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七十年代 第17节(3/4)
干什么呢,大好的日子说这些丧气话,秋阳你现在已经跟家里脱离了关系,以后有的是好日子过呢!行了,不说了,赶紧走吧,咱们去吃大包子去!”杨雪珍说。
“走,吃大包子去!”三个姑娘开开心心地手挽着手,一起走向通往县城的道路。
从水电站工地到县城,按照她们的脚程,大概得走差不多一个小时,三个姑娘一大早起来连口水都没喝就出发了,虽然还是说说笑笑的,但其实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完全是在大肉包子的吸引下才勉强继续向前走。
“到了到了,就在前边!”杨雪珍突然指着前边红砖墙的房子高兴地说,许秋阳和邓淑美也兴奋起来,加快了脚步,“快点快点,要不包子卖完了可怎么办啊!”
脚下的路变得宽阔平整起来,真的是到县城了,县城里的房子跟村里不一样,村里遍地土黄色的泥砖墙,人家县城的房子可是用红砖砌的,有一层两层,甚至还有三层的小楼房,看着就结实气派,那屋顶还没有瓦片,而是做成了大平顶,周围围着一圈栏杆,屋顶上架了竹竿晾衣服,还有些人家挂着一串串的腊肠腊肉,看着就是殷实的人家。
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变得多起来,有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年轻人,也有手挽菜篮子慢慢闲逛的中年妇女,路旁的屋子门前都挂着大招牌,什么“人民照相馆”啊、“解放裁缝铺”啊,还有“朝阳冰室”,真是让人目不暇给,可惜大部分都还没开门。
杨雪珍说:“以后等天热了,咱们也去冰室吃冰棒吧,听说还有一种雪球,圆圆的,装在杯子里上来,甜甜软软的特好吃。”
许秋阳对雪球不感兴趣:“你说的食堂在哪里呀?”
“就到了,前边拐个弯就是了。”说完三人拐过街口,果然就看见了“圳口县人民食堂”几个白底红字的大招牌,招牌下面是六开的大门,中间四扇门板被卸下了,只剩下两边的两扇,两边门上分别用红漆写这“节约粮食”、“浪费犯罪”几个大字。
里面人还挺多的,热气蒸腾,飘过来的香气让人直咽口水。
三个姑娘几乎是小跑过去的,食堂里人快坐满了,买饭的窗口前还有一长队的人在排队。
杨雪珍当机立断:“淑美你先去占位置,我和秋阳去买包子,对了,你们要豆浆还是要白粥?”
许秋阳看了一眼墙上的木牌,豆浆和白粥都是四分钱,但是看别人面前的,白粥是一大海碗,而豆浆才只有一小碗,感觉喝粥比较划得来,便说:“我要粥吧!”
邓淑美也决定要粥,杨雪珍不满地说:“傻瓜,豆浆里加了白糖,是甜的。”
许秋阳一下子就改变了主意:“那行,我也要豆浆。”她来到这儿以后,还没吃过一口甜的东西呢。
“那我……”邓淑美有点摇摆不定,杨雪珍摆摆手,“你赶紧去占位置,我也给你买豆浆。”
杨雪珍和许秋阳排到了队伍的最末尾,杨雪珍一直踮起脚尖往前边看,一看到有人买包子,就瞪大了眼睛去数那笼屉里的包子还有多少个,生怕轮到她们的时候就给卖完了。
许秋阳闲着无事去研究墙上挂着的木牌,这是食堂的菜单,看起来供应还挺丰富的,早饭有包子油条豆浆面条小馄饨,正餐有白米饭、馒头,炒白菜、煎豆腐、海米冬瓜、肉丝炒茄子,等等荤素菜肴都有。
旁边还写着价格,不是论个儿卖的,而是论两,许秋阳看见包子哪里的价格就写着:肉包子、二两、一毛四,二两票。
虽然她刚来到这个时代没多久,但依稀有点印象,好像这个时候买吃的用的都是要凭票的,这上面写的二两票,是不是就是说买二两肉包子要用□□票的意思?
许秋阳想问问杨雪珍,可转念一想,看她这么老神在在、胸有成竹的模样,怎么可能不知道买东西怎么买呢。
就这么一迟疑间,就已经轮到她们了,杨雪珍朝着窗口里面高兴地喊了一句:“师傅,我要四两肉包子,还要三杯豆浆。”
里面戴着白帽子,系着蓝布围裙的大师傅头也不抬:“票呢?”
杨雪珍一脸懵懂:“什么票?”
大师傅不高兴地瞟她一眼:“餐票啊,没买票排什么队,你看看我这里可是卖吃的,能收钱吗?还讲不讲卫生了?”
排在她们身后那人好心举起手里一张粉红色的票券给她们看:“你们要先到那边买了餐票,再来这儿领餐,这儿不直接收钱的。”
杨雪珍还有点不甘心:“师傅,我们排了好久的队了,您就通融一下,卖给我们吧!”
“不行不行,这是规定!”大师傅不耐烦地赶人,“快走,后边还等着呢!”
杨雪珍噘着嘴来到另一条长龙的末尾:“刚刚怎么就没发现这边还有一条队呢?”
许秋阳这回长了个心眼,挂着笑脸问前边的女人:“大姐,请问一下,在这儿买餐票需要用粮票吗?”
那女人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当然要啊,不用粮票所有人都上这儿来吃了!”
许秋阳算是心里有数了,悄悄地问杨雪珍:“你有粮票吗?”
杨雪珍眨了眨眼睛:“什么?要粮票?不是买米才要用粮票的吗?我有钱还
“走,吃大包子去!”三个姑娘开开心心地手挽着手,一起走向通往县城的道路。
从水电站工地到县城,按照她们的脚程,大概得走差不多一个小时,三个姑娘一大早起来连口水都没喝就出发了,虽然还是说说笑笑的,但其实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完全是在大肉包子的吸引下才勉强继续向前走。
“到了到了,就在前边!”杨雪珍突然指着前边红砖墙的房子高兴地说,许秋阳和邓淑美也兴奋起来,加快了脚步,“快点快点,要不包子卖完了可怎么办啊!”
脚下的路变得宽阔平整起来,真的是到县城了,县城里的房子跟村里不一样,村里遍地土黄色的泥砖墙,人家县城的房子可是用红砖砌的,有一层两层,甚至还有三层的小楼房,看着就结实气派,那屋顶还没有瓦片,而是做成了大平顶,周围围着一圈栏杆,屋顶上架了竹竿晾衣服,还有些人家挂着一串串的腊肠腊肉,看着就是殷实的人家。
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变得多起来,有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年轻人,也有手挽菜篮子慢慢闲逛的中年妇女,路旁的屋子门前都挂着大招牌,什么“人民照相馆”啊、“解放裁缝铺”啊,还有“朝阳冰室”,真是让人目不暇给,可惜大部分都还没开门。
杨雪珍说:“以后等天热了,咱们也去冰室吃冰棒吧,听说还有一种雪球,圆圆的,装在杯子里上来,甜甜软软的特好吃。”
许秋阳对雪球不感兴趣:“你说的食堂在哪里呀?”
“就到了,前边拐个弯就是了。”说完三人拐过街口,果然就看见了“圳口县人民食堂”几个白底红字的大招牌,招牌下面是六开的大门,中间四扇门板被卸下了,只剩下两边的两扇,两边门上分别用红漆写这“节约粮食”、“浪费犯罪”几个大字。
里面人还挺多的,热气蒸腾,飘过来的香气让人直咽口水。
三个姑娘几乎是小跑过去的,食堂里人快坐满了,买饭的窗口前还有一长队的人在排队。
杨雪珍当机立断:“淑美你先去占位置,我和秋阳去买包子,对了,你们要豆浆还是要白粥?”
许秋阳看了一眼墙上的木牌,豆浆和白粥都是四分钱,但是看别人面前的,白粥是一大海碗,而豆浆才只有一小碗,感觉喝粥比较划得来,便说:“我要粥吧!”
邓淑美也决定要粥,杨雪珍不满地说:“傻瓜,豆浆里加了白糖,是甜的。”
许秋阳一下子就改变了主意:“那行,我也要豆浆。”她来到这儿以后,还没吃过一口甜的东西呢。
“那我……”邓淑美有点摇摆不定,杨雪珍摆摆手,“你赶紧去占位置,我也给你买豆浆。”
杨雪珍和许秋阳排到了队伍的最末尾,杨雪珍一直踮起脚尖往前边看,一看到有人买包子,就瞪大了眼睛去数那笼屉里的包子还有多少个,生怕轮到她们的时候就给卖完了。
许秋阳闲着无事去研究墙上挂着的木牌,这是食堂的菜单,看起来供应还挺丰富的,早饭有包子油条豆浆面条小馄饨,正餐有白米饭、馒头,炒白菜、煎豆腐、海米冬瓜、肉丝炒茄子,等等荤素菜肴都有。
旁边还写着价格,不是论个儿卖的,而是论两,许秋阳看见包子哪里的价格就写着:肉包子、二两、一毛四,二两票。
虽然她刚来到这个时代没多久,但依稀有点印象,好像这个时候买吃的用的都是要凭票的,这上面写的二两票,是不是就是说买二两肉包子要用□□票的意思?
许秋阳想问问杨雪珍,可转念一想,看她这么老神在在、胸有成竹的模样,怎么可能不知道买东西怎么买呢。
就这么一迟疑间,就已经轮到她们了,杨雪珍朝着窗口里面高兴地喊了一句:“师傅,我要四两肉包子,还要三杯豆浆。”
里面戴着白帽子,系着蓝布围裙的大师傅头也不抬:“票呢?”
杨雪珍一脸懵懂:“什么票?”
大师傅不高兴地瞟她一眼:“餐票啊,没买票排什么队,你看看我这里可是卖吃的,能收钱吗?还讲不讲卫生了?”
排在她们身后那人好心举起手里一张粉红色的票券给她们看:“你们要先到那边买了餐票,再来这儿领餐,这儿不直接收钱的。”
杨雪珍还有点不甘心:“师傅,我们排了好久的队了,您就通融一下,卖给我们吧!”
“不行不行,这是规定!”大师傅不耐烦地赶人,“快走,后边还等着呢!”
杨雪珍噘着嘴来到另一条长龙的末尾:“刚刚怎么就没发现这边还有一条队呢?”
许秋阳这回长了个心眼,挂着笑脸问前边的女人:“大姐,请问一下,在这儿买餐票需要用粮票吗?”
那女人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当然要啊,不用粮票所有人都上这儿来吃了!”
许秋阳算是心里有数了,悄悄地问杨雪珍:“你有粮票吗?”
杨雪珍眨了眨眼睛:“什么?要粮票?不是买米才要用粮票的吗?我有钱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