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2)
“小宝——”
隔老远, 就听见他娘王氏放声大吼, 声音大而粗狂。
林水村的人见怪不怪, 谁叫人家宝贝儿子如今有出息。
“娘!”谢行俭急忙撇开人群跑过去, 扶着王氏的手笑, “娘, 您怎么过来了?”
王氏止住脚步, 因疾奔而沁出汗珠的脸庞红扑扑的,此时双手握住谢行俭的胳膊直哆嗦,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激动, 问出的话都略略带着哭意,“小宝,你真中了?”
“恩!”谢行俭猛点头, 小声挨着他娘的耳朵道, “县试第二名,反正童生名头到手应该没啥问题。”
王氏征了会, 紧绷的皮肤倏尔一松, 脸上露出狂喜, 尖叫道, “童......”
“嘘!”谢行俭背着人群给他娘使眼色。
王氏讪笑, 忙捂住嘴。
“谢老二家的。”有人好心科普道, “你家小宝还要再去府城考呢,考过了才是童生。”
人家没恶意,王氏当然不会傻了吧唧的去怼人家。
只眼神在人群中扫了扫, 突然目光一骤停住, 嘴角撇了撇,说话语气阴阳怪气起来,“打我嫁进谢家二十多年,又不是头一遭出钱供读书人。”
“这考童生的过程我能不知道么?啧啧,这回不管是我家小宝还是山娃,都是好样的。不像某些人,光个县试就考了三四次才考中,简直丢脸丢到家了都。”
男人们听了沉默不语,林水村老一辈的或是嫁进林水村有些年头的媳妇奶奶们,稍稍有点聪明的都知道王氏嘴里磕掺的是谢家大房。
但下面的几个新媳妇不知内情呐,纷纷低下头八卦起来,一时间稀稀疏疏的小话说个不断。
躲在人群中的刘氏咬着牙,气的想跺脚。
王氏刚嫁进来的那年,正逢她当家的考童生,前几年当家的县试考了三次都没中,好在那年祖宗显灵,当家的第四次一举考过,还稀里糊涂的中了童生回来。
年轻的王氏啥都不懂,唯唯诺诺的问刘氏,“大哥去县里考,又去府城考,那岂不是中了秀才么?”
刘氏正是春风得意的空挡,眼看的王氏送上门来让她嘚瑟,当下哈哈大笑起来。
她一边埋汰王氏没脑子、无知、愚笨,一边趾高气扬的将考童生的过程掰开说给王氏听,说完又耻笑王氏最好别做白日梦,童生可不是谁都能考的。
王氏那时候脸皮薄,被她一顿话羞辱的差点哭出来。
今天,王氏当着众乡亲的面,就差指名道姓的说她大房男人读书不行,可事实确实如此,不管是她男人还是她家文哥儿,读书都没那个小兔崽子强。
赵高头不想掺和谢家的家事,和谢长义等人打过招呼后就拉着赵广慎往家走。
天色渐晚,看热闹的人也慢慢散了家去。
这头,王氏狠狠的唾弃大房一通后痛快极了,眼瞅着刘氏掩面落荒而逃,王氏裂开嘴笑的差点没牙。
谢家父子三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摇摇头均是一笑。
他娘/他婆娘历来和大房媳妇看不对眼,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便由着她去吧,只要不出大乱子就好。
王氏就跟斗胜的公鸡似的,回去的路上叨叨不停。
谢行俭没上牛车,和王氏并排往家走,一路上王氏问什么,他都是极为耐心的在那回应。
家里,大媳妇杨氏早把饭菜端上桌等着。
之前在村口是祥哥儿给王氏通风报信的,王氏丢下活赶紧吩咐大媳妇去杀只鸡,又从库房里取了块咸猪肉,交代杨氏好好的做上一顿,说完就火急火燎的往村口赶。
杨氏捧着肉一阵眩晕发懵,扯过祥哥儿一问,才知道小叔子考中了县试。
县试是啥杨氏不懂,问祥哥儿,祥哥儿头摇成拨浪鼓,说他也不知道,又说他看到村口一大堆人围着小叔叔道喜来着。
杨氏心思一转,莫不是小叔子读书有好消息了?
铁定是有了好消息,不然娘不会高兴成那样,杨氏暗暗思忖。
到了晚上,谢家堂屋里氛围格外喜悦。
祥哥儿、贤哥儿捧着碗里的鸡肉块吃的满嘴冒油,小舌头美滋滋的在骨头上舔来舔去,吃到兴起,两个小家伙干脆夹紧双腿朝前一晃一晃的。
饭桌上,谢行俭边吃边说一些关于县试的事,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饭毕,谢行俭刚拿起书准备复习来着,突然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来人竟然是他二堂哥谢行文。
二堂哥比他大哥谢行孝小三岁,六岁开蒙,十九岁考上童生,在林水村算的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考上童生后娶了隔壁村村长的女儿,如今是边读书边在镇子上给人做账房先生。
但因他娘看不上大房的缘故,他和二堂哥私底下就很少有来往,更别提深夜会谈了。
所以当他看清门外站的是大房的人,不禁有些纳闷和疑惑。
“你爹娘那里,我刚去打过招呼了。”谢行文解释,“我是来看看你,下午听说你县试过了?”
谢行俭唔了一声,撇开身子招呼谢行文进房。
谢行文进来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手指在桌上点
隔老远, 就听见他娘王氏放声大吼, 声音大而粗狂。
林水村的人见怪不怪, 谁叫人家宝贝儿子如今有出息。
“娘!”谢行俭急忙撇开人群跑过去, 扶着王氏的手笑, “娘, 您怎么过来了?”
王氏止住脚步, 因疾奔而沁出汗珠的脸庞红扑扑的,此时双手握住谢行俭的胳膊直哆嗦,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激动, 问出的话都略略带着哭意,“小宝,你真中了?”
“恩!”谢行俭猛点头, 小声挨着他娘的耳朵道, “县试第二名,反正童生名头到手应该没啥问题。”
王氏征了会, 紧绷的皮肤倏尔一松, 脸上露出狂喜, 尖叫道, “童......”
“嘘!”谢行俭背着人群给他娘使眼色。
王氏讪笑, 忙捂住嘴。
“谢老二家的。”有人好心科普道, “你家小宝还要再去府城考呢,考过了才是童生。”
人家没恶意,王氏当然不会傻了吧唧的去怼人家。
只眼神在人群中扫了扫, 突然目光一骤停住, 嘴角撇了撇,说话语气阴阳怪气起来,“打我嫁进谢家二十多年,又不是头一遭出钱供读书人。”
“这考童生的过程我能不知道么?啧啧,这回不管是我家小宝还是山娃,都是好样的。不像某些人,光个县试就考了三四次才考中,简直丢脸丢到家了都。”
男人们听了沉默不语,林水村老一辈的或是嫁进林水村有些年头的媳妇奶奶们,稍稍有点聪明的都知道王氏嘴里磕掺的是谢家大房。
但下面的几个新媳妇不知内情呐,纷纷低下头八卦起来,一时间稀稀疏疏的小话说个不断。
躲在人群中的刘氏咬着牙,气的想跺脚。
王氏刚嫁进来的那年,正逢她当家的考童生,前几年当家的县试考了三次都没中,好在那年祖宗显灵,当家的第四次一举考过,还稀里糊涂的中了童生回来。
年轻的王氏啥都不懂,唯唯诺诺的问刘氏,“大哥去县里考,又去府城考,那岂不是中了秀才么?”
刘氏正是春风得意的空挡,眼看的王氏送上门来让她嘚瑟,当下哈哈大笑起来。
她一边埋汰王氏没脑子、无知、愚笨,一边趾高气扬的将考童生的过程掰开说给王氏听,说完又耻笑王氏最好别做白日梦,童生可不是谁都能考的。
王氏那时候脸皮薄,被她一顿话羞辱的差点哭出来。
今天,王氏当着众乡亲的面,就差指名道姓的说她大房男人读书不行,可事实确实如此,不管是她男人还是她家文哥儿,读书都没那个小兔崽子强。
赵高头不想掺和谢家的家事,和谢长义等人打过招呼后就拉着赵广慎往家走。
天色渐晚,看热闹的人也慢慢散了家去。
这头,王氏狠狠的唾弃大房一通后痛快极了,眼瞅着刘氏掩面落荒而逃,王氏裂开嘴笑的差点没牙。
谢家父子三人相互看了对方一眼,摇摇头均是一笑。
他娘/他婆娘历来和大房媳妇看不对眼,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便由着她去吧,只要不出大乱子就好。
王氏就跟斗胜的公鸡似的,回去的路上叨叨不停。
谢行俭没上牛车,和王氏并排往家走,一路上王氏问什么,他都是极为耐心的在那回应。
家里,大媳妇杨氏早把饭菜端上桌等着。
之前在村口是祥哥儿给王氏通风报信的,王氏丢下活赶紧吩咐大媳妇去杀只鸡,又从库房里取了块咸猪肉,交代杨氏好好的做上一顿,说完就火急火燎的往村口赶。
杨氏捧着肉一阵眩晕发懵,扯过祥哥儿一问,才知道小叔子考中了县试。
县试是啥杨氏不懂,问祥哥儿,祥哥儿头摇成拨浪鼓,说他也不知道,又说他看到村口一大堆人围着小叔叔道喜来着。
杨氏心思一转,莫不是小叔子读书有好消息了?
铁定是有了好消息,不然娘不会高兴成那样,杨氏暗暗思忖。
到了晚上,谢家堂屋里氛围格外喜悦。
祥哥儿、贤哥儿捧着碗里的鸡肉块吃的满嘴冒油,小舌头美滋滋的在骨头上舔来舔去,吃到兴起,两个小家伙干脆夹紧双腿朝前一晃一晃的。
饭桌上,谢行俭边吃边说一些关于县试的事,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饭毕,谢行俭刚拿起书准备复习来着,突然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来人竟然是他二堂哥谢行文。
二堂哥比他大哥谢行孝小三岁,六岁开蒙,十九岁考上童生,在林水村算的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考上童生后娶了隔壁村村长的女儿,如今是边读书边在镇子上给人做账房先生。
但因他娘看不上大房的缘故,他和二堂哥私底下就很少有来往,更别提深夜会谈了。
所以当他看清门外站的是大房的人,不禁有些纳闷和疑惑。
“你爹娘那里,我刚去打过招呼了。”谢行文解释,“我是来看看你,下午听说你县试过了?”
谢行俭唔了一声,撇开身子招呼谢行文进房。
谢行文进来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手指在桌上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