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 第128节(2/5)
不清楚呢?这的确是困扰他的另一个问题,宋援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点了出来。
“那么第三呢?”既然说到这,林宇航索性询问宋援朝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反正都是麻烦,一次性说个彻底。
递了支烟给林宇航,宋援朝自己点上,抽了口道:“第三点很简单,就是产品问题。八厂是中药厂,中药厂生产的都是些什么产品?无非就是药剂之类,这些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基本都在医院和药房,但随着西药的使用范围逐步增加,人们对西药的接受程度更高,中药产品的销路自然不如从前。”
“二哥,我问您个问题,您多久没喝过中药了?”当这句话从宋援朝口中问出时,林宇航苦笑着摇了摇头。
就算自己在春城军区医院养伤的时用的也全部都是西药,中药根本就没用过。在他的记忆中关于中药恐怕也就是咳嗽药水了,除去这个外他还真想不起自己这些年喝过什么中药。
“西药的见效快,使用便利,再加上从医疗角度来看,西药在许多病上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医护人员的培养中,西医也远比中医占很大便宜,一个西医从读书到毕业再到独立看诊,长则最多五六年,短的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如果是赤脚医生的话那么这个要求就更低了,在培训班里培训一段时间出来就是医生了。”
“但中医呢?中医可不一样。我们通常想到中医第一印象是什么?年纪大?头发白?甚至留着一大把胡子的老医生?是不是?”
“这话没错,老中医老中医,中医不就都是这样子么?”一旁林燕插话道。
“没错!”宋援朝点头:“中医在人们的固定思维里都是老的好,老的中医才可靠。在实际中同样也是如此,没有多年的经验中医的培养远比西医更难,一个好的中医要成长起来所需要的时间是西医的数倍甚至更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西进中退,从而导致中药在使用和需求上远不如西药。”
第262章 困难
林宇航默默抽着烟,思索着宋援朝说的这些关于中西药和中西医的现状问题,这倒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而今天宋援朝点醒了他。
“援朝,可是八厂是中药厂啊,如果改变生产药品的类别恐怕很难。无论是设备还是工艺,包括厂子里的技术都根本不可能进行短时间的转变。”虽然宋援朝说的有道理,可林宇航也想到了这点,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这话是没错,虽然都是药厂,可中药厂和西药厂是不同的。中药理论和西药就不一样。何况两者的生产流程、工艺和设备完全是两码事,再加上你们也没这个技术,要转变不是说转就能转。”宋援朝这么说,说到这停顿了下,看看林宇航道:“其实中药虽然现在没落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市场的,比如说中药的养生保健功能,慢性疾病功效甚至从价格等各方面来看是强于西药,在一些特定的需求下中药的市场并没有完全被西药所取代。”
“你看看一厂二厂这些中药厂,他们同样也有八厂类似的情况和包袱,可他们现在的整体情况却比你们八厂好多了,而且他们的产品销路受到的影响也不大,效益也不错嘛。”
“这怎么能比?”林宇航顿时摇头:“别说一厂二厂,就连三厂四厂我们也比不了。他们这些厂可是有秘方的,这些秘方都传了上百年了,而且他们的牌子响亮,老百姓也认可,自然销路好。但我们八厂又有什么?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药厂,要秘方没秘方,要老牌子没老牌子,以前计划产销的时候再怎么还是能卖得出去,可现在……”
想到仓库里价值百万堆积如山的库存,林宇航就忍不住摇头叹息,如果八厂和一厂二厂一样拥有百年的秘方和品牌,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是事实,可就算事实也不是决对的因素,那些老品牌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名牌的,至于秘方也是一点点研制出来的,你们既然是中药厂就肯定有自己的技术团队,难道这些年就没在这方面琢磨过?”
“有是有,可却没什么成绩。”对于这点林宇航上任后也去了解过,但八厂所谓的技术人员根本就是混日子的,每天上班不是喝茶就是看报纸。至于在技术方面的突破自六十年代后就彻底停止了,直到现在依旧用的是那些老方子老产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十几年来都是在吃老本。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八厂根本就拿不出什么拳头产品,生产无非也就是一些老三样的中成药、药膏、药剂之类的玩意。
这些产品治治小病还行,许多药效也不显著,许多产品甚至可以归类成既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充其量调理调理的程度。
面对西药的冲击和握有王牌产品的一厂二厂,八厂的日子自然是难过的很,产品打不开销路也是正常的。
“援朝,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但如何解决林宇航却是毫无头绪,他用迫切的目光看着宋援朝,希望能从他嘴中听到实质性的东西。
“很难!”宋援朝没有和林宇航打马虎眼,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见林宇航露出不悦之色,宋援朝笑道:“二哥,我们是自己人,自己人就不说含糊话,既然您问我,我也实
“那么第三呢?”既然说到这,林宇航索性询问宋援朝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反正都是麻烦,一次性说个彻底。
递了支烟给林宇航,宋援朝自己点上,抽了口道:“第三点很简单,就是产品问题。八厂是中药厂,中药厂生产的都是些什么产品?无非就是药剂之类,这些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基本都在医院和药房,但随着西药的使用范围逐步增加,人们对西药的接受程度更高,中药产品的销路自然不如从前。”
“二哥,我问您个问题,您多久没喝过中药了?”当这句话从宋援朝口中问出时,林宇航苦笑着摇了摇头。
就算自己在春城军区医院养伤的时用的也全部都是西药,中药根本就没用过。在他的记忆中关于中药恐怕也就是咳嗽药水了,除去这个外他还真想不起自己这些年喝过什么中药。
“西药的见效快,使用便利,再加上从医疗角度来看,西药在许多病上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医护人员的培养中,西医也远比中医占很大便宜,一个西医从读书到毕业再到独立看诊,长则最多五六年,短的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如果是赤脚医生的话那么这个要求就更低了,在培训班里培训一段时间出来就是医生了。”
“但中医呢?中医可不一样。我们通常想到中医第一印象是什么?年纪大?头发白?甚至留着一大把胡子的老医生?是不是?”
“这话没错,老中医老中医,中医不就都是这样子么?”一旁林燕插话道。
“没错!”宋援朝点头:“中医在人们的固定思维里都是老的好,老的中医才可靠。在实际中同样也是如此,没有多年的经验中医的培养远比西医更难,一个好的中医要成长起来所需要的时间是西医的数倍甚至更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西进中退,从而导致中药在使用和需求上远不如西药。”
第262章 困难
林宇航默默抽着烟,思索着宋援朝说的这些关于中西药和中西医的现状问题,这倒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而今天宋援朝点醒了他。
“援朝,可是八厂是中药厂啊,如果改变生产药品的类别恐怕很难。无论是设备还是工艺,包括厂子里的技术都根本不可能进行短时间的转变。”虽然宋援朝说的有道理,可林宇航也想到了这点,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这话是没错,虽然都是药厂,可中药厂和西药厂是不同的。中药理论和西药就不一样。何况两者的生产流程、工艺和设备完全是两码事,再加上你们也没这个技术,要转变不是说转就能转。”宋援朝这么说,说到这停顿了下,看看林宇航道:“其实中药虽然现在没落了,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市场的,比如说中药的养生保健功能,慢性疾病功效甚至从价格等各方面来看是强于西药,在一些特定的需求下中药的市场并没有完全被西药所取代。”
“你看看一厂二厂这些中药厂,他们同样也有八厂类似的情况和包袱,可他们现在的整体情况却比你们八厂好多了,而且他们的产品销路受到的影响也不大,效益也不错嘛。”
“这怎么能比?”林宇航顿时摇头:“别说一厂二厂,就连三厂四厂我们也比不了。他们这些厂可是有秘方的,这些秘方都传了上百年了,而且他们的牌子响亮,老百姓也认可,自然销路好。但我们八厂又有什么?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药厂,要秘方没秘方,要老牌子没老牌子,以前计划产销的时候再怎么还是能卖得出去,可现在……”
想到仓库里价值百万堆积如山的库存,林宇航就忍不住摇头叹息,如果八厂和一厂二厂一样拥有百年的秘方和品牌,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是事实,可就算事实也不是决对的因素,那些老品牌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名牌的,至于秘方也是一点点研制出来的,你们既然是中药厂就肯定有自己的技术团队,难道这些年就没在这方面琢磨过?”
“有是有,可却没什么成绩。”对于这点林宇航上任后也去了解过,但八厂所谓的技术人员根本就是混日子的,每天上班不是喝茶就是看报纸。至于在技术方面的突破自六十年代后就彻底停止了,直到现在依旧用的是那些老方子老产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十几年来都是在吃老本。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八厂根本就拿不出什么拳头产品,生产无非也就是一些老三样的中成药、药膏、药剂之类的玩意。
这些产品治治小病还行,许多药效也不显著,许多产品甚至可以归类成既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充其量调理调理的程度。
面对西药的冲击和握有王牌产品的一厂二厂,八厂的日子自然是难过的很,产品打不开销路也是正常的。
“援朝,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但如何解决林宇航却是毫无头绪,他用迫切的目光看着宋援朝,希望能从他嘴中听到实质性的东西。
“很难!”宋援朝没有和林宇航打马虎眼,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见林宇航露出不悦之色,宋援朝笑道:“二哥,我们是自己人,自己人就不说含糊话,既然您问我,我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