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节(2/6)
直曲曲折折,但亚洲战略从一开始就已经交代下去,在座诸位亦都是中华军人,理应拿出专业的精神来应对此次开战。”
这番话算是给那些感到唐突的军官们一番鼓舞了,随后他请出蔡锷来进一步说明对日开战的战略部署。蔡锷没有急着站起来讲话,他吩咐一旁的侍从官将中朝边境的地形图挂好,为了方便全会场都看清楚地图上的指示,这份地图是特制的大型挂图。
“目前,我们北方第一集团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聚集在奉天省与朝鲜交界的地区,主要战略进攻点是在丹东,由三十四师和三十七师驻扎,正如元首所说,他们也将担任首要进攻的任务。此外三十三师和三十五师驻扎在吉林省临江县北部,在丹东的突出部作战开始后,三十三师、三十五师会在之后的一个小时内投入作战。三十八师目前还没有完全到达指定位置,后勤部队和一部分后续兵力还在运输途中,他们的集合点是在延边,预计两天后能完成所有整顿工作,也就是说在六月六日才能投入作战。最后要说的是三十六师,目前驻扎在白山一代,担任整个战线的预备部队。”
蔡锷不疾不徐的将整个北方第一集团军的部署情况做了交代,在场的不少军官其实是知道这些内容的,只不过为了让国防部的文职人员更容易了解大局情况,所以才简单的汇总了一遍。大型地图上,每个师的驻扎位置都标记的清清楚楚,包括后勤交通线、物资据点和假设的进攻路线等等。
“根据我们情报单位搜集的资料,截至今日日本已经在朝鲜集合了四个师团以及五个旅团的兵力,分别是原驻朝鲜的第十六师团、第十七师团,已经从台湾紧急调集过来的第七师团和第十师团的两个旅团,以及新编第十九师团的两个旅团、第二十师团的一个旅团。估测总兵力在十二万以上,而且后续的兵力仍然在源源不断的动员之中。不过日本要想完成所有战前的兵力动员,最起码还要等一个半月之后。”蔡锷接着说道。
在场众人认真的听着蔡锷的介绍,即便中华民国在军事上的准备比日本人提前一段时间,可是这一场战斗毕竟是发生在异国他乡,地理环境上会有很严重的影响。早在明朝时期协助朝鲜抗倭的战争中,明朝军队就因为地理生疏的缘故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这一点自然要多加注意。
这时,蔡锷拿起了指挥鞭,在地图上一边指点着,一边继续说道:“日本参谋本部显然不会天真的将希望寄托在双五协定上,或者说早在二月份我们中国发生外交危机时,朝鲜方面早已开始进行积极的军事部署。第十六师团已经从汉城紧急调往中朝边境的新义州,第十七师团也从平壤抵达江界,而从台湾征调至朝鲜的第七师团,在五天前业已开始行动,从平壤的集合点奔赴惠山驻防。目前压在中朝边境的日军就是这三个师团。”
新义州与丹东几乎仅仅是一江之隔,目前驻扎在丹东的三十四师通过望远镜就能看到鸭绿江对面的日军阵地。而新义州也是整个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历经几百年的中朝来往,使得这个没有铁轨的城镇依然繁荣,成为中朝贸易之间一个重要的接头点。而江界则是中朝铁路衔接的地方,中国军队要想彻底深入朝鲜腹地,此处便是必争之地。至于惠山是依靠在长白山山脉一处地势偏高的城镇,具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如果吉林省的部队要想突入朝鲜境内,日军单凭惠山一处据点就能成功防御整个东北地区。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33章,风云渐起
在介绍了兵力部署情况之后,蔡锷又详细说明了这次作战的主要方针,一切以“突击战”为主,就是要在日军还没有完全完成备战之前,一鼓作气将战线推入平壤以南。北方第一集团军兵分在三个集结点,只要任何一路人马能够突破日军防线,就能轻易破除日军在中朝边境的整个布防措施。
说到这里时,不等会场的军官有所提问,蔡锷先一步做出了解释:“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日军目前只是处于一半防守状态,在他们的理想计划中,是不希望把战线放在中朝边境的,而是要想方设法将战场推移到中国境内。因此,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日军的阵地工程仅仅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只要我们突入腹地,切断他们的交通线,前线的日军绝对没有任何优势跟我们进行对垒战。”
他说完,向一旁的张孝准点头示意了一下。
张孝准马上站起身来,走到另外一边早已准备好的投影机前,然后对侍从官吩咐道:“关上所有窗户,拉上窗帘。”
很快,房间的光线暗了下来,接着投影机开始工作,在之前大地图旁边的白色帷幕上投放出映像来。一边亲自摇动着投影机,张孝准一边说道:“现在诸位看到的,正是我们的特工以及协助我们的朝鲜地下工作者,冒着极大的危险潜入新义州北郊拍摄的日军军事工事。虽然距离有些遥远,但是不难看出,驻扎在新义州的日军第十六师团没有任何混凝土防御工事,只有一些隐藏在鸭绿江南岸山林中的土木防御工事,以及非常低浅的战壕阵地。”
看着帷幕上的黑白图片,在场的所有军官都是聚精会神的状态,现在公布的这些消息,都将决定他们在战场指挥作战的根据
这番话算是给那些感到唐突的军官们一番鼓舞了,随后他请出蔡锷来进一步说明对日开战的战略部署。蔡锷没有急着站起来讲话,他吩咐一旁的侍从官将中朝边境的地形图挂好,为了方便全会场都看清楚地图上的指示,这份地图是特制的大型挂图。
“目前,我们北方第一集团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聚集在奉天省与朝鲜交界的地区,主要战略进攻点是在丹东,由三十四师和三十七师驻扎,正如元首所说,他们也将担任首要进攻的任务。此外三十三师和三十五师驻扎在吉林省临江县北部,在丹东的突出部作战开始后,三十三师、三十五师会在之后的一个小时内投入作战。三十八师目前还没有完全到达指定位置,后勤部队和一部分后续兵力还在运输途中,他们的集合点是在延边,预计两天后能完成所有整顿工作,也就是说在六月六日才能投入作战。最后要说的是三十六师,目前驻扎在白山一代,担任整个战线的预备部队。”
蔡锷不疾不徐的将整个北方第一集团军的部署情况做了交代,在场的不少军官其实是知道这些内容的,只不过为了让国防部的文职人员更容易了解大局情况,所以才简单的汇总了一遍。大型地图上,每个师的驻扎位置都标记的清清楚楚,包括后勤交通线、物资据点和假设的进攻路线等等。
“根据我们情报单位搜集的资料,截至今日日本已经在朝鲜集合了四个师团以及五个旅团的兵力,分别是原驻朝鲜的第十六师团、第十七师团,已经从台湾紧急调集过来的第七师团和第十师团的两个旅团,以及新编第十九师团的两个旅团、第二十师团的一个旅团。估测总兵力在十二万以上,而且后续的兵力仍然在源源不断的动员之中。不过日本要想完成所有战前的兵力动员,最起码还要等一个半月之后。”蔡锷接着说道。
在场众人认真的听着蔡锷的介绍,即便中华民国在军事上的准备比日本人提前一段时间,可是这一场战斗毕竟是发生在异国他乡,地理环境上会有很严重的影响。早在明朝时期协助朝鲜抗倭的战争中,明朝军队就因为地理生疏的缘故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这一点自然要多加注意。
这时,蔡锷拿起了指挥鞭,在地图上一边指点着,一边继续说道:“日本参谋本部显然不会天真的将希望寄托在双五协定上,或者说早在二月份我们中国发生外交危机时,朝鲜方面早已开始进行积极的军事部署。第十六师团已经从汉城紧急调往中朝边境的新义州,第十七师团也从平壤抵达江界,而从台湾征调至朝鲜的第七师团,在五天前业已开始行动,从平壤的集合点奔赴惠山驻防。目前压在中朝边境的日军就是这三个师团。”
新义州与丹东几乎仅仅是一江之隔,目前驻扎在丹东的三十四师通过望远镜就能看到鸭绿江对面的日军阵地。而新义州也是整个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历经几百年的中朝来往,使得这个没有铁轨的城镇依然繁荣,成为中朝贸易之间一个重要的接头点。而江界则是中朝铁路衔接的地方,中国军队要想彻底深入朝鲜腹地,此处便是必争之地。至于惠山是依靠在长白山山脉一处地势偏高的城镇,具有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如果吉林省的部队要想突入朝鲜境内,日军单凭惠山一处据点就能成功防御整个东北地区。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33章,风云渐起
在介绍了兵力部署情况之后,蔡锷又详细说明了这次作战的主要方针,一切以“突击战”为主,就是要在日军还没有完全完成备战之前,一鼓作气将战线推入平壤以南。北方第一集团军兵分在三个集结点,只要任何一路人马能够突破日军防线,就能轻易破除日军在中朝边境的整个布防措施。
说到这里时,不等会场的军官有所提问,蔡锷先一步做出了解释:“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日军目前只是处于一半防守状态,在他们的理想计划中,是不希望把战线放在中朝边境的,而是要想方设法将战场推移到中国境内。因此,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日军的阵地工程仅仅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只要我们突入腹地,切断他们的交通线,前线的日军绝对没有任何优势跟我们进行对垒战。”
他说完,向一旁的张孝准点头示意了一下。
张孝准马上站起身来,走到另外一边早已准备好的投影机前,然后对侍从官吩咐道:“关上所有窗户,拉上窗帘。”
很快,房间的光线暗了下来,接着投影机开始工作,在之前大地图旁边的白色帷幕上投放出映像来。一边亲自摇动着投影机,张孝准一边说道:“现在诸位看到的,正是我们的特工以及协助我们的朝鲜地下工作者,冒着极大的危险潜入新义州北郊拍摄的日军军事工事。虽然距离有些遥远,但是不难看出,驻扎在新义州的日军第十六师团没有任何混凝土防御工事,只有一些隐藏在鸭绿江南岸山林中的土木防御工事,以及非常低浅的战壕阵地。”
看着帷幕上的黑白图片,在场的所有军官都是聚精会神的状态,现在公布的这些消息,都将决定他们在战场指挥作战的根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