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节(2/4)
意味深远的补充了一句。
蔡锷当然明白这句话,很显然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如今的吴绍霆在合适不过。
广州革命时期吴绍霆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执政府时期则是仔细分拨派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到了如今天下一统,他高高在上坐在元首的位置,在其周围已经不会有任何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无论是顺者还是逆者,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切皆可下手。
当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蔡锷暗暗的默念着。
————————————
吴绍霆为北京大本营大怒的事情很快在苏家屯军营传开,而这让之前在军营里流传对张孝准不利的消息更加令人信服,若不是张孝准犯了十分过分的错误,元首会如此雷霆震怒?
倪映典同样听说了这个消息,可是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幸灾乐祸,反而感到忧虑起来。
北京大本营北大门暴动事件之所以没有及时上报到吴绍霆这里,那是因为他动用了一些关系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不仅如此,犯事的人可是自己的亲外甥,如果元首真要彻底清查下去,最终肯定会查到自己的头上。
为此,他不得不感到忧心忡忡,没想到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件人之常情的事,倒头来却招惹到如此大祸,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就让这件事曝光,严惩那不成器的外甥,说不定还能博得一个大义灭亲的名声。
倪映典惴惴不安的情况很快让李鸿祥发觉,尽管平日李鸿祥与倪映典没有多少交情,但其深知倪映典的外甥是北京风波的起始人,最近元首为此事发怒必然要波及到倪映典本人。于是,在一次国防部傍晚例会结束之后,他单独找到倪映典闲聊了一阵。
“前日元首大怒,是为北京大本营隐瞒暴动事件不报,似乎与倪大人有几分丝缕关系。”没聊到几句话,李鸿祥故意压低声音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李大人,何出此言。”倪映典正为这件事烦心不已,就好比自己心头的伤口让人揭开伤疤似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诚实的说,倪大人于情并没有错,年轻人不懂事,好好教育指正即可,更何况所谓‘暴动’之事无非是一些嚼舌头者故意夸大而已,据说当时也不过是百余人情绪激动罢了。只是于理来说,倪大人被不该插手这件事,任其按照程序来走即可。”李鸿祥款款而谈说道。
“若没什么事,李大人,我就先走了。”倪映典冷冷的说道。对方所说的话完全都是废话,与其在这里受人评头论足,还不如自己找个地方清静。
“倪大人留步,还请稍安勿躁。今日特意与倪大人谈及此事,并非是为倪大人徒增忧虑,无论如何你我都是国防部同僚,更何况原本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件却要闹得鸡飞狗跳,又这个必要吗?因此,在这件事情的立场上,我必然站在倪大人这边。”李鸿祥不慌不忙的说道。
“是吗?那可真是要感谢李大人了。”倪映典听到这里,心绪稍微好了一些,但仍然有几分不耐烦的表情。
“我知道倪大人现在很像解决这件事,或者说,避免引火上身。或许我可以帮上倪大人一些忙。”李鸿祥正色的说道。
“哦?李大人如何帮我?”倪映典微微怔了怔,忙不迭的问道。
“在这个时候,我们国防部诸人一定要团结一致,拉拢更多的部员站在倪大人这边。北京大本营无非是元首直辖的行营罢了,之前发生的种种事件只要稍微仔细分辨,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元首之所以发怒是因为他不了解所谓暴动事件的真实情况,即便真要追查下去,倪大人追随元首这么多年,功劳苦劳比比皆是,难道元首连一个人情都不给吗?”李鸿祥仿若高谈阔论似的说道。
“仔细分辨……只怕元首早已先入为主了。”倪映典叹了一口气,幽然的说道。他从李鸿祥的这番话中仅仅只听到了一点有利的地方,那就是让国防部当中更多的官僚站在自己这边,力挺自己去应对这件事。
好歹他是从广州首义就跟随元首东征西讨,论资历、论功绩都有有目共睹,这些年活跃在军政两界多多少少有一些声望,在国防部里有不少高级军官、幕僚和文职官员都是自己的亲信。再加上当年广州首义时的不少宿老将军、政治活动家们相熟,比起张孝准这个资历尚浅的后辈来说,自然能更容易拉拢一批人站在身后。
不管元首调查的情况怎么样,哪怕要追究假公济私的责任,只要有这么多人帮忙说情,到时候也能渡过难关。
“倪大人,元首先入为主又能如何?只要我们国防部团结一心,大家里里外外都支持倪大人,以倪大人元老的身份难道元首还不能网开一面?再者,这件事元首未必会先入为主,一事归一事,北京大本营出了问题那自然是他们的责任,就算是您的外甥惹得祸,也不见得与倪大人有什么关系。谁家还没有一个让人操心的亲戚?”李鸿祥慢条斯理的说道。
“你说的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先多谢李大人能帮上忙。”倪映典缓缓点头的说道。
“其实,张秘书长在这件事上大刀阔斧的动作,无非是想扩大北京大本营的势力,趁机来排挤我们国防部。如今不单单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我们国防部其他部门都有
蔡锷当然明白这句话,很显然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如今的吴绍霆在合适不过。
广州革命时期吴绍霆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执政府时期则是仔细分拨派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到了如今天下一统,他高高在上坐在元首的位置,在其周围已经不会有任何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无论是顺者还是逆者,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切皆可下手。
当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蔡锷暗暗的默念着。
————————————
吴绍霆为北京大本营大怒的事情很快在苏家屯军营传开,而这让之前在军营里流传对张孝准不利的消息更加令人信服,若不是张孝准犯了十分过分的错误,元首会如此雷霆震怒?
倪映典同样听说了这个消息,可是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幸灾乐祸,反而感到忧虑起来。
北京大本营北大门暴动事件之所以没有及时上报到吴绍霆这里,那是因为他动用了一些关系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不仅如此,犯事的人可是自己的亲外甥,如果元首真要彻底清查下去,最终肯定会查到自己的头上。
为此,他不得不感到忧心忡忡,没想到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件人之常情的事,倒头来却招惹到如此大祸,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就让这件事曝光,严惩那不成器的外甥,说不定还能博得一个大义灭亲的名声。
倪映典惴惴不安的情况很快让李鸿祥发觉,尽管平日李鸿祥与倪映典没有多少交情,但其深知倪映典的外甥是北京风波的起始人,最近元首为此事发怒必然要波及到倪映典本人。于是,在一次国防部傍晚例会结束之后,他单独找到倪映典闲聊了一阵。
“前日元首大怒,是为北京大本营隐瞒暴动事件不报,似乎与倪大人有几分丝缕关系。”没聊到几句话,李鸿祥故意压低声音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李大人,何出此言。”倪映典正为这件事烦心不已,就好比自己心头的伤口让人揭开伤疤似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诚实的说,倪大人于情并没有错,年轻人不懂事,好好教育指正即可,更何况所谓‘暴动’之事无非是一些嚼舌头者故意夸大而已,据说当时也不过是百余人情绪激动罢了。只是于理来说,倪大人被不该插手这件事,任其按照程序来走即可。”李鸿祥款款而谈说道。
“若没什么事,李大人,我就先走了。”倪映典冷冷的说道。对方所说的话完全都是废话,与其在这里受人评头论足,还不如自己找个地方清静。
“倪大人留步,还请稍安勿躁。今日特意与倪大人谈及此事,并非是为倪大人徒增忧虑,无论如何你我都是国防部同僚,更何况原本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件却要闹得鸡飞狗跳,又这个必要吗?因此,在这件事情的立场上,我必然站在倪大人这边。”李鸿祥不慌不忙的说道。
“是吗?那可真是要感谢李大人了。”倪映典听到这里,心绪稍微好了一些,但仍然有几分不耐烦的表情。
“我知道倪大人现在很像解决这件事,或者说,避免引火上身。或许我可以帮上倪大人一些忙。”李鸿祥正色的说道。
“哦?李大人如何帮我?”倪映典微微怔了怔,忙不迭的问道。
“在这个时候,我们国防部诸人一定要团结一致,拉拢更多的部员站在倪大人这边。北京大本营无非是元首直辖的行营罢了,之前发生的种种事件只要稍微仔细分辨,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元首之所以发怒是因为他不了解所谓暴动事件的真实情况,即便真要追查下去,倪大人追随元首这么多年,功劳苦劳比比皆是,难道元首连一个人情都不给吗?”李鸿祥仿若高谈阔论似的说道。
“仔细分辨……只怕元首早已先入为主了。”倪映典叹了一口气,幽然的说道。他从李鸿祥的这番话中仅仅只听到了一点有利的地方,那就是让国防部当中更多的官僚站在自己这边,力挺自己去应对这件事。
好歹他是从广州首义就跟随元首东征西讨,论资历、论功绩都有有目共睹,这些年活跃在军政两界多多少少有一些声望,在国防部里有不少高级军官、幕僚和文职官员都是自己的亲信。再加上当年广州首义时的不少宿老将军、政治活动家们相熟,比起张孝准这个资历尚浅的后辈来说,自然能更容易拉拢一批人站在身后。
不管元首调查的情况怎么样,哪怕要追究假公济私的责任,只要有这么多人帮忙说情,到时候也能渡过难关。
“倪大人,元首先入为主又能如何?只要我们国防部团结一心,大家里里外外都支持倪大人,以倪大人元老的身份难道元首还不能网开一面?再者,这件事元首未必会先入为主,一事归一事,北京大本营出了问题那自然是他们的责任,就算是您的外甥惹得祸,也不见得与倪大人有什么关系。谁家还没有一个让人操心的亲戚?”李鸿祥慢条斯理的说道。
“你说的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先多谢李大人能帮上忙。”倪映典缓缓点头的说道。
“其实,张秘书长在这件事上大刀阔斧的动作,无非是想扩大北京大本营的势力,趁机来排挤我们国防部。如今不单单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我们国防部其他部门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