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1/5)
只可惜就在意大利政府不断催促英法两国尽快落实优惠条件时,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英国不得不转而加大对日本的资助,以图帮助日本在最短时间里打垮中国,然后派遣舰队到地中海来参加欧洲大战。而这最终导致要暂缓与意大利的谈判,只希望能暂时让意大利保持现状,既不偏向同盟国也不偏向协约国。
意大利一下子被英国和德国两边漠视,举国上下显然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无奈之下,意大利政府只能选择继续保持僵持局面,一边甘愿在同盟国阵营里占一席之地,一边又不发兵参战,就这样继续观望。
当中国元首吴绍霆在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布震惊国际的“卅日通电”,宣布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并以同盟国阵营身份向日本宣战之后,这对意大利造成了第二次冲击。
之所以说“卅日通电”能够震惊国际,是因为在欧洲战场陷入胶着战局之际,一个原本中立的国家选择站在同盟国一边,必然在气势和局势上极大的推动了同盟国一把。国际间的舆论一下子猜测纷纷,同盟国阵营士气也因此得到提升。
意大利原本认为德国无法赢的这场战争,可中国的加入以及军事评论员对朝鲜战争的分析,一下子让意大利之前的预判动摇了起来。自从开始,意大利渐渐减少与英法两国的沟通联络,转而再次向德国要求援助和一系列许诺。
恰逢那段时间里,德国利用空军严重破坏英法联军的后勤,进而在马恩河取得战略性的突破,因此更有信心加大对战争的投入。在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威廉二世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秘密签署了一份协议,因为这天正是西方国家的复活节,于是这份协议被后世称为“复活节协议”。
这份协议里规定,德意志帝国将会提供一笔五年期的战争贷款计划,以及一笔十年期的经济建设援助计划。其中战争贷款计划是首开先例的“保率低息”贷款,也就是在保证恒定汇率的情况下,以最少的利息来贷款。
不仅如此,协议还规定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可以分得法国领土北部阿雅克肖岛,以及在同盟国全体保护之下取代沙俄帝国在北非的所有殖民扩张特权。
之前协约国同样开出类似的条件,诸如贷款、减债和北非殖民等等,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正式以条约的方式签署。不仅如此,协约国还忽视了意大利对梦寐以求的两个拓展方向的重视程度。其一正是临近意大利国土的阿雅克肖岛,其二则是隔着地中海的北非。
纵然沙俄默许意大利在北非分一杯羹,但终归没有威廉二世来的霸气,除了签订正式的外交协议之外,还在协议中用“全体同盟国阵营保护之下”的字眼,这就让意大利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91章,和谈前提
在拿到这份协议之后,意大利上上下下最终下定决心,准备成立两大军团。一路从法国西南方向入手,直接发兵偷袭法国南部重镇里昂,破坏法国军队在南部的后勤基地。另外一路则经过奥匈帝国,协助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当然,按照版图利益的情况来分析,意大利自然不会长途跋涉的跑去帮助奥匈帝国对付塞尔维亚。只是在“复活节协议”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又派来专使与意大利签署了另外一份合约,那就是战后重新界定意奥边界,只要意大利协助奥匈帝国征服塞尔维亚,之前的意奥边境矛盾皆可让步。
经过三个月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和策划,意大利在七月二十日不宣而战的向法国南部发起进攻。而这次进攻给协约国带来的打击自然是不言而喻,英法联军把注意力都放在巴黎和亚洲战场上面,因此这段时间几乎把意大利忘记的一干二净。
意大利在欧洲大战开始之前发布的言论:三国同盟只合适于战略防守。这句话已经表明了意大利的立场,也给协约国埋下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可没想到这个欧洲最弱小的国家居然敢在背后捅刀子,一时间让英法联军乱了阵脚。
里昂会战在四天之后爆发,法国大部分军队被德国军队困在凡尔赛,英法联军主力部队又在巴黎西南部,能够应付意大利军队的只剩下里昂地方驻军。可是兵力悬殊实在太大,哪怕法国士兵能一对二都不足以挡住意大利军队的进攻。
这场会战仅仅进行了十多天,严格的来说意大利军确实实力太差,几乎是里昂守军六倍之多的兵力,还有德国赠送的一批新式大炮,更重要的还是以“偷袭”的手段切入作战。结果硬是让里昂三个步兵团和两个后勤团拖了小半个月时间。
不过,由于无法及时调动援军,里昂最终还是落入意大利军队手中。
里昂失陷的消息一经传出,仿若是一枚重磅炸弹似的,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极大的风波。这匹隐藏许久的黑马,哪怕不是一匹好马,但终于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关键的事情,一举让这场世界大战倒向了同盟国一边。
英国政府最先震动,随即白厅和外交部受到一系列达官显贵的指责,很多人都认为白厅错在战略预测,外交部则错在效率不够全面。
正如一些不入流的军事家所言,亚洲的战略一开始就是失策,在中国南北战
意大利一下子被英国和德国两边漠视,举国上下显然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无奈之下,意大利政府只能选择继续保持僵持局面,一边甘愿在同盟国阵营里占一席之地,一边又不发兵参战,就这样继续观望。
当中国元首吴绍霆在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布震惊国际的“卅日通电”,宣布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并以同盟国阵营身份向日本宣战之后,这对意大利造成了第二次冲击。
之所以说“卅日通电”能够震惊国际,是因为在欧洲战场陷入胶着战局之际,一个原本中立的国家选择站在同盟国一边,必然在气势和局势上极大的推动了同盟国一把。国际间的舆论一下子猜测纷纷,同盟国阵营士气也因此得到提升。
意大利原本认为德国无法赢的这场战争,可中国的加入以及军事评论员对朝鲜战争的分析,一下子让意大利之前的预判动摇了起来。自从开始,意大利渐渐减少与英法两国的沟通联络,转而再次向德国要求援助和一系列许诺。
恰逢那段时间里,德国利用空军严重破坏英法联军的后勤,进而在马恩河取得战略性的突破,因此更有信心加大对战争的投入。在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威廉二世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秘密签署了一份协议,因为这天正是西方国家的复活节,于是这份协议被后世称为“复活节协议”。
这份协议里规定,德意志帝国将会提供一笔五年期的战争贷款计划,以及一笔十年期的经济建设援助计划。其中战争贷款计划是首开先例的“保率低息”贷款,也就是在保证恒定汇率的情况下,以最少的利息来贷款。
不仅如此,协议还规定战争结束之后,意大利可以分得法国领土北部阿雅克肖岛,以及在同盟国全体保护之下取代沙俄帝国在北非的所有殖民扩张特权。
之前协约国同样开出类似的条件,诸如贷款、减债和北非殖民等等,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正式以条约的方式签署。不仅如此,协约国还忽视了意大利对梦寐以求的两个拓展方向的重视程度。其一正是临近意大利国土的阿雅克肖岛,其二则是隔着地中海的北非。
纵然沙俄默许意大利在北非分一杯羹,但终归没有威廉二世来的霸气,除了签订正式的外交协议之外,还在协议中用“全体同盟国阵营保护之下”的字眼,这就让意大利感到非常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91章,和谈前提
在拿到这份协议之后,意大利上上下下最终下定决心,准备成立两大军团。一路从法国西南方向入手,直接发兵偷袭法国南部重镇里昂,破坏法国军队在南部的后勤基地。另外一路则经过奥匈帝国,协助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当然,按照版图利益的情况来分析,意大利自然不会长途跋涉的跑去帮助奥匈帝国对付塞尔维亚。只是在“复活节协议”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又派来专使与意大利签署了另外一份合约,那就是战后重新界定意奥边界,只要意大利协助奥匈帝国征服塞尔维亚,之前的意奥边境矛盾皆可让步。
经过三个月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和策划,意大利在七月二十日不宣而战的向法国南部发起进攻。而这次进攻给协约国带来的打击自然是不言而喻,英法联军把注意力都放在巴黎和亚洲战场上面,因此这段时间几乎把意大利忘记的一干二净。
意大利在欧洲大战开始之前发布的言论:三国同盟只合适于战略防守。这句话已经表明了意大利的立场,也给协约国埋下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可没想到这个欧洲最弱小的国家居然敢在背后捅刀子,一时间让英法联军乱了阵脚。
里昂会战在四天之后爆发,法国大部分军队被德国军队困在凡尔赛,英法联军主力部队又在巴黎西南部,能够应付意大利军队的只剩下里昂地方驻军。可是兵力悬殊实在太大,哪怕法国士兵能一对二都不足以挡住意大利军队的进攻。
这场会战仅仅进行了十多天,严格的来说意大利军确实实力太差,几乎是里昂守军六倍之多的兵力,还有德国赠送的一批新式大炮,更重要的还是以“偷袭”的手段切入作战。结果硬是让里昂三个步兵团和两个后勤团拖了小半个月时间。
不过,由于无法及时调动援军,里昂最终还是落入意大利军队手中。
里昂失陷的消息一经传出,仿若是一枚重磅炸弹似的,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极大的风波。这匹隐藏许久的黑马,哪怕不是一匹好马,但终于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关键的事情,一举让这场世界大战倒向了同盟国一边。
英国政府最先震动,随即白厅和外交部受到一系列达官显贵的指责,很多人都认为白厅错在战略预测,外交部则错在效率不够全面。
正如一些不入流的军事家所言,亚洲的战略一开始就是失策,在中国南北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