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夫父有责 第59节(1/4)
“大哥即将远行,我这个做弟弟的怎么能不来送一送。”叶清岚微笑着对郭母道,郭母虽是斥责了他,但语气却一点都不严厉,只有满满的关心,他自是听得出来的。
另一边季春山叫了郭父郭母,又把叶清岚交给了郭母后,便又从马车上取下来一个包袱,然后走到了郭伦面前,对他道:“郭大哥,岭南遥远陌生,这包袱了是我给你准备的一些可能用的着的东西。在我家住着养伤的胡大夫你是认得的,胡大夫早年曾在岭南游历过,对那边有些了解,我便问了他不少。”
“岭南地处偏远,气候湿热,多毒物瘴气,且民风多野蛮彪悍,不受教化,郭大哥此去一定要万事小心谨慎。这包袱里便是我依着胡大夫的方子配的避瘴疠虫蚁、祛湿邪热毒的药物,方子也在里头,若用完了大哥可以再自行配置。此外胡大夫还同我说了不少从咱们这一直到岭南的沿途情况,以及岭南当地的风俗习惯等信息,我都已记录成册,大哥可看一看,多少能更便利些,最后就是这个东西……”
季春山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块似石非玉掌心大小,其上有神秘血色纹路的椭圆形物体,接着道:“胡大夫知道大哥就任的是岭南安吉县知县,恰巧他就曾去过安吉县,还救治了当时安吉县隋氏大族族长之妻,此物便是隋氏族长所赠,且承诺胡大夫,凭此物,但有所需无所不从。胡大夫虽得了此物,但未曾用过,且他以后多半也不会再去岭南,此物留之无用,便让我转赠于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助益。”
季春山说完,郭伦接过了他手中的信物,握在手中摩挲了一下,便微微躬身颔首,郑重对季春山道:“多谢你,也请你代我向胡大夫道谢。”
郭父和郭母也都十分感激地纷纷向季春山道谢,但却没让季春山代谢胡大夫,而是要准备日后亲自去对胡大夫表示感谢的。
他们虽未曾去过岭南,却也从书本中知晓岭南这处的情况,且与季春山所说一般无二,自是对郭伦十分的担心。但吏部任职文书以下,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是尽全力为郭伦筹备所需之物。只是他们对岭南的了解大多都是从书本之中所得,终是有所不足,哪里比得上胡大夫这般亲身走过一回的人了解的详细真切。
那些药物不说,他们也是备了的,但肯定是不及亲自去过还治疗过病患的胡大夫配的药对症,还有那本册子里记录的信息,是他们从书里都找不到的最实用的经验指教,必是能让郭伦少走不少弯路,也能少些不必要的麻烦,却是再周全稳妥不过的了。
该说得都说了,改送得也都送了,眼看天色已是不早,郭伦再次同众人道别后,终是坐上了马车,渐去渐远了。郭母早已泪流满面,连一向肃穆刻板的郭父也是有些眼眶发红的样子。也红了眼圈的叶清岚和泪流满面的郭母相依着,知道此时什么安慰的话都是无用的,便也沉默着拿出帕子给她擦眼泪。
感觉到脸上的异样,郭母终于从对儿子的不舍和担忧中回神,她扭头看向叶清岚,忙自己擦了擦脸上的泪,道:“好孩子,别陪我站着了,快回车上去坐着,小心别累着了。”
“没事的伯母,只这一会儿,累不着什么的。”叶清岚笑道,他每日清晨傍晚都会在园子里散会步,却是比站着的这会要久多了,都不会觉得累,这一会儿自也是没事的。
郭伦的马车已经都看不见什么影儿了,送行的人纵使再不舍也是该回去了,只是等众人刚要上马车回去的时候,县城南门里却有一蓝衣少年策马疾驰而出。
在经过郭家和季春山他们时,马上少年似认出了他们,本已越过了众人的他却是猛地勒停骏马,牵扯着缰绳调转马头又回了来。
少年驱马至众人前,而后翻身下马,面色急切地对郭父郭母问道:“伯父伯母,师兄他已经走了吗?”
虽只见过一面,但叶清岚和季春山都认出,眼前的少年便是去年郭父寿辰之时,那个在郭家门口同郭伦一起迎客的郭伦老师的儿子白思齐。
“小齐你怎么会……”见到白思齐出现,郭母自是比刚刚叶清岚他们来时更为意外。
见郭母没回答他,白思齐急的不行,甚至不顾礼貌的打断了郭母的话,追问道:“伯母,师兄他到底走了多久了?从哪条路走的,陆路还是水路?”
郭母却面色复杂,她看着渐渐露出祈求之色的白思齐,犹疑半响,才道:“小齐,伯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知道你的心意,可是你师兄他……他和你真的不合适,你还是回家去吧,别再执着了。”
“伯母!”白思齐却是扑通一声,跪在了郭母面前,哀求道:“伯母,求您了,告诉我吧,求您……”
“诶你这孩子,快起来,快起来。”郭母不想白思齐竟这样执拗,忙要扶他起来,可白思齐却跪得沉,却怎么都拉不起来,且白思齐的样子也让她很是不忍心,最后只得道:“罢了罢了,伦儿他走了不过半盏茶的时间,是往礼县去的,他要从礼县码头坐船南下至江州,再从江州乘马车至岭南。”
郭母突然妥协了,白思齐不由怔愣了一下,但下一秒便立时起了身,连声道谢,“……谢谢,谢谢伯母。”说完他便又翻身上马,然后猛甩马鞭,寻着郭伦离开的路
另一边季春山叫了郭父郭母,又把叶清岚交给了郭母后,便又从马车上取下来一个包袱,然后走到了郭伦面前,对他道:“郭大哥,岭南遥远陌生,这包袱了是我给你准备的一些可能用的着的东西。在我家住着养伤的胡大夫你是认得的,胡大夫早年曾在岭南游历过,对那边有些了解,我便问了他不少。”
“岭南地处偏远,气候湿热,多毒物瘴气,且民风多野蛮彪悍,不受教化,郭大哥此去一定要万事小心谨慎。这包袱里便是我依着胡大夫的方子配的避瘴疠虫蚁、祛湿邪热毒的药物,方子也在里头,若用完了大哥可以再自行配置。此外胡大夫还同我说了不少从咱们这一直到岭南的沿途情况,以及岭南当地的风俗习惯等信息,我都已记录成册,大哥可看一看,多少能更便利些,最后就是这个东西……”
季春山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块似石非玉掌心大小,其上有神秘血色纹路的椭圆形物体,接着道:“胡大夫知道大哥就任的是岭南安吉县知县,恰巧他就曾去过安吉县,还救治了当时安吉县隋氏大族族长之妻,此物便是隋氏族长所赠,且承诺胡大夫,凭此物,但有所需无所不从。胡大夫虽得了此物,但未曾用过,且他以后多半也不会再去岭南,此物留之无用,便让我转赠于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助益。”
季春山说完,郭伦接过了他手中的信物,握在手中摩挲了一下,便微微躬身颔首,郑重对季春山道:“多谢你,也请你代我向胡大夫道谢。”
郭父和郭母也都十分感激地纷纷向季春山道谢,但却没让季春山代谢胡大夫,而是要准备日后亲自去对胡大夫表示感谢的。
他们虽未曾去过岭南,却也从书本中知晓岭南这处的情况,且与季春山所说一般无二,自是对郭伦十分的担心。但吏部任职文书以下,他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是尽全力为郭伦筹备所需之物。只是他们对岭南的了解大多都是从书本之中所得,终是有所不足,哪里比得上胡大夫这般亲身走过一回的人了解的详细真切。
那些药物不说,他们也是备了的,但肯定是不及亲自去过还治疗过病患的胡大夫配的药对症,还有那本册子里记录的信息,是他们从书里都找不到的最实用的经验指教,必是能让郭伦少走不少弯路,也能少些不必要的麻烦,却是再周全稳妥不过的了。
该说得都说了,改送得也都送了,眼看天色已是不早,郭伦再次同众人道别后,终是坐上了马车,渐去渐远了。郭母早已泪流满面,连一向肃穆刻板的郭父也是有些眼眶发红的样子。也红了眼圈的叶清岚和泪流满面的郭母相依着,知道此时什么安慰的话都是无用的,便也沉默着拿出帕子给她擦眼泪。
感觉到脸上的异样,郭母终于从对儿子的不舍和担忧中回神,她扭头看向叶清岚,忙自己擦了擦脸上的泪,道:“好孩子,别陪我站着了,快回车上去坐着,小心别累着了。”
“没事的伯母,只这一会儿,累不着什么的。”叶清岚笑道,他每日清晨傍晚都会在园子里散会步,却是比站着的这会要久多了,都不会觉得累,这一会儿自也是没事的。
郭伦的马车已经都看不见什么影儿了,送行的人纵使再不舍也是该回去了,只是等众人刚要上马车回去的时候,县城南门里却有一蓝衣少年策马疾驰而出。
在经过郭家和季春山他们时,马上少年似认出了他们,本已越过了众人的他却是猛地勒停骏马,牵扯着缰绳调转马头又回了来。
少年驱马至众人前,而后翻身下马,面色急切地对郭父郭母问道:“伯父伯母,师兄他已经走了吗?”
虽只见过一面,但叶清岚和季春山都认出,眼前的少年便是去年郭父寿辰之时,那个在郭家门口同郭伦一起迎客的郭伦老师的儿子白思齐。
“小齐你怎么会……”见到白思齐出现,郭母自是比刚刚叶清岚他们来时更为意外。
见郭母没回答他,白思齐急的不行,甚至不顾礼貌的打断了郭母的话,追问道:“伯母,师兄他到底走了多久了?从哪条路走的,陆路还是水路?”
郭母却面色复杂,她看着渐渐露出祈求之色的白思齐,犹疑半响,才道:“小齐,伯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知道你的心意,可是你师兄他……他和你真的不合适,你还是回家去吧,别再执着了。”
“伯母!”白思齐却是扑通一声,跪在了郭母面前,哀求道:“伯母,求您了,告诉我吧,求您……”
“诶你这孩子,快起来,快起来。”郭母不想白思齐竟这样执拗,忙要扶他起来,可白思齐却跪得沉,却怎么都拉不起来,且白思齐的样子也让她很是不忍心,最后只得道:“罢了罢了,伦儿他走了不过半盏茶的时间,是往礼县去的,他要从礼县码头坐船南下至江州,再从江州乘马车至岭南。”
郭母突然妥协了,白思齐不由怔愣了一下,但下一秒便立时起了身,连声道谢,“……谢谢,谢谢伯母。”说完他便又翻身上马,然后猛甩马鞭,寻着郭伦离开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