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吴三桂后悔了……(2/3)
。
朝廷带着大量的人马,撤退到了关中,导致这里人口剧增,物价飞涨。西安府的情况,正在慢慢的向京师转变。甚至,有可能变得比京师更加的糟糕一点。在京师,好歹只要你有钱,还能买到充饥的食物,但是在西安府,恐怕有钱也有点难度。
陕西关中除了西安府周围的一块,其他地方,都被战乱反复的蹂躏过了,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粮食出产。关中所有的粮食,都要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在某些时候,甚至连最基本的饮水都不能保证。
在京师的时候,是物价飞涨,到了关中以后,物价还是飞涨,不要说一般的官员,就是上层的高官,都有点支撑不住了。很多逃到这里的官员,都已经绝望了,纷纷自谋出路。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不好的消息传来,说已经开始有人吃人肉了。
物资短缺,物价飞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让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大家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填报自己的肚子。军队也是如此。尽管朝努力的保证军队的供应,却也是三天两头的短缺。所有的朝廷军队,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
“部队的情况怎么样?”
某天,吴三桂心事重重的问自己的军需官。
“没有粮食。”
“没有草料。”
“没有被褥。”
……
军需官张口就来。
什么都缺,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吴三桂的现状。
他带领的可是五千骑兵。骑兵的消耗,要比一般的步兵多得多。骑兵有战马,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关中各地,都已经被蹂躏得不成样子,又长期干旱,不要说黄豆、苜蓿之类做成的草料,就是最基本的青草,都无法保证。放眼看过去,原野都是光秃秃的,一阵风刮来,就是漫天的灰尘,哪有什么青草?
士兵的口粮也无法保证。关中这个鬼地方,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食物。哪怕是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粮食。不过,对于这一点,吴三桂的部队,倒是很淡定。因为,他们是骑兵,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估计杀马充饥也能抵挡一时。
口粮的问题,还有最后一条退路。被褥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了。你总不能将马皮当成被褥吧?现在已经是九月,距离入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在入冬之前,没有过冬的被褥发下来,估计部队要哗变了。又饿又冷的感觉,谁愿意承受?
吴三桂估计,在短时间内,朝廷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焦头烂额的朝廷,能够弄到维持士兵生命需要的口粮,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还想他们解决被服的问题,那是痴心妄想。
这一切一切,都让吴三桂十分的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投靠虎贲军的。现在的虎贲军,可是声势浩大,兵强马壮,控制的地盘已经超过了半个中国。白痴都知道,以后的天下,是虎贲军的了。继续跟着朝廷,简直是找死啊!
问题是,吴三桂现在想要投靠虎贲军的话,只能是单身投靠了。这五千的骑兵,想要从凤翔府带到洛阳,只怕是不可能了。可是,单独投靠的话,在张准那里,只怕不会很受重视的。你不给张准带去一点好处,张准凭什么接收你?凭什么给你高官厚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好像卢象升那样的人,朝廷中根本没有几个。
“都是命啊!”
吴三桂只能是这样无奈的感慨。
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给部队弄到足够的物资了,安全的渡过这个冬天,然后另外寻找机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吴三桂相信,自己还是有带着部队投靠虎贲军的可能的。
朝廷逗留在西安府,最大的物资供应来源,就是蜀中。粮食、被服、装备什么的,都全部是依靠蜀中运输过来的。只是,从蜀中转运物资,的确有些难度。蜀道难,难过上青天,这样的话,就算是一般的老百姓都知道。蜀道行人都已经是十分的艰难,更不要说大量的运输物资了。木牛流马之类的,永远都是传说。
蜀王等人一致催促崇祯皇帝尽快的入川,以减轻粮食运输的压力,同事增强蜀中的防卫力量。先期到达蜀中的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等人,也劝说崇祯早点入川。可是崇祯皇帝,还是犹豫不决。之前,他甚至一度暗示,要向凉州卫出发,后来,受到大臣们的劝阻,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蜀中,的确是一块死地啊!根据情报,眼下,虎贲军的前锋,已经到了福建。部分的兵力,已经到了江西。虎贲军海军的苍山船,已经上溯到三峡一带。部分的虎贲军,甚至开入了洞庭湖周边地区。
在北面,虎贲军也开始在南阳地区聚集,准备攻击襄阳。一旦虎贲军拿下襄阳,整个江南,就没有朝廷什么事了。没有了东南半壁,单独依靠蜀中,如何支撑?更何况,虎贲军肯定会继续向云贵地区进军的。一旦虎贲军占领了云南,蜀中就被完全包围起来了。
崇祯最害怕的事,就是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因此,这件事,他一直都在犹豫。隐约间,崇祯还有点自暴自弃的心理。既然去了蜀中也是亡国之君,在关中也是亡国之君,那在蜀中,在关中,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既然没有,何必东逃西窜
朝廷带着大量的人马,撤退到了关中,导致这里人口剧增,物价飞涨。西安府的情况,正在慢慢的向京师转变。甚至,有可能变得比京师更加的糟糕一点。在京师,好歹只要你有钱,还能买到充饥的食物,但是在西安府,恐怕有钱也有点难度。
陕西关中除了西安府周围的一块,其他地方,都被战乱反复的蹂躏过了,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粮食出产。关中所有的粮食,都要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在某些时候,甚至连最基本的饮水都不能保证。
在京师的时候,是物价飞涨,到了关中以后,物价还是飞涨,不要说一般的官员,就是上层的高官,都有点支撑不住了。很多逃到这里的官员,都已经绝望了,纷纷自谋出路。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不好的消息传来,说已经开始有人吃人肉了。
物资短缺,物价飞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让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大家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填报自己的肚子。军队也是如此。尽管朝努力的保证军队的供应,却也是三天两头的短缺。所有的朝廷军队,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
“部队的情况怎么样?”
某天,吴三桂心事重重的问自己的军需官。
“没有粮食。”
“没有草料。”
“没有被褥。”
……
军需官张口就来。
什么都缺,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吴三桂的现状。
他带领的可是五千骑兵。骑兵的消耗,要比一般的步兵多得多。骑兵有战马,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关中各地,都已经被蹂躏得不成样子,又长期干旱,不要说黄豆、苜蓿之类做成的草料,就是最基本的青草,都无法保证。放眼看过去,原野都是光秃秃的,一阵风刮来,就是漫天的灰尘,哪有什么青草?
士兵的口粮也无法保证。关中这个鬼地方,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食物。哪怕是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粮食。不过,对于这一点,吴三桂的部队,倒是很淡定。因为,他们是骑兵,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估计杀马充饥也能抵挡一时。
口粮的问题,还有最后一条退路。被褥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了。你总不能将马皮当成被褥吧?现在已经是九月,距离入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在入冬之前,没有过冬的被褥发下来,估计部队要哗变了。又饿又冷的感觉,谁愿意承受?
吴三桂估计,在短时间内,朝廷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焦头烂额的朝廷,能够弄到维持士兵生命需要的口粮,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还想他们解决被服的问题,那是痴心妄想。
这一切一切,都让吴三桂十分的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投靠虎贲军的。现在的虎贲军,可是声势浩大,兵强马壮,控制的地盘已经超过了半个中国。白痴都知道,以后的天下,是虎贲军的了。继续跟着朝廷,简直是找死啊!
问题是,吴三桂现在想要投靠虎贲军的话,只能是单身投靠了。这五千的骑兵,想要从凤翔府带到洛阳,只怕是不可能了。可是,单独投靠的话,在张准那里,只怕不会很受重视的。你不给张准带去一点好处,张准凭什么接收你?凭什么给你高官厚禄?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好像卢象升那样的人,朝廷中根本没有几个。
“都是命啊!”
吴三桂只能是这样无奈的感慨。
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给部队弄到足够的物资了,安全的渡过这个冬天,然后另外寻找机会。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吴三桂相信,自己还是有带着部队投靠虎贲军的可能的。
朝廷逗留在西安府,最大的物资供应来源,就是蜀中。粮食、被服、装备什么的,都全部是依靠蜀中运输过来的。只是,从蜀中转运物资,的确有些难度。蜀道难,难过上青天,这样的话,就算是一般的老百姓都知道。蜀道行人都已经是十分的艰难,更不要说大量的运输物资了。木牛流马之类的,永远都是传说。
蜀王等人一致催促崇祯皇帝尽快的入川,以减轻粮食运输的压力,同事增强蜀中的防卫力量。先期到达蜀中的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等人,也劝说崇祯早点入川。可是崇祯皇帝,还是犹豫不决。之前,他甚至一度暗示,要向凉州卫出发,后来,受到大臣们的劝阻,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蜀中,的确是一块死地啊!根据情报,眼下,虎贲军的前锋,已经到了福建。部分的兵力,已经到了江西。虎贲军海军的苍山船,已经上溯到三峡一带。部分的虎贲军,甚至开入了洞庭湖周边地区。
在北面,虎贲军也开始在南阳地区聚集,准备攻击襄阳。一旦虎贲军拿下襄阳,整个江南,就没有朝廷什么事了。没有了东南半壁,单独依靠蜀中,如何支撑?更何况,虎贲军肯定会继续向云贵地区进军的。一旦虎贲军占领了云南,蜀中就被完全包围起来了。
崇祯最害怕的事,就是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因此,这件事,他一直都在犹豫。隐约间,崇祯还有点自暴自弃的心理。既然去了蜀中也是亡国之君,在关中也是亡国之君,那在蜀中,在关中,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既然没有,何必东逃西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