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 “试探”(上)(1/2)
黄蜻步伐轻盈的穿梭在雄伟的建筑群中。
任何一个有点水准的武者都能做到静悄悄的行动,但他们若是看到黄蜻的身手,一定会自愧弗如。这个身穿厚实衣物的男人仿佛根本不在行走,他彻底与环境融为一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他都能恰如其分地隐藏在黑暗中,那身看似累赘的衣物也变成了绝佳的保护伞,他几近闲庭信步地在皇宫内自有走动,一切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而他的存在却能被任何一缕风掩盖。他如同一只悄然扇动翅膀的蜻蜓,皇宫不过一面稀疏平常的水塘,足尖点在地上,抿灭了所有涟漪。
他感到兴奋而紧张,面对一个未知的对手,无能者只会逃避,而像他这样强悍的人则迎难而上。他要找到公主背后的人,而他的发现很可能决定这场亡国之战的结果。
从小到大,他从未背负过如此沉重的使命,油然而生的崇高感正在洗礼他的灵魂,每一步都宛如朝圣,一种缥缈而清晰的直感在不断敲击大脑。他闭紧双唇,仅存的鼻息与鹤唳风声融为一体。
根据徐思佑提供的皇宫舆图,他很快判断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侧耳细听,宫女们的夜谈、太监们的细语、禁军绵延不绝的低声呼噜……皇宫大多数人的动向都一五一十地反映到了他的耳中,不过这些声音并不清晰。
北方实在是太过寒冷,他的功力被冷气掠夺了半数,更多力量需要保存以备不时之需,他谨慎地前进,总算听到了徐思佑的声音。
另一个声音是女子的声音,应当就是倾莲公主,无论说话的语气还是声调,都颇有统治者的韵味,她的措辞并不居高临下,但毫无起伏的声音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寒而栗的胆颤。黄蜻心中暗想,这倾莲公主的确不简单,就算她是故作老成也相当不容易,难怪能在三年前的夺权死斗中成为最终赢家。
黄蜻刚打算纵身一跃踩上屋脊,突然想起弓箭手总会在高处监视皇宫里的情况,于是消去占领制高点的意图,老老实实继续沿着屋檐慢行。
徐思佑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黄蜻看了眼月亮,时间还早,他也就躲在一旁倾听这位中书令对这个国家的真知灼见。
在听徐思佑说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分明生活在西朝,却从未思考过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未来,改朝换代像是皇派之间的较量,百姓们是牺牲品,也是这场闹剧的观赏者。而入场券,就是自己的性命。
“……陛下,皇帝崩殂,北方作乱,各地太守诸侯更是蠢蠢欲动。如今的西朝处在跑马圈地的时代,陛下可否预见不远的未来?那些割据地方的士兵统帅都在想同一件事——尽快让自己胯下的马撒开蹄子快些跑起来。在小皇帝驾崩前,他们囿于先帝之威而有所顾忌,如今京城正为权位纷争焦头烂额,各方势力角逐——想必陛下也有所洞见。恕微臣所言,此时正是西朝危急存亡之秋,陛下近日为北境叛军一事烦恼,可能忘记了另一件要事——黄河决堤。”
清凉公主和徐思佑正在不断移动。黄蜻不明白,中原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中原人,为何总喜欢在谈话时走来走去,他们难道不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同一个地方吗?
“尽早平息北境叛乱固然有利于稳定局势,但黄河地处内陆,瑕于管制已导致黄河地带出现流民接近百万,倘若再不加以控制,这股居无定所的流民将成为陛下的后患。一周前,南方已有三个州郡出现规模不一的暴乱,虽都已镇压,但绝非好兆头。”
“中书令有何高见?”公主问。
黄蜻不确定这位倾莲公主是否听进了中书令的话,他隐隐觉得自己同党说出的话和沙漠上自生自灭的风没什么两样,吹聚又散开,什么都无法改变。
即便如此,徐思佑还是在继续说。
是在给我拖延时间吗?还是真正的发自肺腑?黄蜻无从判断。他漠然地聆听两人一长一短地发言,同时故意留下些许破绽,好引诱公主身边的高人出现。
他有些失落,直到现在为止,对方都毫无动静,莫非一定要危及公主生命时,那个鬼魅的阴影才会露出杀机?
黄蜻不想打草惊蛇,何况北方并非自己的主场,他从不做没把握的事,这也是他能活到现在的原因。
“微臣以为北境之事可暂缓再议,陛下更需要做的事是稳定京城的局势,京城稳定后,无论是调动地方抗洪亦是伐北,都将一帆风顺。”徐思佑明显停顿了片刻,“陛下或许可以……择吉日登基。”
登基?!黄蜻没想到向来正经的徐思佑会说出这种话——让一个女子成为皇帝?倾莲公主垂帘听政已经引得许多不满,变本加厉只会触及更强烈的反弹。
公主听到中书令这么说,忽然冷笑了一声:“孤是女子,也能成为皇帝?”
“陛下,谁能成为皇帝,那得由皇帝说了算,而陛下就是西朝的皇帝。”
“为何孤是西朝的皇帝?”
“陛下是贤明之君。”
“选贤举能。”公主声音轻得黄蜻都有些听不清了,“……苍言……如何?”
黄蜻估计,公主是在问中书令对苍言的宣言有何看法,毕竟苍言宣称的“能者治国”与公主登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任何一个有点水准的武者都能做到静悄悄的行动,但他们若是看到黄蜻的身手,一定会自愧弗如。这个身穿厚实衣物的男人仿佛根本不在行走,他彻底与环境融为一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他都能恰如其分地隐藏在黑暗中,那身看似累赘的衣物也变成了绝佳的保护伞,他几近闲庭信步地在皇宫内自有走动,一切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而他的存在却能被任何一缕风掩盖。他如同一只悄然扇动翅膀的蜻蜓,皇宫不过一面稀疏平常的水塘,足尖点在地上,抿灭了所有涟漪。
他感到兴奋而紧张,面对一个未知的对手,无能者只会逃避,而像他这样强悍的人则迎难而上。他要找到公主背后的人,而他的发现很可能决定这场亡国之战的结果。
从小到大,他从未背负过如此沉重的使命,油然而生的崇高感正在洗礼他的灵魂,每一步都宛如朝圣,一种缥缈而清晰的直感在不断敲击大脑。他闭紧双唇,仅存的鼻息与鹤唳风声融为一体。
根据徐思佑提供的皇宫舆图,他很快判断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侧耳细听,宫女们的夜谈、太监们的细语、禁军绵延不绝的低声呼噜……皇宫大多数人的动向都一五一十地反映到了他的耳中,不过这些声音并不清晰。
北方实在是太过寒冷,他的功力被冷气掠夺了半数,更多力量需要保存以备不时之需,他谨慎地前进,总算听到了徐思佑的声音。
另一个声音是女子的声音,应当就是倾莲公主,无论说话的语气还是声调,都颇有统治者的韵味,她的措辞并不居高临下,但毫无起伏的声音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寒而栗的胆颤。黄蜻心中暗想,这倾莲公主的确不简单,就算她是故作老成也相当不容易,难怪能在三年前的夺权死斗中成为最终赢家。
黄蜻刚打算纵身一跃踩上屋脊,突然想起弓箭手总会在高处监视皇宫里的情况,于是消去占领制高点的意图,老老实实继续沿着屋檐慢行。
徐思佑的声音越来越清晰。
黄蜻看了眼月亮,时间还早,他也就躲在一旁倾听这位中书令对这个国家的真知灼见。
在听徐思佑说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分明生活在西朝,却从未思考过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未来,改朝换代像是皇派之间的较量,百姓们是牺牲品,也是这场闹剧的观赏者。而入场券,就是自己的性命。
“……陛下,皇帝崩殂,北方作乱,各地太守诸侯更是蠢蠢欲动。如今的西朝处在跑马圈地的时代,陛下可否预见不远的未来?那些割据地方的士兵统帅都在想同一件事——尽快让自己胯下的马撒开蹄子快些跑起来。在小皇帝驾崩前,他们囿于先帝之威而有所顾忌,如今京城正为权位纷争焦头烂额,各方势力角逐——想必陛下也有所洞见。恕微臣所言,此时正是西朝危急存亡之秋,陛下近日为北境叛军一事烦恼,可能忘记了另一件要事——黄河决堤。”
清凉公主和徐思佑正在不断移动。黄蜻不明白,中原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中原人,为何总喜欢在谈话时走来走去,他们难道不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同一个地方吗?
“尽早平息北境叛乱固然有利于稳定局势,但黄河地处内陆,瑕于管制已导致黄河地带出现流民接近百万,倘若再不加以控制,这股居无定所的流民将成为陛下的后患。一周前,南方已有三个州郡出现规模不一的暴乱,虽都已镇压,但绝非好兆头。”
“中书令有何高见?”公主问。
黄蜻不确定这位倾莲公主是否听进了中书令的话,他隐隐觉得自己同党说出的话和沙漠上自生自灭的风没什么两样,吹聚又散开,什么都无法改变。
即便如此,徐思佑还是在继续说。
是在给我拖延时间吗?还是真正的发自肺腑?黄蜻无从判断。他漠然地聆听两人一长一短地发言,同时故意留下些许破绽,好引诱公主身边的高人出现。
他有些失落,直到现在为止,对方都毫无动静,莫非一定要危及公主生命时,那个鬼魅的阴影才会露出杀机?
黄蜻不想打草惊蛇,何况北方并非自己的主场,他从不做没把握的事,这也是他能活到现在的原因。
“微臣以为北境之事可暂缓再议,陛下更需要做的事是稳定京城的局势,京城稳定后,无论是调动地方抗洪亦是伐北,都将一帆风顺。”徐思佑明显停顿了片刻,“陛下或许可以……择吉日登基。”
登基?!黄蜻没想到向来正经的徐思佑会说出这种话——让一个女子成为皇帝?倾莲公主垂帘听政已经引得许多不满,变本加厉只会触及更强烈的反弹。
公主听到中书令这么说,忽然冷笑了一声:“孤是女子,也能成为皇帝?”
“陛下,谁能成为皇帝,那得由皇帝说了算,而陛下就是西朝的皇帝。”
“为何孤是西朝的皇帝?”
“陛下是贤明之君。”
“选贤举能。”公主声音轻得黄蜻都有些听不清了,“……苍言……如何?”
黄蜻估计,公主是在问中书令对苍言的宣言有何看法,毕竟苍言宣称的“能者治国”与公主登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