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阙 第5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攻讦颜懋的由头就没了。可如果不接,又会显得徐遨斤斤计较,年轻人的打闹也要上纲上线。更何况萧温琮亲口说自己儿子和云非一样,也是主犯,世家党们若是继续捏着云非斗殴犯律的事指摘颜相家风不正,无异于将宜崇萧氏一同骂了。
    徐遨骑虎难下,正犹豫着,不成想颖国公苏阙又添了一把火。
    苏阙轻咳一声,面带歉意说道:“徐家世子这事,犬子苏朗亦有参与,改日让他与高旻一道,登门向世子致歉,还望徐侯海涵。”
    朝堂众人顿时面面相觑,大理寺公堂断案的时候,苏朗根本没被牵扯出来。颖国公若是不主动开口,谁都想不到昌州双璧之一的苏二公子也会干这种事。
    这下徐遨不得不接话了,世家党们再想指摘颜相,也不好将宜崇萧氏和颖海苏氏一起拖下水,只得鸣金收兵。
    好在天子圣明公允,当朝就命令高匪:“宣萧高旻、苏朗、叶书离三人午后到敬诚殿见朕。”
    圣旨下,既是要亲自申饬,也是在一槌定音。
    既然只是年轻人一时气盛的打闹,就不会再有教子不严家风不正德行有失的指摘,颜相自然而然地从此事中摘了出去。
    韩国公没有说话,在他要承认韩澄邈也有参与斗殴之前,苏阙和萧温琮就朝他递了眼色,让他不要开口。恩科主考官的最有力争夺者一共就三位——纯臣们推举的韩国公,世家党的代表文信侯,还有就是颜党和寒门共同举荐的颜相,如若韩国公和颜相的家里人都犯了事,文信侯自然就从中脱颖而出了。
    ——这不是纯臣和颜党想看到的结果,同样也不是御座上的皇帝想要的。
    宣政殿大朝会散后,永安侯萧温琮有件要事急着去办,没有在太微城中多留,路过端门的时候,他恰好与颜懋打了个照面。
    颜懋要去趟大理寺,同永安侯并不顺路,两个人平素没什么交情,略说了几句话便擦肩而过。
    萧温琮走出几步,转过身看了一眼颜懋的背影。
    旁观者清,作为朝中少有的中立者,永安侯总能发现一点别人觉不出的风向。
    九州皆知,颜懋秉性锋锐,善弄权术,与皇帝时有不和。但朝中只有极少数人看得分明,陛下与颜相之间一直都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似乎谁都想再进一步,但与此同时,他们在面对对方的时侯,又不约而同地保留着一丝隐秘的克制,这种克制并非源于对待敌手的谨慎,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颜懋有才有能,善于权衡大局,懂得民生利弊,他于九州而言或许是个不错的丞相,但对帝王来说,他绝对不是个好的臣子——能而不贤,这种人遇明主才能显,否则很难有好下场。
    纵观古今,很少有皇帝会重用颜懋这种有反骨的能臣,帝王喜欢的是懂得顺从的臣子,可在颜懋身上,几乎看不到“顺从”二字的影子。
    但是宣熙帝很奇怪,永安侯看着颜懋的背影,他有一种奇异的预感,在恩科主考官上,皇帝真正瞩意的人,是颜相。
    不过现在,萧侯没空仔细想这些,圣旨想必已经传到府中了,他必须得去哄一下他那即将炸毛的儿子。
    第70章 吃亏
    帝都腊月的天说冷就冷,午后天气转阴,未时正的时候,天上飘起了小雪。
    韩澄邈收了伞,踏进敬诚殿长廊,廊房里当值的殿前侍卫和他认识,见状连忙将他拉到一边:“你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侍卫朝殿内看了一眼,愈加压低了声音:“里头正罚跪呢,陛下方才发了火,你要是没急事赶着面圣,就先回去等会再来。”
    韩澄邈听言便知其中缘由,徐劭被打的事都闹到宣政殿了,虽然他的名字没有被点出来,但是该在陛下这儿担的责,韩澄邈没打算避。
    于是婉言谢过殿前侍卫的好意,通传过后进了殿门。
    皇帝在正殿里批阅奏折,御案前摔碎了一只茶盏,跪了几个人。
    云非还被扣在大理寺,除了一个不知所踪的楚珩——据说陛下甫一下朝回到敬诚殿,就把御前侍墨单独罚了——其他的,主犯、从犯、打掩护的帮凶,凡是和套麻袋打徐劭这件事有关的,现在全都在这了。
    韩澄邈走上前和他们几个跪在了一起,“臣恭请陛下圣安。”
    皇帝没应。
    宣政殿上已经论出了结果,这件事就只是萧高旻、云非、苏朗、叶书离、楚珩五个人一起做的,在这里也不会改口。
    韩澄邈请罪的话不能明说,但该跟他们几个一起受的罚还是免不了。
    不过皇帝到底心有偏颇,寒冬腊月,没依照宫规让他们出去廊外跪着,敬诚殿里烧了地龙,膝下金砖除了硬了点,半分都不凉,不会跪坏膝盖,也免得寒气入体伤身。
    ——皇帝对他们这些人一贯如此,只要不触及底线和原则,小错就睁只眼闭只眼,万一闹大了便高拿轻放,敷衍着罚一罚,做个样子给外面人看,顺便也告诫一二,让他们长个记性。
    但是能体会圣上用意是一回事,心里的气儿顺不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萧大世子上午正在书房里查阅宜崇的庶务案卷,一道宣召的圣旨就突然落到了头上。
    萧高旻同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