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第103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以致用,文思敏锐,并不是读死书的呆子。
    “带兵打仗,姬远公子不行,但朝堂论辩,舌战群儒,他可比你这个大哥要强太多了。”葛文宣笑道:
    “连我都辩不过他,说不过他,读书还没他多,你说气人不气人。”
    姬玄毫不理会他的说笑,脸色严肃,沉声道:
    “你没和许七安打过招呼,你不知道,姓许的就是个疯子。”
    葛文宣依旧平静,道:
    “如果我告诉你,使团里,有元霜小姐和元槐少爷呢?”
    姬玄愣住了。
    葛文宣继续道:
    “是国师的主意,许七安是什么人,他比我们更清楚。和谈能解决朝堂诸公和小皇帝,而元霜小姐和元槐少爷,则能让许七安投鼠忌器。”
    姬玄皱了皱眉。
    房内一时沉默。
    姬玄想起当日在雍州城,许七安挑断许元槐手脚筋,但确实留他一命的事。
    此人不会因为骨肉之情束手束脚,但确实不是冷血无情之辈,手足兄弟对他不是完全没有影响。
    葛文宣则想起了前些日子,许平峰说的话:
    他不是嘲讽我冷血无情吗,那我就把他的弟弟和妹妹送到他面前去。
    葛文宣喃喃道:
    “老师是天下一等一的寡情之人啊。”
    ……
    早朝,金銮殿。
    永兴帝渐渐开始害怕上朝,害怕桌上摆的折子,因为上面的东西让他坐立不安,焦虑不已。
    流民成灾的,国库空虚的,青州失守的,京城百官人心惶惶,还有最近流言四起,各州布政使司传回来折子,说是民间到处流传着“监正已死,大奉将亡”的
    闹的民间也人心惶惶,以为大奉真的要亡了。
    对于这类散布谣言,唯恐天下不乱的行为,历朝历代的做法是严惩,最常用的是流放,以及菜市口斩首,震慑百姓。
    但在动乱时期,谣言漫天飞,根本堵不住悠悠众口,恐怕底层得官员也是这样的心思。
    且青州确实失守了,逃战的百姓把消息传完各地,一传十十传百。
    朝廷的努力注定收效甚微。
    现在,仿佛全天下都在永兴帝耳边咆哮,告诉他大奉要亡了,他要当亡国之君了。
    永兴帝这位太平盛世里出身的君王,何时见过这种阵仗?
    但今天上这个早朝,永兴帝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就如绝境之人看到曙光。
    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鸿传回来一份折子,内容是——云州叛军主动议和。
    此外,姚鸿还在折子上告了杨恭一状,因为杨恭拒绝议和,试图把这件事压下来。
    此罪当诛!
    “姚爱卿当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昨日,永兴帝看完折子,喜出望外,至于杨恭,他暂时不打算处置,因为雍州还得靠他守着。
    “诸位爱卿,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鸿递上来一份折子,那云州欲与我朝议和,停止干戈。”
    永兴帝环顾众臣,高声道:
    “尔等以为如何。”
    第727章 使团入京
    金銮殿内的诸公,早已得到消息,闻言并不惊讶,首辅钱青书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发表看法:
    “此计,恐是叛军的缓兵之计,陛下还请三思啊。”
    不等永兴帝说话,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反驳:
    “钱首辅何时与杨布政使如此默契了?”
    说话的是兵部都给事中,喷子里的领头羊之一。
    钱青书皱了皱眉,审视着兵部都给事中,淡淡道:
    “严大人有何高见啊。”
    兵部都给事中,高声道:
    “陛下,自秋收以来,十万大军被魏渊葬送在靖山城,入冬后,又有近六万精锐折损在青州。再这么打下去,我大奉的将士必定耗损殆尽。
    “而各处流民成灾,兵力紧缺,兵部已经抽调不出兵马支援雍州了。臣认为,议和实乃正确之举,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兵部尚书欲言又止,叹息一声,选择了沉默。
    “解燃眉之急?”
    右都御史张行英冷哼道:
    “要想议和,叛军必定狮子大开口,只怕之后,朝廷更加没有余力与其抗衡。钝刀割肉的道理,严大人不明白?”
    这时,户部尚书出列,沉声道:
    “张御史如此明察秋毫,洞悉局势,不如我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让给你来做。”
    说罢,冷笑一声,朝永兴帝作揖,大声道:
    “陛下,国库空虚,朝廷若是继续与云州叛军交战,迟早被战事拖垮。春祭将近,大地回春,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而议和,恰可争取时间,让我们熬过寒灾。”
    主战派和主和派立刻掐了起来,争论不休。
    每次事态面临失控,赵玄振便抽打鞭子,呵斥一声“肃静”。
    永兴帝默然的旁观者诸公的争论,直到发表意见的人越来越多,主和派渐渐压过主战派,他这才看向赵玄振,用眼神示意。
    啪!
    赵玄振再次抽打鞭子,光亮可鉴的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让殿内的争论声安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