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3/5)
到这里,马上反应了过来,原来大总统早就留了一手。如果这个时候进步党分裂,以汤化龙为首的一派仍然站出来支持北洋政府,那这次南方制造的《两党声明》声势必然锐减不少。他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大总统果然是大总统,姜还是老的辣,早就预留了这一手来做防范。
长叹一声之后,他先前凝重的脸色渐渐舒展开来,说道:“原来如此,大总统真是深谋远虑、防范于未然啊。”
袁世凯眯着眼睛笑了起来,随后又转身缓步来到金鱼缸面前,懒洋洋的说道:“芝泉,组阁的事你不用担心,缺额的人选我都已经安排好了。财政部长让范元濂来接任,司法部长交给章宗祥,农商总长让老周(周自齐)再回来坐镇就是。”
段祺瑞心头一凉,他本以为袁世凯让自己出任国务卿是因为对自己的信任,没想到袁世凯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连内阁名单都亲自拟定下来。他顿时有一种不痛快的感觉,本来还盘算着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笼络一些心腹,现在一切都落空了。只怕他这个国务卿比熊希龄还要窝囊一些,毕竟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还能邀请几位进步党的同仁入阁。
他保持着平静的脸色,把这股不满暂且压在了内心深处。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12章,惊人一鸣
梁启超匆匆的走进广东督军办公室,吴绍霆、岑春渲、陈炯明、宋教仁四人正在等待着他的到来。吴绍霆坐在办公桌后面,手里端着一份一个钟头前送到的通电电文,随着目光沿着电文下移,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办公室大门敲响,邓铿引着梁启超走了进来,陈炯明、岑春渲、宋教仁三人立刻把视线落到了梁启超身上,他们的脸色也不见得好看。
“吴将军,我已经收到消息了。唉,真没想到袁世凯会来这一手!”梁启超还没来得及站定,已经哎声叹息的说道。
吴绍霆放下了手里的电文,抬眼看着梁启超,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方才缓缓的开口:
“卓如先生,这件事的责任也不能怪你。进步党本来就是三党合一,党内派系众多,在这个重要的立场岔口必然会有人选择不同的道路。其实我们早该有所预料,袁世凯的新法既然能通过国会和参议院的论证,已经足以征明袁世凯收买了不少人心。”
“汤化龙实在太可耻,哪怕素日政见不和,也不至于放弃国家民族的利益来作对!他现在公开宣扬所谓的‘不党主义’,分裂了进步党搞什么宪法案例研究会,向袁世凯的独裁专横趋炎附势,这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梁启超咬牙切齿的大骂道,双手紧握成拳,情绪显得十分激动。
“事已至此,也没有其他办法。我们《两党声明》已经公布了出去,没理由会半途而废。今日请卓如先生前来,就是希望能商讨应付此事的对策。如今汤化龙的宪法案例研究会指责卓如先生一派是非法进步党成员,拒不承认《两党声明》中进步党的言论,这对于我们制造的声势有很大的阻力,如果不能在舆论上扳回局面,只怕宪法案例研究会会成为进步党的代表,卓如先生这边倒真的会背上非法之名。”吴绍霆态度认真的说道。
“吴将军所言极是,我已经收到秉公和宗孟兄的信文,他们正计划前往山西、河北、河南和江苏一带,进行演讲和游说,策动进步党籍地方军政长官响应《两党声明》。只要有更多地方政府响应,一定能扳回局面。”梁启超充满信心的说道。
吴绍霆暗暗叹了一口气,梁启超和熊希龄实在太想当然,游说什么人不好,偏偏要游说地方政府的官僚,越是地方政府的官员越是看重实际利益。不论是袁世凯的新法,还是南方的《两党声明》,本来对他们是没有实质影响,一旦掺和进去那可是决定命运的大事。
他不难猜出,熊希龄和林长民在北方的游走效果不会理想,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得到这些地方官僚的口头承诺,一旦二人离开,很快就会弃置脑后。
默然思索了一会儿,他郑重的对梁启超说道:“卓如先生,秉公和宗孟先生积极游说固然是好事,不过我另外希望卓如先生利用文笔,与汤化龙展开一场笔战。尽管我知道这种方式很局限,但起码能让我们反对的声音更持久长远、更能深入民间。”
梁启超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写文章他是行内人,正巧他也有这样的念头,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回击敌人。他立刻答应了下来:“吴将军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宋教仁重重叹了一口气,声色俱厉的说道:“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楚袁世凯的嘴脸了,他从始至终就没有把我们的声明当一回事。我们苦口婆心一番言论,寄希望袁世凯能悬崖勒马,重新修改新法,把中华民国带回共和民主的道路上。可是看看袁世凯的做为,他不仅一错再错,不顾国家民族利益,更是执迷不悟,死性不改,一定要当这个独裁者。”
众人听到宋教仁突如其来的这番话,一时都肃然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就算当年上海遇刺案险些丧命,宋教仁也没有把责任全部推到袁世凯身上,一心一意要求依法办案。这不仅因为宋教仁对新生国家法治的尊重,同样也是对袁世凯这位大总统抱有幻想。
长叹一声之后,他先前凝重的脸色渐渐舒展开来,说道:“原来如此,大总统真是深谋远虑、防范于未然啊。”
袁世凯眯着眼睛笑了起来,随后又转身缓步来到金鱼缸面前,懒洋洋的说道:“芝泉,组阁的事你不用担心,缺额的人选我都已经安排好了。财政部长让范元濂来接任,司法部长交给章宗祥,农商总长让老周(周自齐)再回来坐镇就是。”
段祺瑞心头一凉,他本以为袁世凯让自己出任国务卿是因为对自己的信任,没想到袁世凯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连内阁名单都亲自拟定下来。他顿时有一种不痛快的感觉,本来还盘算着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笼络一些心腹,现在一切都落空了。只怕他这个国务卿比熊希龄还要窝囊一些,毕竟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还能邀请几位进步党的同仁入阁。
他保持着平静的脸色,把这股不满暂且压在了内心深处。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12章,惊人一鸣
梁启超匆匆的走进广东督军办公室,吴绍霆、岑春渲、陈炯明、宋教仁四人正在等待着他的到来。吴绍霆坐在办公桌后面,手里端着一份一个钟头前送到的通电电文,随着目光沿着电文下移,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办公室大门敲响,邓铿引着梁启超走了进来,陈炯明、岑春渲、宋教仁三人立刻把视线落到了梁启超身上,他们的脸色也不见得好看。
“吴将军,我已经收到消息了。唉,真没想到袁世凯会来这一手!”梁启超还没来得及站定,已经哎声叹息的说道。
吴绍霆放下了手里的电文,抬眼看着梁启超,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方才缓缓的开口:
“卓如先生,这件事的责任也不能怪你。进步党本来就是三党合一,党内派系众多,在这个重要的立场岔口必然会有人选择不同的道路。其实我们早该有所预料,袁世凯的新法既然能通过国会和参议院的论证,已经足以征明袁世凯收买了不少人心。”
“汤化龙实在太可耻,哪怕素日政见不和,也不至于放弃国家民族的利益来作对!他现在公开宣扬所谓的‘不党主义’,分裂了进步党搞什么宪法案例研究会,向袁世凯的独裁专横趋炎附势,这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梁启超咬牙切齿的大骂道,双手紧握成拳,情绪显得十分激动。
“事已至此,也没有其他办法。我们《两党声明》已经公布了出去,没理由会半途而废。今日请卓如先生前来,就是希望能商讨应付此事的对策。如今汤化龙的宪法案例研究会指责卓如先生一派是非法进步党成员,拒不承认《两党声明》中进步党的言论,这对于我们制造的声势有很大的阻力,如果不能在舆论上扳回局面,只怕宪法案例研究会会成为进步党的代表,卓如先生这边倒真的会背上非法之名。”吴绍霆态度认真的说道。
“吴将军所言极是,我已经收到秉公和宗孟兄的信文,他们正计划前往山西、河北、河南和江苏一带,进行演讲和游说,策动进步党籍地方军政长官响应《两党声明》。只要有更多地方政府响应,一定能扳回局面。”梁启超充满信心的说道。
吴绍霆暗暗叹了一口气,梁启超和熊希龄实在太想当然,游说什么人不好,偏偏要游说地方政府的官僚,越是地方政府的官员越是看重实际利益。不论是袁世凯的新法,还是南方的《两党声明》,本来对他们是没有实质影响,一旦掺和进去那可是决定命运的大事。
他不难猜出,熊希龄和林长民在北方的游走效果不会理想,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得到这些地方官僚的口头承诺,一旦二人离开,很快就会弃置脑后。
默然思索了一会儿,他郑重的对梁启超说道:“卓如先生,秉公和宗孟先生积极游说固然是好事,不过我另外希望卓如先生利用文笔,与汤化龙展开一场笔战。尽管我知道这种方式很局限,但起码能让我们反对的声音更持久长远、更能深入民间。”
梁启超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写文章他是行内人,正巧他也有这样的念头,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回击敌人。他立刻答应了下来:“吴将军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宋教仁重重叹了一口气,声色俱厉的说道:“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清楚袁世凯的嘴脸了,他从始至终就没有把我们的声明当一回事。我们苦口婆心一番言论,寄希望袁世凯能悬崖勒马,重新修改新法,把中华民国带回共和民主的道路上。可是看看袁世凯的做为,他不仅一错再错,不顾国家民族利益,更是执迷不悟,死性不改,一定要当这个独裁者。”
众人听到宋教仁突如其来的这番话,一时都肃然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就算当年上海遇刺案险些丧命,宋教仁也没有把责任全部推到袁世凯身上,一心一意要求依法办案。这不仅因为宋教仁对新生国家法治的尊重,同样也是对袁世凯这位大总统抱有幻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