全面缺堤,洪水倾泻而出,足够将方圆数百里,都全部变成一片白地,连淮安府都不能幸免。
可是,洪泽湖洪水泛滥的原因,又牵扯到很很多多的方面。要彻底的治理洪泽湖,就要将所有的方面,都全部考虑到,然后多管齐下,从多个方面入手。要是只从一个方面或者是两三个方面入手,都是无法根除水患的。摁下葫芦起了瓢,没有丝毫的意义。而在这些原因里面,最最关键的,还是黄河夺淮入海。
淮河下游地势低平,田畴肥沃,宜植五谷。在秦汉时代,把天下田分为九等,江淮田为上中(第二等),除当时的关中部分地区外,是无与伦比的。涟水等地的地质考查证明,现在已经深掩地下的黑色淤土层,那个时期还是露在地表的耕地。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辛勤劳作,使淮河流域一度出现兴旺富有的景象。在苏州和常州等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之前,淮安府、扬州府一带,就是鱼米之乡了。“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等等谚语就是这种景象的生动写照。
在宋代,两淮的粮食生产,几乎占了全国粮食产量的三成以
“都督大人,我们的西面,就是洪泽湖。”
曹文衡忽然恭恭敬敬的说道。
对于张准这个瘟神,曹文衡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尽可能不要得罪。白痴都知道,张准已经控制了兖州府,下一步就是进入淮安府。连鲁王都被他驱逐了,朝廷也没有说什么。自己一个河道总督,难道还装什么大尾巴狼不成?
对于此次张准公然带兵从运河浩浩荡荡的南下,要说曹文衡的内心很镇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实上,曹文衡的内心始终是忐忑不安的,生怕张准要找点什么麻烦。不过,他也不是十分的害怕。
他本身只有一个妻子和七个儿子,没有小妾,家里的田产也不多,完全可以满足均田令的要求。要说张准举起屠刀的话,他立刻响应均田令的号召,将名下的田产都分给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就能避过屠刀的洗礼了。
“洪泽湖……”
张准举着千里镜,打量着运河的西面。
的确,在运河的西面,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水面,一眼根本看不到头的。海天一色,倒也有几分的美丽。只是,洪泽湖的水面,比运河的水面,好像还要暗黄一点。这让张准觉得非常的不爽,手中的千里镜也就很没有意思的放下来。
因为,目前的淮安府,水灾的情况,相当的严重。一旦虎贲军接手,必须投入大笔的银子,整修水利工程。虎贲军到处都要钱,一旦加上淮安府的水利工程这个沉重的负担,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了。但是,钱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有关淮安府水灾的政治,是关系到整个中原,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绝不是以淮安府的一府之力,又或者是以虎贲军的一军之力,就能够治好的。要想彻底的根除淮安府的水患,必须要等到虎贲军统一全国的时候,才能全面部署。在此之前,永远都是只能治标不治本。
比如说,眼前的这个洪泽湖,要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就涉及到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涉及到山东、河南、南直隶等三个省份,超过二十个府,人口超过千万之众。这样的浩瀚工程,只有举国之力才能完成,目前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张准沉默良久,若有所思的说道:“听藐山公说,总督大人有完整的复淮方略,不知是否能解释一二?”
曹文衡脸色有些苦涩的说道:“只是下官的一些臆想罢了,贻笑大方。”
张准看看四周,缓缓的说道:“若是真的能够复淮,你必然可以名留青史。你的臆想,最好是认真的研讨研讨,或许三五年以后,或许十年以后,你的臆想,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曹文衡两眼顿时有些异样的眼神。张准的话,显然是打动了他。说真的,在河道总督的位置上呆了几年的时间,曹文衡对治理河道是相当热切的。他的理想,就是在自己入土之前,彻底的根除黄河、淮河两大流域的水患。
然而,朝廷目前的混乱情况,显然是无法支持他的理想的。只有张准,只有张准一统全国以后,这个理想,才有可能实现。而张准的话,毫不掩饰的表明他对治理河道的支持。如果真的能够得到张准的支持,能够举全国之力,彻底的将黄河、淮河治理好,他曹文衡的确是可以永远青史留名的。
只是,复淮,谈何容易啊!哪怕得到张准的全力支持,哪怕有举国之力,都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曹文衡做了五年的河道总督,真的是太清楚治理水患的难度了。在这个位置上,虚耗光阴很容易,想要真正做事,的确太困难了。
光是治理眼前的洪泽湖,就几乎耗尽了曹文衡全部的心血。而洪泽湖,只不过是淮河水患的一个节点而已。好像这样的节点,至少还有二三十个。有的节点,甚至情况比洪泽湖还要更加的糟糕。
洪泽湖最大的问题,就是水位抬高,严重的超出周围的地域,造成地上湖的恶果。一旦缺堤,后果非常严重。有人测算过,一旦洪泽湖全面缺堤,洪水倾泻而出,足够将方圆数百里,都全部变成一片白地,连淮安府都不能幸免。
可是,洪泽湖洪水泛滥的原因,又牵扯到很很多多的方面。要彻底的治理洪泽湖,就要将所有的方面,都全部考虑到,然后多管齐下,从多个方面入手。要是只从一个方面或者是两三个方面入手,都是无法根除水患的。摁下葫芦起了瓢,没有丝毫的意义。而在这些原因里面,最最关键的,还是黄河夺淮入海。
淮河下游地势低平,田畴肥沃,宜植五谷。在秦汉时代,把天下田分为九等,江淮田为上中(第二等),除当时的关中部分地区外,是无与伦比的。涟水等地的地质考查证明,现在已经深掩地下的黑色淤土层,那个时期还是露在地表的耕地。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辛勤劳作,使淮河流域一度出现兴旺富有的景象。在苏州和常州等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之前,淮安府、扬州府一带,就是鱼米之乡了。“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等等谚语就是这种景象的生动写照。
在宋代,两淮的粮食生产,几乎占了全国粮食产量的三成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