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开猫咖 第199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医生一起绘制微生物图集吗?”绣娘赶紧走了过来,“可别耽误了你的大事。”
    “妹妹出嫁也是大事,更莫说那微生物图集,也不是一夜就能画成的。哪里能耽误什么。”陈录笑道,“过一会儿我娘和妹妹也要来,婶婶有事尽管开口就是。”
    “真是麻烦你们了。”
    “不麻烦的。”陈录笑道,“就是不明白老爷和七爷今儿会不会来。上次听到消息,还是山西新织机的时候了。”
    “你忘啦,还有边境来的羊毛纺织技术。猫老爷……”绣娘笑叹道:“嗐。不管来不来,我们永远都记得猫老爷的恩情。”
    “可不是嘛。”陈录道,“现在有些小孩子已然不记得河坊街有间猫咖了,可我们这些见过仙人足迹的人,此生都不会忘记。”
    “只是……”他忍不住看了一眼门外,“还是想之着,若是能再见一面,就再好不过了。”
    ……
    傍晚吉时,迎亲的队伍热热闹闹的来了。
    新郎家中没什么亲人了,便是那梁祝书院的大儒出面操办的弟子的婚事。那梁祝书院的学子们组成了迎亲队,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过来。
    陈录与小徐县令打头,守在舟贩家门口,与人对诗。
    舟贩插不上话,就在一旁乐呵呵的发喜糖与喜钱。
    围观的小孩子们不懂,只要有喜钱,就开开心心的鼓掌叫好。
    孩子们喊得热烈,学子们就更是上了头,小徐县令以一打十,嘴皮子利索得谁都跟不上。
    打到最后梁祝书院的学子们恨不能让大儒亲自上场,那小徐县令才拱了拱手:“吉时到了,新郎官请吧。”
    那新郎官笑容满面地从小徐县令拱拱手:“多谢兄台放过之恩,我这便去了。”
    书生们笑闹着一拥而去,陈录也跟着往后面走,去把新娘子背出房门。
    等迎亲队走远了,舟贩才一擦眼泪,笑着喊:“大家伙的入座就餐吧!今日的餐食可是那河坊街的竹里花掌柜亲自掌厨,定然让大家吃好喝好。”
    “好!”
    来婚礼的宾客们都笑着送上红封,在里间院子里落了座。
    “哎,那上座的空位……”
    宾客们小声讨论了起来:“这周家怎么回事,闺女出嫁在上座留了两空位?”
    “没看钱塘县令都来了?许是留给马知府和卫所指挥使的。”
    “他们家认得马知府也就罢了,哪里还能认得卫所的指挥使。”
    “管人家留座做什么?有吃的都堵不上你们的嘴。”
    “可不是。那竹里花竹掌柜多久不亲自掌勺下厨了?今日能吃上他做的菜,你们还叨叨。吃菜吃菜。”
    众人埋头吃着饭喝着酒。
    觥筹交错间,那上座的空位隐隐有了人影。只是喝的半醉,已然不敢确定了。
    “这竹里花的手艺精进了不少。我喜欢这道西湖醋鱼。”
    “那就让他来家里再给你做一桌。”
    “不用啦。”那个白色鹤氅的年轻人笑道,“你都不吃的,做一桌也没什么意思。不过我可以去学,到时候用昆仑那边的鱼做给你吃。”
    那白发的年轻人就低着头笑了:“我学也可以。”
    同桌的人醉得迷糊了,见桌上多了两个人,他就举起酒杯,口齿不清地说:“人家大喜日子,你们俩也来得太晚了。罚,罚酒!”
    “对不住。路上耽搁了。”那白色鹤氅的年轻人笑得很是温和好看。
    “哎哟。嗝。”那人打了个酒嗝,“你们是亲属嘛,这么大日子也不提前动身。算了算了,喝酒,喝酒。”
    他们心中快乐,就喝得有些多,没多久就倒了一片。
    顾长安吃饱了,放下筷子,又找白七将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在座位上摆好了,才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小朋友们都安安生生的长大了,我也是个老家伙了。走吧,下一个地方你想去哪里?”
    “不多留一些日子?”白七问他。
    “不啦。”顾长安看着满院的热闹,笑着道,“人生总要离别。停留在此,就是最好的结果。”
    两人慢慢走着,走至门边,就如同来时那般悄然没了影。
    待到月上中天,酒席终于散场。
    酒肆的小二手脚麻利的帮忙收拾着碗筷。走到主桌上,却愣了一下。那小二左右看了看,在进口处见到舟贩了,就扯着嗓子喊:“周老爷,您这儿好像有宾客拉东西了!”
    “什么?我瞧瞧。”舟贩连忙走上前去。
    可走到主桌,他猛地止住脚。那两个位置,怎么会有人用过饭的痕迹!?
    “喏,就是这个。”那小二不明所以地点了点面前的木匣子。
    舟贩浑身一震,疾步上前。那木匣与他珍藏了十年了木匣一模一样,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只坠着金铃铛的虎头帽,并一对长命锁……
    “猫老爷……”
    舟贩拔腿就往外跑:“老爷,猫老爷——”
    巷口处空空荡荡,毫无任何人影。
    舟贩双眼通红,对着空荡的巷口深深一揖:“多谢老爷。”
    往后几十年,他们也总能听见猫老爷的传说。
    他与陛下一同兴办女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