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 第291节(3/3)
旅途是漫长的,他们得先坐车经长安到更西北的一个小站,到了那边后还得换车去一个偏僻的县城。
等到了县城还要继续走,大约需要大半天的路才能抵达目的地。
当年宋援朝回城,这路走了十天十夜,如今条件比当年不同于日,不过也只是一路上舒适些罢了,路程却短不了多少。
火车过去就要大半的时间,等到了站当天去县城的车早就没了,最早的也要第二天上午了。
暂时住了下来,第二天凌晨他们早早退了房赶往长途汽车站,搭乘长途车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抵达他们要去的县城。
这是一个西北的小县城,这样的县城也只有在地图上能够找到,除了当地人外,其他省份的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但当从长途汽车下来,双脚落地站在这片土地的时候,四人心中都是无比感慨。
“援朝,还记得那边么?”秦正国左右张望着,突然伸手朝着一个方向指去,宋援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眼就看见了一家国营饭店。
宋援朝顿时就笑了,他怎么会不记得这个地方?当年他和秦正国还来这里要过饭呢。
那时候分下来的口粮根本不够吃,尤其是到年底每个人都饿得慌。为了生活下去,宋援朝和秦正国两人结伴出来要饭,林燕和应彩霞留在队里,想办法去附近的山上挖点野菜什么的,再加上王家屯的老王叔帮忙,这才勉强熬过去。
这家国营饭店就是他们来要过饭的地方,宋援朝至今还记得饭店那位个子高高满脸胡茬的厨师俞师傅。
俞师傅做的一手好面食,是这家饭店的老职工。西北在后世被称为“碳水大省”,从这个名词来看就能看出西北人最爱的就是面食。
当年宋援朝和秦正国要饭要到这边,差一点被人赶出去,反而是那位看起来一脸凶相的俞师傅人非常好,见宋援朝和秦正国两人饿的连路都走不动了,悄悄把他们带到后面,先弄了两碗面汤先给他们喝了,等缓过来后又塞给了他们几个野菜团子和一小袋杂粮面。
要知道那时候粮食是非常宝贵的,哪怕俞师傅是厨子许多时候也是吃不饱的。给他们的粮食都是俞师傅自己的口粮,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想到往事,宋援朝不由得心中感慨,正好他们刚到今天的晚饭还没地方着落呢,当即就提议先去那边吃点东西,随后再找招待所安顿。
国营饭店看起来还是老样子,门脸什么的都没变,进了门才发现里面和当年有些不同,重新刷过大白的墙上少了些那些年代的标语,又多了些新时代的气息。
这家饭店生意并不算好,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小县城,整个县城一来没多少人,二来当地人哪有三天两头下饭馆的?大家都是自己在家做饭。
除了有些单位招待又或者外来出差的人会进饭店门外,本地人一年到头来个一趟就不错了,所以整个县城国营饭店就三家,这是其中一家。
宋援朝他们进来的时候店堂没什么人,正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只有两个看起来像是搞供销的外地人,坐在门口柜台后的开票员懒洋洋地打着毛衣,还有几个服务员占了一张桌子正抽着烟喝茶,你一句我一句不知道在闲聊什么。
当宋援朝他们四个进门,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吸引也不可能,他们出门虽然穿的很低调,特意换上了自己最普通的衣服,可就是这样四个人往那边一站其他的不说身上的气质就和常人不同,再加上宋援朝和秦正国都穿着中山装,林燕和应彩霞穿的是女式蓝夹克,微微烫过的头发和脚上黑亮的皮鞋,一看就很有派头。
离得最近的开票员下意识地站起了身,手上正打了一半的毛衣也赶紧搁到了一旁。
这四个人看起来陌生,却派头十足,尤其是胖胖的那人中山装的肚子凸出,胸口还别了一支钢笔,一瞧就是大干部的架势。
这家国营饭店属于县里的产业,在这上班的人虽然大多是关系户,可也是有些眼力劲的。
一时间,开票员还以为宋援朝他们是县里或者市里下来的大领导呢,连忙脸上堆起了笑容。
宋援朝他们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了对方心里所想,他和秦正国相视一笑,接着问了问身边的林燕和应彩霞想吃些什么。
其实饭店的饭菜都挂在那边呢,一眼就能看得很清楚。林燕和应彩霞看着菜牌商量了下,两人点了臊子面。
宋援朝和秦正国也馋这个,自从离开这里后这么多年都没吃过正宗的臊子面了,当即就点了四碗,再要了两个小菜,掏出钱和全国粮票买了牌子后,开票员冲不远处闲聊的几个人喊了一嗓子,其中一人站起身走过来从宋援朝手上接过牌子让他们等会,就转去里面忙活去了。
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等了片刻后两个小菜先上来了。
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是西北这边特色的凉菜而已。
等到了县城还要继续走,大约需要大半天的路才能抵达目的地。
当年宋援朝回城,这路走了十天十夜,如今条件比当年不同于日,不过也只是一路上舒适些罢了,路程却短不了多少。
火车过去就要大半的时间,等到了站当天去县城的车早就没了,最早的也要第二天上午了。
暂时住了下来,第二天凌晨他们早早退了房赶往长途汽车站,搭乘长途车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抵达他们要去的县城。
这是一个西北的小县城,这样的县城也只有在地图上能够找到,除了当地人外,其他省份的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但当从长途汽车下来,双脚落地站在这片土地的时候,四人心中都是无比感慨。
“援朝,还记得那边么?”秦正国左右张望着,突然伸手朝着一个方向指去,宋援朝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眼就看见了一家国营饭店。
宋援朝顿时就笑了,他怎么会不记得这个地方?当年他和秦正国还来这里要过饭呢。
那时候分下来的口粮根本不够吃,尤其是到年底每个人都饿得慌。为了生活下去,宋援朝和秦正国两人结伴出来要饭,林燕和应彩霞留在队里,想办法去附近的山上挖点野菜什么的,再加上王家屯的老王叔帮忙,这才勉强熬过去。
这家国营饭店就是他们来要过饭的地方,宋援朝至今还记得饭店那位个子高高满脸胡茬的厨师俞师傅。
俞师傅做的一手好面食,是这家饭店的老职工。西北在后世被称为“碳水大省”,从这个名词来看就能看出西北人最爱的就是面食。
当年宋援朝和秦正国要饭要到这边,差一点被人赶出去,反而是那位看起来一脸凶相的俞师傅人非常好,见宋援朝和秦正国两人饿的连路都走不动了,悄悄把他们带到后面,先弄了两碗面汤先给他们喝了,等缓过来后又塞给了他们几个野菜团子和一小袋杂粮面。
要知道那时候粮食是非常宝贵的,哪怕俞师傅是厨子许多时候也是吃不饱的。给他们的粮食都是俞师傅自己的口粮,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想到往事,宋援朝不由得心中感慨,正好他们刚到今天的晚饭还没地方着落呢,当即就提议先去那边吃点东西,随后再找招待所安顿。
国营饭店看起来还是老样子,门脸什么的都没变,进了门才发现里面和当年有些不同,重新刷过大白的墙上少了些那些年代的标语,又多了些新时代的气息。
这家饭店生意并不算好,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小县城,整个县城一来没多少人,二来当地人哪有三天两头下饭馆的?大家都是自己在家做饭。
除了有些单位招待又或者外来出差的人会进饭店门外,本地人一年到头来个一趟就不错了,所以整个县城国营饭店就三家,这是其中一家。
宋援朝他们进来的时候店堂没什么人,正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只有两个看起来像是搞供销的外地人,坐在门口柜台后的开票员懒洋洋地打着毛衣,还有几个服务员占了一张桌子正抽着烟喝茶,你一句我一句不知道在闲聊什么。
当宋援朝他们四个进门,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吸引也不可能,他们出门虽然穿的很低调,特意换上了自己最普通的衣服,可就是这样四个人往那边一站其他的不说身上的气质就和常人不同,再加上宋援朝和秦正国都穿着中山装,林燕和应彩霞穿的是女式蓝夹克,微微烫过的头发和脚上黑亮的皮鞋,一看就很有派头。
离得最近的开票员下意识地站起了身,手上正打了一半的毛衣也赶紧搁到了一旁。
这四个人看起来陌生,却派头十足,尤其是胖胖的那人中山装的肚子凸出,胸口还别了一支钢笔,一瞧就是大干部的架势。
这家国营饭店属于县里的产业,在这上班的人虽然大多是关系户,可也是有些眼力劲的。
一时间,开票员还以为宋援朝他们是县里或者市里下来的大领导呢,连忙脸上堆起了笑容。
宋援朝他们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了对方心里所想,他和秦正国相视一笑,接着问了问身边的林燕和应彩霞想吃些什么。
其实饭店的饭菜都挂在那边呢,一眼就能看得很清楚。林燕和应彩霞看着菜牌商量了下,两人点了臊子面。
宋援朝和秦正国也馋这个,自从离开这里后这么多年都没吃过正宗的臊子面了,当即就点了四碗,再要了两个小菜,掏出钱和全国粮票买了牌子后,开票员冲不远处闲聊的几个人喊了一嗓子,其中一人站起身走过来从宋援朝手上接过牌子让他们等会,就转去里面忙活去了。
随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等了片刻后两个小菜先上来了。
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是西北这边特色的凉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