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 第11节(3/4)
宋援朝心里略有些得意,这个特制的桌子就是宋援朝为了做衣架弄出来的,其实在后世的时候这玩意不稀奇,早就有人发明了,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折不扣的首创。
当年,宋援朝曾见人用过这种玩意,好奇之余上手学了学,所以他懂得这设备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宋援朝的手速还不算快,要知道经常用这设备做衣架的熟练工最快的时候五六秒钟就能完成一个,也就是一分钟十个左右。
最关键是用这种设备来做衣架不需要什么技术,做出来的衣架大小一致,形象美观,远比普通人拿着老虎钳慢慢弄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大家都来试试,大琪,你先来。”宋援朝起身,见众人还没回过神当即笑着招呼。
李大琪走到宋援朝刚坐的位置坐下,然后在宋援朝的指点下开始摆弄了起来。虽然他第一次上手不熟,可这设备的原理非常简单,李大琪很快就搞明白了步骤,几分钟后一个同样完美的衣架在他手上诞生。
“我来试试,让我也试试。”张斌这时候早就回过神了,看着李大琪弄出的衣架心里发热,迫不及待地也要上手。
宋援朝笑着答应,反正这活他们几个人人人都要学会,今天正好让大家逐一上手。
半小时后,李大琪、张斌、王建军、顾杰都上手学会了怎么做衣架,所有人手里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架比较着,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援朝,你觉得这衣架卖多少钱合适?”李大琪虽然高兴,但也没忘记这东西再好做出了是要卖出去的。
“现在商店里的木制衣架一个五毛,竹制的是四毛五,我们这是铁衣架,结实不说而且颜色鲜艳,你们觉得卖三毛五怎么样?”宋援朝询问道,对于价格问题他早就计算过了,不过还是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三毛五?”众人对视一眼,点头道:“这个价格应该没问题,再说了我们的衣架漂亮又结实,肯定能卖出去。”
“行,价格就这么先定了,这几天大家辛苦一下,第一次先把东西一次性全做完再卖。”
“好嘞!”
“没问题!”
“听你的援朝……”
众人斗志昂扬,兴奋的摩拳擦掌。
当天,大家就在防空洞里忙碌起来,为了增加效率宋援朝对所有人做了分工,其中两人做铁丝穿套管的活,一人专门按照一米一根的尺寸进行截断,还有一人进行完成制作衣架的操作工作。最后剩余的一个人把做完的衣架检查一下是否有质量问题,然后再用酒精灯把衣架铁丝和套管的口子烤下封口,然后按照每二十个一捆扎好后放进一旁的大麻袋里。
大家做一小时休息大概十分钟,随后各自的岗位进行轮换,以避免单一劳作过度疲劳。
这一天,所有人包括宋援朝在内干的兴致勃勃,甚至因为人在防空洞里不知道外面的天色居然连时间都忘了。
等兴奋渐渐褪去,饥饿和疲劳来袭后,宋援朝他们才发现他们居然忙活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这时候,外面的天早就黑了,所有人饥肠辘辘,人累的不行。
现在回家是不可能的,这半夜在外面被巡逻的联防逮着可不是小事,商量后让李大琪和顾杰两人回去给他们宋援朝他们三个弄点吃的喝的来,至于睡觉倒容易,拿麻袋布在地上一铺,盖上大衣直接就睡在防空洞里,这防空洞冬暖夏凉,现在里面的温度可比家里暖和不少。
趁着李大琪和顾杰回家给他们拿吃的间隙,宋援朝带着张斌、王建军清点了下今天的成果。
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这第一天他们几人就做了618个衣架,其中600个衣架装了满满六个大麻袋,还有18个零头摆在一旁。
按照套管的数量,宋援朝共有90卷套管,每卷套管是100米,理论上一卷套管加铁丝可以做100个衣架,也就是说总共能出9000个衣架。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实际上还要算去损耗,所以按照宋援朝的估计最终大约能做出8950个左右。
按照投入,总成本是160元的套管再加230元的铁丝费用,这些合起来是390元,几乎是宋援朝目前的全部资产了。
如果能全部卖出去的话,这利润空间着实不小,以三毛五一个销售,8950个衣架就是3132.5元,其利润几乎接近十倍之巨。
宋援朝从江东亮手中买套管几乎是捡了个白菜价,可就算用八元一卷的成本价购入,对于宋援朝来说同样也是赚钱的,平摊到每个衣架上加铁丝也不过是一毛钱的成本,其利润依旧能够达到百分之三百五十。
至于销路,宋援朝并不愁,要知道1978年沪海全市人口就超过1100万,这还不包括6万多的外来人口,沪海被称为全中国最大的城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衣架这东西虽然不起眼,但在沪海所有居民家都要使用,那个居民家里没有几个甚至十几个衣架的?
铁丝衣架外面不是没有,但那是极少数人自己做的,做出了的铁丝衣架都是“赤膊衣架”没有外面套管,铁丝这东西又容易生绣,沾着水生锈后会染在衣服上,而宋援朝他们的衣架却不同,外面套这色
当年,宋援朝曾见人用过这种玩意,好奇之余上手学了学,所以他懂得这设备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宋援朝的手速还不算快,要知道经常用这设备做衣架的熟练工最快的时候五六秒钟就能完成一个,也就是一分钟十个左右。
最关键是用这种设备来做衣架不需要什么技术,做出来的衣架大小一致,形象美观,远比普通人拿着老虎钳慢慢弄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大家都来试试,大琪,你先来。”宋援朝起身,见众人还没回过神当即笑着招呼。
李大琪走到宋援朝刚坐的位置坐下,然后在宋援朝的指点下开始摆弄了起来。虽然他第一次上手不熟,可这设备的原理非常简单,李大琪很快就搞明白了步骤,几分钟后一个同样完美的衣架在他手上诞生。
“我来试试,让我也试试。”张斌这时候早就回过神了,看着李大琪弄出的衣架心里发热,迫不及待地也要上手。
宋援朝笑着答应,反正这活他们几个人人人都要学会,今天正好让大家逐一上手。
半小时后,李大琪、张斌、王建军、顾杰都上手学会了怎么做衣架,所有人手里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架比较着,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援朝,你觉得这衣架卖多少钱合适?”李大琪虽然高兴,但也没忘记这东西再好做出了是要卖出去的。
“现在商店里的木制衣架一个五毛,竹制的是四毛五,我们这是铁衣架,结实不说而且颜色鲜艳,你们觉得卖三毛五怎么样?”宋援朝询问道,对于价格问题他早就计算过了,不过还是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三毛五?”众人对视一眼,点头道:“这个价格应该没问题,再说了我们的衣架漂亮又结实,肯定能卖出去。”
“行,价格就这么先定了,这几天大家辛苦一下,第一次先把东西一次性全做完再卖。”
“好嘞!”
“没问题!”
“听你的援朝……”
众人斗志昂扬,兴奋的摩拳擦掌。
当天,大家就在防空洞里忙碌起来,为了增加效率宋援朝对所有人做了分工,其中两人做铁丝穿套管的活,一人专门按照一米一根的尺寸进行截断,还有一人进行完成制作衣架的操作工作。最后剩余的一个人把做完的衣架检查一下是否有质量问题,然后再用酒精灯把衣架铁丝和套管的口子烤下封口,然后按照每二十个一捆扎好后放进一旁的大麻袋里。
大家做一小时休息大概十分钟,随后各自的岗位进行轮换,以避免单一劳作过度疲劳。
这一天,所有人包括宋援朝在内干的兴致勃勃,甚至因为人在防空洞里不知道外面的天色居然连时间都忘了。
等兴奋渐渐褪去,饥饿和疲劳来袭后,宋援朝他们才发现他们居然忙活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这时候,外面的天早就黑了,所有人饥肠辘辘,人累的不行。
现在回家是不可能的,这半夜在外面被巡逻的联防逮着可不是小事,商量后让李大琪和顾杰两人回去给他们宋援朝他们三个弄点吃的喝的来,至于睡觉倒容易,拿麻袋布在地上一铺,盖上大衣直接就睡在防空洞里,这防空洞冬暖夏凉,现在里面的温度可比家里暖和不少。
趁着李大琪和顾杰回家给他们拿吃的间隙,宋援朝带着张斌、王建军清点了下今天的成果。
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这第一天他们几人就做了618个衣架,其中600个衣架装了满满六个大麻袋,还有18个零头摆在一旁。
按照套管的数量,宋援朝共有90卷套管,每卷套管是100米,理论上一卷套管加铁丝可以做100个衣架,也就是说总共能出9000个衣架。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实际上还要算去损耗,所以按照宋援朝的估计最终大约能做出8950个左右。
按照投入,总成本是160元的套管再加230元的铁丝费用,这些合起来是390元,几乎是宋援朝目前的全部资产了。
如果能全部卖出去的话,这利润空间着实不小,以三毛五一个销售,8950个衣架就是3132.5元,其利润几乎接近十倍之巨。
宋援朝从江东亮手中买套管几乎是捡了个白菜价,可就算用八元一卷的成本价购入,对于宋援朝来说同样也是赚钱的,平摊到每个衣架上加铁丝也不过是一毛钱的成本,其利润依旧能够达到百分之三百五十。
至于销路,宋援朝并不愁,要知道1978年沪海全市人口就超过1100万,这还不包括6万多的外来人口,沪海被称为全中国最大的城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衣架这东西虽然不起眼,但在沪海所有居民家都要使用,那个居民家里没有几个甚至十几个衣架的?
铁丝衣架外面不是没有,但那是极少数人自己做的,做出了的铁丝衣架都是“赤膊衣架”没有外面套管,铁丝这东西又容易生绣,沾着水生锈后会染在衣服上,而宋援朝他们的衣架却不同,外面套这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