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1/4)
说话之间,又有下人报了一声,领着两员身穿袍服的将军走了进来,端锦顿时迎了过去。
“茹香、福田,你二人来了?”
来人不是旁人,乃是随行的部队官长,湖北新军第十六协协统邓承拔、第三十一标标统曾广大。他二人进来之后也未行跪礼,脸色颓丧跟端锦点了点头,便默立于一旁,不知道想着什么心事。
“茹香老弟来了?”
一听到邓承拔来了,端方顿时来了精神了,连忙抬起头来,期待的望向他。
“老弟,怎么样了,如今你之十六协士兵可还能抚慰住?”
邓承拔脸色颓丧,道:“回大人的话,卑职已经尽力了。不过军心不稳,鄂籍士兵多有返乡之心,卑职前几日还能劝说的住,如今城中传来重庆已被鄂省入川革命军占领之后,军中每每多有高声畅谈举义之人。因涉及士兵过多,未免激起军变,卑职不但妄自行动,还请大人原谅!”
端方苦笑,这一次面上竟然真得溢出泪花来了,只见他猛地从椅子上跌坐了下来,哭道:“莫非是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不成,天欲亡我……天欲亡我……”
端锦不欲让外人看了笑话,赶忙上前欲要扶他,也被他一把推开,坐在地上痛哭。
趁着两兄弟不注意,第三十一标标统曾广大隐晦跟邓承拔使了个颜色,而他却先是点了点头之后,突然眉头一皱,又微微摇了摇脑袋。
“大人,您在湖北、以及这入川以来的一路上,待弟兄们十分亲厚,只要大人吩咐下来,弟兄们无有不遵!”
端方坐在地上痛哭,任由弟弟如何安慰都不愿起来,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最后没办法了,邓、曾二人也跟着劝勉道!
老实说封疆大吏做到端方这个份上,也真的算是大清国独一号了。入川以来,端方一路上对民对兵,可谓竭尽赤诚,他每饭只有白饭咸菜,沿途所住房屋无非是“养猪堆粪”之屋,每到一处,他必命士兵鸣锣聚众,宣示朝廷“德意”,劝说川民不要加入“动乱”。对待随同官兵,他更是倾心结纳。他甚至能够放下钦差之尊,与那些队、排级的军官们拈香结拜。途中有士兵抱怨脚痛不能行军,他立即雇人抬轿扛着这些士兵上路。每有兵士患病,端方即命弟弟端锦,亲入营中,端汤伺药。
虽说这乃是端方兄弟的笼络之术,但是贵为一声总督的端方愿意这么做,的确拉拢了不少军心,至少,邓承拔若不是为了保命,也不愿意跟他对上的!
但是,士兵中的革命党人,是不是吃端方的这一套,二人心中毫无把握。随端方入川的这四营湖北新军,自原湖广总督瑞徵以下,都十分清楚,新军之中党人甚多,所以才调离武昌,以免他们留在湖北发生变乱。现在,全国各地响应武昌起义的消息纷纷传来,端方所部又困守资城,前后左右都是义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兵变”。邓承拔本人甚至已经闻得风声,军中的革命党人正在密谋起义,只要时机一至,立刻举军皆反。
这四营湖北新军,都是邓承拔带了几年的老兵,因此军中上下,他有不少的亲信,军中有什么异动,也很难瞒过他。昨天,他往日里的一个亲信,就过来找他隐约的说道,弟兄们最近恐怕会有举动,希望他与端方保持距离,以免受累。邓承拔闻言,立时知道,这四营湖北新军,恐怕都有了反意,甚至自己往日的亲信,也在逐渐的疏远自己。
邓承拔自问不是很有魄力的人物,要他带头“造反”,他是不能,但若手下要造反,要他与手下官兵对抗,他也不敢。
加上今日有人秘密前来拜访过二人之后,终于,两人下定了决心。
没错,如今被端方引以为心腹的两员领兵大将——邓承拔、曾广大二人的确已经动了杀他之心。
只因为二人已经得了荆楚镇守使李汉的承诺,杀端方兄弟、迎入川鄂中革命军进资州,保他二人一身无忧,也可加入军政府之中为将。
原来,鄂中情报司在派遣了几员说客提前抵达资州之后,混入城中已经联系上了军中的一些革命士兵,秘密商议举义之事。
不过,情报司很快打听到了随端方兄弟入川的两人都跟军政府有些关系。第十六协协统邓承拔在武昌虽然没有黎元洪出名,但是他却有一员大将如今投效了军政府,即河南混成协统制—孙国安(原三十二标标统);而曾广大早年看重的一个手下,如今也在军政府混得风生水起,即第六协统制—季雨霖,说来这曾广大与季雨霖还有救命之恩,因此在情报人员请示李汉之后,他便同意,由孙、季二人亲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到了资州,又在今日送到他二人手中…
端方哭成了泪人,两人也看的心酸,很快就跟端锦告了声罪之后,出了知府府衙,停在了府衙外不远的一个巷口之中。而在这里,赫然已经多出了几队全副武装的士兵等候在了那里,领头的一个军官名叫刘怡凤,带来的数十士兵都是邓承拔之心腹,早在二人进了知府府衙的时候,这队士兵便悄悄的围了过来,已经将知府府衙团团围住了!
他二人出来时,带来的一群手下正在交谈,临挨着走近了,邓承拔赫然听到了一段对话。
“弟兄们,要是我们留在了武昌
“茹香、福田,你二人来了?”
来人不是旁人,乃是随行的部队官长,湖北新军第十六协协统邓承拔、第三十一标标统曾广大。他二人进来之后也未行跪礼,脸色颓丧跟端锦点了点头,便默立于一旁,不知道想着什么心事。
“茹香老弟来了?”
一听到邓承拔来了,端方顿时来了精神了,连忙抬起头来,期待的望向他。
“老弟,怎么样了,如今你之十六协士兵可还能抚慰住?”
邓承拔脸色颓丧,道:“回大人的话,卑职已经尽力了。不过军心不稳,鄂籍士兵多有返乡之心,卑职前几日还能劝说的住,如今城中传来重庆已被鄂省入川革命军占领之后,军中每每多有高声畅谈举义之人。因涉及士兵过多,未免激起军变,卑职不但妄自行动,还请大人原谅!”
端方苦笑,这一次面上竟然真得溢出泪花来了,只见他猛地从椅子上跌坐了下来,哭道:“莫非是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不成,天欲亡我……天欲亡我……”
端锦不欲让外人看了笑话,赶忙上前欲要扶他,也被他一把推开,坐在地上痛哭。
趁着两兄弟不注意,第三十一标标统曾广大隐晦跟邓承拔使了个颜色,而他却先是点了点头之后,突然眉头一皱,又微微摇了摇脑袋。
“大人,您在湖北、以及这入川以来的一路上,待弟兄们十分亲厚,只要大人吩咐下来,弟兄们无有不遵!”
端方坐在地上痛哭,任由弟弟如何安慰都不愿起来,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最后没办法了,邓、曾二人也跟着劝勉道!
老实说封疆大吏做到端方这个份上,也真的算是大清国独一号了。入川以来,端方一路上对民对兵,可谓竭尽赤诚,他每饭只有白饭咸菜,沿途所住房屋无非是“养猪堆粪”之屋,每到一处,他必命士兵鸣锣聚众,宣示朝廷“德意”,劝说川民不要加入“动乱”。对待随同官兵,他更是倾心结纳。他甚至能够放下钦差之尊,与那些队、排级的军官们拈香结拜。途中有士兵抱怨脚痛不能行军,他立即雇人抬轿扛着这些士兵上路。每有兵士患病,端方即命弟弟端锦,亲入营中,端汤伺药。
虽说这乃是端方兄弟的笼络之术,但是贵为一声总督的端方愿意这么做,的确拉拢了不少军心,至少,邓承拔若不是为了保命,也不愿意跟他对上的!
但是,士兵中的革命党人,是不是吃端方的这一套,二人心中毫无把握。随端方入川的这四营湖北新军,自原湖广总督瑞徵以下,都十分清楚,新军之中党人甚多,所以才调离武昌,以免他们留在湖北发生变乱。现在,全国各地响应武昌起义的消息纷纷传来,端方所部又困守资城,前后左右都是义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兵变”。邓承拔本人甚至已经闻得风声,军中的革命党人正在密谋起义,只要时机一至,立刻举军皆反。
这四营湖北新军,都是邓承拔带了几年的老兵,因此军中上下,他有不少的亲信,军中有什么异动,也很难瞒过他。昨天,他往日里的一个亲信,就过来找他隐约的说道,弟兄们最近恐怕会有举动,希望他与端方保持距离,以免受累。邓承拔闻言,立时知道,这四营湖北新军,恐怕都有了反意,甚至自己往日的亲信,也在逐渐的疏远自己。
邓承拔自问不是很有魄力的人物,要他带头“造反”,他是不能,但若手下要造反,要他与手下官兵对抗,他也不敢。
加上今日有人秘密前来拜访过二人之后,终于,两人下定了决心。
没错,如今被端方引以为心腹的两员领兵大将——邓承拔、曾广大二人的确已经动了杀他之心。
只因为二人已经得了荆楚镇守使李汉的承诺,杀端方兄弟、迎入川鄂中革命军进资州,保他二人一身无忧,也可加入军政府之中为将。
原来,鄂中情报司在派遣了几员说客提前抵达资州之后,混入城中已经联系上了军中的一些革命士兵,秘密商议举义之事。
不过,情报司很快打听到了随端方兄弟入川的两人都跟军政府有些关系。第十六协协统邓承拔在武昌虽然没有黎元洪出名,但是他却有一员大将如今投效了军政府,即河南混成协统制—孙国安(原三十二标标统);而曾广大早年看重的一个手下,如今也在军政府混得风生水起,即第六协统制—季雨霖,说来这曾广大与季雨霖还有救命之恩,因此在情报人员请示李汉之后,他便同意,由孙、季二人亲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到了资州,又在今日送到他二人手中…
端方哭成了泪人,两人也看的心酸,很快就跟端锦告了声罪之后,出了知府府衙,停在了府衙外不远的一个巷口之中。而在这里,赫然已经多出了几队全副武装的士兵等候在了那里,领头的一个军官名叫刘怡凤,带来的数十士兵都是邓承拔之心腹,早在二人进了知府府衙的时候,这队士兵便悄悄的围了过来,已经将知府府衙团团围住了!
他二人出来时,带来的一群手下正在交谈,临挨着走近了,邓承拔赫然听到了一段对话。
“弟兄们,要是我们留在了武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