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1/3)
“杨,”乔伊问道,“我们现在的方向出了问题,我们应该航行到了南美洲的巴西外海,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陆地和海岛?”
老杨无法回答,他已经很确定船只的航向出了问题。可是若是认为科考船到了南美洲,老杨自己都觉得无法接受。从太阳升起落下以及黄道的夹角来看,科考船应该还在北半球。
“有没有可能,”曹沧说道,“我们其实就是在一个淡水湖泊里面,一个非常大的湖泊。”
“这是海洋。”细妹说道,“不是湖。”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淡水湖?大家都沉默,各怀心事。
过了一会儿,约书亚说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继续前行。”老杨说道,“保持现在的航向。”
大家都赞同了老杨的提议。只要不改变航向,科考船总有靠岸的一天。
船只继续航行,艾伦和卡林每天都提取海水,然后用船只上的设备检测海水的盐分。
十天之后,卡林对众人说道:“我们已经又走了很远了,可是海水仍旧是淡水。”
老杨把这个结果告诉中国人,大家都松了口气,看来不用为饮用水担忧了。
“海水并不是完全的淡水。”艾伦补充,“也是含盐分的,只是含量很低。如果我们仔细尝的话,能察觉到。”
这个细节,大家都没注意。听了艾伦的话,大家再次喝水的时候,真的发现,海水的确有那么点淡淡的咸味。不过很细微,完全不影响饮用。
时间一天天过去,船上众人的交流发生了变化。在一起交流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同国籍的。毕竟人们都会对不同的文化充满好奇,相互了解正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美国人慢慢能用一些简单的汉语跟中国人打招呼了。而中国人,也在开始努力用英语和美国人交流。
船上的食物开始匮乏。老办法,用配给制。中国人都很习惯,但是美国人受不了。
艾伦和卡林在一起商量什么,曹沧走过去,他们仍旧没有停止。
曹沧听明白了,艾伦在怂恿卡林到海里打鱼,改善大家的食物结构。
卡林不住地拒绝。艾伦急了,卡林最终才迟疑地答应。
艾伦抑制不住地兴奋,两手不停搓掌。
等曹沧看到卡林从舱室里抱出来的东西,才明白艾伦为什么这么激动。
卡林搬出一个类似于弓弩的机铦工具。艾伦招呼曹沧,和卡林把这个沉重的东西搬到船首,把工具的支架固定在甲板上,然后卡林拿出了一个标枪一般的东西,后端盘着长长的尼龙粗绳。
这是专门用于捕鲸的长铦。
曹沧猜到卡林的身份了,他以前一定是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人员,这个长铦,应该就是他从前在海洋上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捕捞动物的工具。
这个新鲜的东西,引来了旁人的好奇。所有人都围过来,打量长铦。
卡林站到长铦的后面,熟练地操作起来。卡林眼睛看着前方的水面,对艾伦说道:“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海里的鱼给引诱上来。”
对于这个事情,大家都没有意见,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找一点事情来做,是转移坏情绪的不错方式。老杨没有制止。
可是卡林不是渔民,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海底的鱼类从船前方冒出头,偶尔有那么一两条鱼从船头的海面跃出海面,也立即没了踪影。看来他的想法要落空。
艾伦和卡林等了几日,准备放弃。
细妹对艾伦打着手势,说道:“哪有这么打鱼的,要找准地方。”
艾伦和细妹打了半天的手势,才弄明白细妹的意图。他们立即告诉旁人,老杨听到后,也找到细妹,问道:“你知道这里的环境?”
细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我只能肯定,按照现在的方向前进,最多三天,我们就能遇到渔场。”
曹沧对细妹的解释并不在意,他已经知道了细妹的大致身份。
卡林不停地追问细妹,细妹才通过老杨告诉大家,自己来自一个从不上岸的民族,是真正的渔民。
细妹告诉卡林,她是从海水的颜色判断出来的。卡林认为细妹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大批的鱼群会在特殊的时候,集体游到有浮游生物的海域。细妹既然是渔民,通过常人不具备的能力判断渔场的位置,能够说得通。
曹沧的想法却和卡林不一样,曹沧觉得细妹一定是靠着她记忆下来的《水路簿》,知道这片海域的方位。全船人都是瞎子,除了细妹。但是细妹到现在都不肯告诉老杨她掌握着《水路簿》,一定有她自己的道理。
细妹不是一般人,她也知道曹沧不会向旁人吐露她的秘密。
还没有到第三天,大家就知道细妹的话,不是信口胡诌。海面上到处是大型的鱼类在出没,这些大型的鱼类,都没有顾及科考船,它们的注意力在海面之下。很明显了,海水中有密集的鱼群,引来这些大鱼觅食。
让科考船上的人很费解的是,这些出没的大鱼,虽然勉强能认出是什么品种,但体型都不可思议的巨大。更多的海鱼,则根本就没见过,即便是卡林这种生物
老杨无法回答,他已经很确定船只的航向出了问题。可是若是认为科考船到了南美洲,老杨自己都觉得无法接受。从太阳升起落下以及黄道的夹角来看,科考船应该还在北半球。
“有没有可能,”曹沧说道,“我们其实就是在一个淡水湖泊里面,一个非常大的湖泊。”
“这是海洋。”细妹说道,“不是湖。”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淡水湖?大家都沉默,各怀心事。
过了一会儿,约书亚说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继续前行。”老杨说道,“保持现在的航向。”
大家都赞同了老杨的提议。只要不改变航向,科考船总有靠岸的一天。
船只继续航行,艾伦和卡林每天都提取海水,然后用船只上的设备检测海水的盐分。
十天之后,卡林对众人说道:“我们已经又走了很远了,可是海水仍旧是淡水。”
老杨把这个结果告诉中国人,大家都松了口气,看来不用为饮用水担忧了。
“海水并不是完全的淡水。”艾伦补充,“也是含盐分的,只是含量很低。如果我们仔细尝的话,能察觉到。”
这个细节,大家都没注意。听了艾伦的话,大家再次喝水的时候,真的发现,海水的确有那么点淡淡的咸味。不过很细微,完全不影响饮用。
时间一天天过去,船上众人的交流发生了变化。在一起交流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同国籍的。毕竟人们都会对不同的文化充满好奇,相互了解正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美国人慢慢能用一些简单的汉语跟中国人打招呼了。而中国人,也在开始努力用英语和美国人交流。
船上的食物开始匮乏。老办法,用配给制。中国人都很习惯,但是美国人受不了。
艾伦和卡林在一起商量什么,曹沧走过去,他们仍旧没有停止。
曹沧听明白了,艾伦在怂恿卡林到海里打鱼,改善大家的食物结构。
卡林不住地拒绝。艾伦急了,卡林最终才迟疑地答应。
艾伦抑制不住地兴奋,两手不停搓掌。
等曹沧看到卡林从舱室里抱出来的东西,才明白艾伦为什么这么激动。
卡林搬出一个类似于弓弩的机铦工具。艾伦招呼曹沧,和卡林把这个沉重的东西搬到船首,把工具的支架固定在甲板上,然后卡林拿出了一个标枪一般的东西,后端盘着长长的尼龙粗绳。
这是专门用于捕鲸的长铦。
曹沧猜到卡林的身份了,他以前一定是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人员,这个长铦,应该就是他从前在海洋上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捕捞动物的工具。
这个新鲜的东西,引来了旁人的好奇。所有人都围过来,打量长铦。
卡林站到长铦的后面,熟练地操作起来。卡林眼睛看着前方的水面,对艾伦说道:“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海里的鱼给引诱上来。”
对于这个事情,大家都没有意见,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找一点事情来做,是转移坏情绪的不错方式。老杨没有制止。
可是卡林不是渔民,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海底的鱼类从船前方冒出头,偶尔有那么一两条鱼从船头的海面跃出海面,也立即没了踪影。看来他的想法要落空。
艾伦和卡林等了几日,准备放弃。
细妹对艾伦打着手势,说道:“哪有这么打鱼的,要找准地方。”
艾伦和细妹打了半天的手势,才弄明白细妹的意图。他们立即告诉旁人,老杨听到后,也找到细妹,问道:“你知道这里的环境?”
细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我只能肯定,按照现在的方向前进,最多三天,我们就能遇到渔场。”
曹沧对细妹的解释并不在意,他已经知道了细妹的大致身份。
卡林不停地追问细妹,细妹才通过老杨告诉大家,自己来自一个从不上岸的民族,是真正的渔民。
细妹告诉卡林,她是从海水的颜色判断出来的。卡林认为细妹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大批的鱼群会在特殊的时候,集体游到有浮游生物的海域。细妹既然是渔民,通过常人不具备的能力判断渔场的位置,能够说得通。
曹沧的想法却和卡林不一样,曹沧觉得细妹一定是靠着她记忆下来的《水路簿》,知道这片海域的方位。全船人都是瞎子,除了细妹。但是细妹到现在都不肯告诉老杨她掌握着《水路簿》,一定有她自己的道理。
细妹不是一般人,她也知道曹沧不会向旁人吐露她的秘密。
还没有到第三天,大家就知道细妹的话,不是信口胡诌。海面上到处是大型的鱼类在出没,这些大型的鱼类,都没有顾及科考船,它们的注意力在海面之下。很明显了,海水中有密集的鱼群,引来这些大鱼觅食。
让科考船上的人很费解的是,这些出没的大鱼,虽然勉强能认出是什么品种,但体型都不可思议的巨大。更多的海鱼,则根本就没见过,即便是卡林这种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