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进,只觉得双腿宛如千斤之重,不由又想起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在赫图阿拉城为质时所受的痛哭,顿时咬着牙关一声不吭的前进。
    李浚与李世绪两人出使大明,不但将朝鲜从满人手中解救出来,而且还获得了大明巨额的贷款,先进的武器,付出仅仅是开设银行和还没有建立的海关关税抵押,朝鲜君臣上下都弹冠相庆。
    虽然李世绪才是正使,可是李浚是麟坪大君,国王的亲弟弟,多数朝臣还是把功劳记在李浚身上,李浚的威望也高涨,那些保守的大臣再也无法对李浚压制,朝鲜国内,麟坪大君的命令基本上等同于国主。
    这次随大明一同出兵满洲,李浚自付胜多败少,才亲自领兵出征,满人的不战而逃更是让李浚大喜过望,对于满人,李浚有着切齿的仇恨,可惜这次大雪来得早了数天,否则占领了赫图阿拉城,自己以前在赫图阿拉城所受的苦都可以报复回来。
    “大君,我们不该答应天朝,由我们来断后。”看到士兵疲惫的样子,一名朝鲜将领忍不住道,这名朝鲜将领同样姓李,叫李在中,是李浚的家臣,和李浚一起长大,正因为关系如此亲近,李在中才敢直言说出。
    李浚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李将军,上国将领之言,本君如何拒绝,何况就算本君不答应,只要上国军士加快脚步,我军根本就跟不上,不断后也是断后,平白得罪了上国将军。”
    “可若是鞑子一旦发起进攻,我军损失可就大了。”李在中叹道。
    李浚语气中有一丝无奈:“那也是没有办法之事,好在天朝大军已经作好随时救援的准备,只有挡住鞑子发起的第一波攻击就可以平安无事,接下来就看天朝大军能有多少战果,若是能将鞑子全消灭,我军损失最大也值了。”
    挡住鞑子第一波攻击,李在中眼中的忧虑却更深,就凭现在朝鲜军的状态,如何能挡住鞑子第一波的攻击,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无力作出改变,心里只能祈盼,但愿鞑子不要来。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四川变局
    应城倒是没有什么大事,之前因为战事,结果原本准备要在上月末召开的联合盐业成立大会却是一直推到现在。张梅生拍了封电报过来,不过是为了提醒他千万莫要忘记了,最好尽快抽出时间来重启联合盐业的成立。到目前为止,第一号矿井的机械都已经在洋人技师的帮助之下安装完毕了,甚至他随后加订的用于生产沸水的锅炉跟抽水机等都已经送到了应城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需要担心的事情了,以军政府现在的威望,大可不必担心有人会有意见,不过推迟了一段时间罢了。
    不过应城发来的另一封情报倒是令他紧紧提起了一个多月的担心终于放下来了,昨天,情报司在开封刚刚建立的新站点发回来消息,一个月前他秘密派往北京的一队人,如今终于安全抵达了开封。在潜入了开封府的情报司人员的帮助之下,经过修正之后他们将放弃走之前准备的周口,伪装成商贾,借着南北议和的短暂停战,直接从开封星夜兼程赶赴信阳,预计也就是明后两日,就能抵达信阳,得到第六协跟第一协的庇护了!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得知一月前派遣北上的全云南等终于功成归来,他都恨不得立刻命令信阳那边派兵前往开封护送几人南下了。
    不过,他很快的就打消掉了这种可笑念头了。因为从重庆传来了几封情报,原归属在鄂中革命军编制之中的第十二标标统李秀昂最终还是没能经受得起逐鹿中原的诱惑,据情报司安插在他身边的人员传回来的消息,他似乎跟原隶属于同盟会的夏之时碰上了面,有人也看到了,在日本人的穿针引线之下,原同盟会四川支部负责人杨沧白、张培爵等也多次出入李秀昂的川北军政府,不过何进在李汉的指示下,暂时没有透漏一点消息,导致李秀昂等还以为他也有心脱离鄂中的掌握自创一番事业来。于是,几人密议之后,李秀昂、夏之时等拒绝承认成都的四川大汉军政府,密议推选何进为四川大都督,公然欲要分裂了李汉的势力。
    李汉冷笑,这背后若是没有别的势力插手,打死他都不相信。可惜,他们却疏忽了李汉自从来到这个年代之后,因为心中的危机感导致他对麾下的每一位将领都不敢完全相信,他只是死死的控制着李东来,然后通过他的情报司在第一协到第六协等所有编制内都安插了情报司的人手,由于这一机会从革命军的初组建之时就开始准备,导致到现在了,一些安插的人员赫然已经成为了个个编制内权力不小的实权人物,甚至是各位协统、标统的贴身护卫,关节时刻,他想要谁的性命,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情报司的存在后来才加入鄂中编制的李秀昂可能收到了一些风声,但是绝对不如何进等更清楚它的实力,所以,何进会有忌惮,知道一旦脱离了军政府,自己很有可能要折在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情报司的特殊人员手中,李秀昂却没有这种顾忌。
    前几日,李汉下令何进见机行事之后,今天重庆那边终于发回了电文,何进今晚将宴请李秀昂、夏之时等几人,到时将会一举解决了四川纷争,在电报中他希望李汉尽快解决了湖北事宜入川。不仅是因为重庆将由变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