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3/5)
连续几天的会议,国防部副部长唐继尧授予师景云陆军中将军衔,正式委任为南亚大陆桥第二兵团总司令。唐继尧告诉师景云,元首之所以如此急忙要求成立大陆桥第二兵团,稍微有点大局观的人都知道,这是在转移战场的重心,将朝鲜和辽东的战争战略核心转向南亚地区。绿魔计划势在必行,同时也势在必得,一旦朝鲜战争结束,亚洲战略的下一步就是进攻印度并且征服马来群岛。
根据论证的结果,大陆桥第二兵团获得四个卫队师的番号,序列接在大陆桥第一兵团之后。卫队师满编兵力大约在一万二千人左右,因此全兵团不会超过六万人。一部分兵力从四川、广西、贵州三省的地方军中抽调,一部分从全国预备役部队抽调,最后一部分则由兵团司令部在西南诸省就地招募,其中还包括越南河内、仁化两地。
武器装备暂时采用各地军火库库存的旧式装备,不过即便是所谓的旧式装备,在南亚战场上的性能也算非常不错。比如停产之前算得上最新式的汉式步枪,以及部分德国步枪等等。军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负担,另外一部分则为国防部负担,但由于目前国防预算紧张,所以国防部的那一份负担还是得转嫁到地方政府身上,只不过先打下欠条,等国家财政缓和过来之后再补贴给地方政府。
第二兵团总司令部设于广西,命令师景云三天之内拟定司令部人员名单,十天之内赶往司令部上任。因为元首要求加进处理,因此兵团筹备时期限定为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就要接受正式命令奔赴战场。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77章,按部就班
绿魔部队抵达平壤是六月八日,德国化学专家在前沿参谋部与统帅部众参谋进行多次会晤,起初是介绍毒气弹使用的方式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之前在欧洲战场上,法国部队已经使用大炮将毒气弹发射到敌军阵地上,不过那是经过特殊制造的毒气储备弹头,并不是这次德国赠送给中国的毒气钢罐。
特制的毒气炮弹头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从工艺上来说却过于繁琐,成本过高,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还要承担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因此一直没有受到德国的青睐。再者即便是使用毒气弹炮,爆开之后散播的雾体仍然要以风向为准,但很多时候因为弹头容纳的气体量不足,很容易被一阵风吹散。
德国化学部队在释放毒气的时候,通常是由专门的化学部队携带毒气钢罐来到前线偏僻的地方,在配备防护设备并且于合适风向的情况下,直接打开毒气钢罐,让有毒气体顺风飘向敌人的阵地。
虽然这么做同样有风险,因为谁也无法判断风向的持续性,有时候看上去是顺风,但当毒气释放出来之后冷不防又立刻变成逆风。只是这种手动操作的好处,就在于释放毒气的过程中,现场有化学部队监控,一旦风向不对则立刻关闭钢罐手阀。
德国化学专家在抵达中国后,最先教授的就是这种释放毒气的方式,同时还将这么多年的实战经验做了讲述。比如使用化学武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控”,在欧洲战场上德国曾经利用毒气撕开马恩河防线长达五公里的缺口,可是因为监控不得当,未能让德军发现这一点,最终错失突破马恩河防线的最好时机。
既然中国拥有良好的航空技术,在毒气弹实施之后则可以利用飞机和飞艇进行实时跟踪,将整个毒气弹获得效果记录下来。
不仅如此,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由德国专家一手培养起来的中国化学部队,同样也在钻研更合适的毒气弹使用方式。经过不懈努力的尝试,绿魔部队制订了一套高空投放毒气弹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毒气弹第一时间作用在敌人阵地上,哪怕有风向的影响,只怕把握好投弹的地点和毒气的容量,最终毒气只会给敌人造成伤害。
但是从空中直接把毒气弹投放到敌人阵地,也就意味着毒气弹脱离实际的“监控”。敌人在发现毒气弹之后,很有可能冲上去把毒气弹处理掉,比如用水稀释,或者埋入土内。
考虑到这一点,绿魔部队经过多种测试和推理,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敌人同样具备防御毒气的装备,哪怕采用德国的释放方式也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使用毒气弹正是要抢在敌人没有防护装备的这个空白点,一次性撕开敌人的防线,一举打垮敌人的攻势,让敌人一蹶不振。
绿魔部队的空中投弹方式,将会在毒气钢罐上面安装一枚特定的炸弹,钢罐落地之后由冲击力引爆炸弹,将整个钢罐拦腰炸开。储存在里面的有毒气体会在第一时间随同爆炸直接大量释放。并且在热气体的作用下,迅速向周围扩散。
为了测试钢罐在什么样的爆炸下才会断裂,以及其中会不会发生意外,绿魔部队仿照德国毒气钢弹的材质制造了许多测试钢弹,并且在里面装上与氯气体性差不多的无毒气体进行实弹测试。经过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试验,总算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办法。
在前沿参谋部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绿魔部队与德国化学专家确立实际作战方案,分为正式方案和备用方案。这一整套作战方案都要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今已经进入夏季,一旦遇上
根据论证的结果,大陆桥第二兵团获得四个卫队师的番号,序列接在大陆桥第一兵团之后。卫队师满编兵力大约在一万二千人左右,因此全兵团不会超过六万人。一部分兵力从四川、广西、贵州三省的地方军中抽调,一部分从全国预备役部队抽调,最后一部分则由兵团司令部在西南诸省就地招募,其中还包括越南河内、仁化两地。
武器装备暂时采用各地军火库库存的旧式装备,不过即便是所谓的旧式装备,在南亚战场上的性能也算非常不错。比如停产之前算得上最新式的汉式步枪,以及部分德国步枪等等。军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负担,另外一部分则为国防部负担,但由于目前国防预算紧张,所以国防部的那一份负担还是得转嫁到地方政府身上,只不过先打下欠条,等国家财政缓和过来之后再补贴给地方政府。
第二兵团总司令部设于广西,命令师景云三天之内拟定司令部人员名单,十天之内赶往司令部上任。因为元首要求加进处理,因此兵团筹备时期限定为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就要接受正式命令奔赴战场。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77章,按部就班
绿魔部队抵达平壤是六月八日,德国化学专家在前沿参谋部与统帅部众参谋进行多次会晤,起初是介绍毒气弹使用的方式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之前在欧洲战场上,法国部队已经使用大炮将毒气弹发射到敌军阵地上,不过那是经过特殊制造的毒气储备弹头,并不是这次德国赠送给中国的毒气钢罐。
特制的毒气炮弹头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从工艺上来说却过于繁琐,成本过高,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还要承担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因此一直没有受到德国的青睐。再者即便是使用毒气弹炮,爆开之后散播的雾体仍然要以风向为准,但很多时候因为弹头容纳的气体量不足,很容易被一阵风吹散。
德国化学部队在释放毒气的时候,通常是由专门的化学部队携带毒气钢罐来到前线偏僻的地方,在配备防护设备并且于合适风向的情况下,直接打开毒气钢罐,让有毒气体顺风飘向敌人的阵地。
虽然这么做同样有风险,因为谁也无法判断风向的持续性,有时候看上去是顺风,但当毒气释放出来之后冷不防又立刻变成逆风。只是这种手动操作的好处,就在于释放毒气的过程中,现场有化学部队监控,一旦风向不对则立刻关闭钢罐手阀。
德国化学专家在抵达中国后,最先教授的就是这种释放毒气的方式,同时还将这么多年的实战经验做了讲述。比如使用化学武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控”,在欧洲战场上德国曾经利用毒气撕开马恩河防线长达五公里的缺口,可是因为监控不得当,未能让德军发现这一点,最终错失突破马恩河防线的最好时机。
既然中国拥有良好的航空技术,在毒气弹实施之后则可以利用飞机和飞艇进行实时跟踪,将整个毒气弹获得效果记录下来。
不仅如此,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由德国专家一手培养起来的中国化学部队,同样也在钻研更合适的毒气弹使用方式。经过不懈努力的尝试,绿魔部队制订了一套高空投放毒气弹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毒气弹第一时间作用在敌人阵地上,哪怕有风向的影响,只怕把握好投弹的地点和毒气的容量,最终毒气只会给敌人造成伤害。
但是从空中直接把毒气弹投放到敌人阵地,也就意味着毒气弹脱离实际的“监控”。敌人在发现毒气弹之后,很有可能冲上去把毒气弹处理掉,比如用水稀释,或者埋入土内。
考虑到这一点,绿魔部队经过多种测试和推理,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敌人同样具备防御毒气的装备,哪怕采用德国的释放方式也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使用毒气弹正是要抢在敌人没有防护装备的这个空白点,一次性撕开敌人的防线,一举打垮敌人的攻势,让敌人一蹶不振。
绿魔部队的空中投弹方式,将会在毒气钢罐上面安装一枚特定的炸弹,钢罐落地之后由冲击力引爆炸弹,将整个钢罐拦腰炸开。储存在里面的有毒气体会在第一时间随同爆炸直接大量释放。并且在热气体的作用下,迅速向周围扩散。
为了测试钢罐在什么样的爆炸下才会断裂,以及其中会不会发生意外,绿魔部队仿照德国毒气钢弹的材质制造了许多测试钢弹,并且在里面装上与氯气体性差不多的无毒气体进行实弹测试。经过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试验,总算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办法。
在前沿参谋部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绿魔部队与德国化学专家确立实际作战方案,分为正式方案和备用方案。这一整套作战方案都要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今已经进入夏季,一旦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