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 第166节(2/4)
婢查过,之前是在绣衣御史属做事情,是韩任亲自带的。”
元澈惶然也记起来,不乏点头赞许:“的确,样貌出挑,言辞也伶俐。他怎么没再回绣衣御史属?”
周恢陪笑道:“他想青云直上,也得公主愿意不是。现如今,公主起居离不得他呢。”
“怕也舍不得公主吧。”元澈道,“既如此,晌午之后叫他过来。东垣是公主的封邑,来日是要建府的,可以先派个人过去,暂任公主府家令。就跟他这么说,他知道轻重厉害。”
抚夷督护部及拨款之事既定,陆微也完成加冠之礼,不日即将启程,因此这几日也不乏与同僚好友宴饮。
这一日,陆微拜访好友,正欲归家,却见正街百步远处,有服武弁绯袍绣衫八人,执黑漆杖,夹道快行,沿途喝令趋避,又令众人俱灭烟火。不过片刻,便见著甲卫士手执莲炬,更有朱旗数面,只是朱旗缠而不舒,正所谓取德车结旌之意,而在如此赫赫仪仗之下,这种自矜之态仿佛已微不足道了。
此时前驱清道已毕,紧接着是锣鼓队引,两人执紫表朱里四角铜螭首方伞,两人执青缯绣瑞草曲盖、四人执双孔雀杂花朱圆扇,齐整两列,所引乃是一辆驾四赤罽軿车。前导已是威仪雄雄,而环抱軿车侍立之众,高鬓紫衣者,尚宫、宝省是也,青袍高鬟者,新妇是也,另有执金灌器者、捧唾壶者、奉香炉者、托香盘者分左右以次奉引,有如巨大辉焕的双翼,而车内之人的皇室女眷的身份,也就不言自明。
仪仗虽不是全副,但自头至尾占了整整两条街。再加这条街道本是最繁华阜盛之地,过往行人袖袂成云,随后维护安治的京城卫军纷纷赶到,不过片刻,宽大的正街已经拥堵不堪,远远望去,一片车水马龙,绮罗盈陌。
不远处,一名着折上巾褐色葛衣的年轻人,捷步混入人群,问旁边站立甚久的老伯道:“劳烦,敢问阿伯,这仪仗在此处有多久了?”
老伯低了头,见年轻人面带春风,声如润雨,态度又十分谦和有礼,不由得生出几分好感,笑着道:“不过一刻罢了。”
葛衣年轻人淡淡一笑,继续问道:“听闻丹阳郡公府家的小郎君近日冠礼,排场也是豪奢,倒不知道与皇室贵胄相比,谁更胜一筹。”
老人捋捋胡须,摇头道:“这样的事,我等小民怎得而知。你也不要乱说,当心给人抓捕了去。”
葛衣年轻人才弯腰道谢,忽听耳畔同有一年轻男子之声,温文尔雅,道:“小郎君口口声声称来者为皇室贵胄,倒像是司空见惯啊?”
第389章 口舌
穿葛布衣的年轻人正是杨真宝, 前日受新帝之命即将前往东垣,替公主视察封邑。然而暗地里却是要以公主府家令的身份网罗群情,阻止陆微出任行台吏部要职。
杨真宝之前曾在司徒府远远看见过陆微一次, 那时候他刚刚带着公主从长乐宫逃出来,也没有闲暇顾虑这种事。今日他本想来陆氏所居的街坊附近探查一番, 没想到却遇上一个找茬的。
杨真宝定睛一看, 眼前之人身量比自己稍高些许,身着皂罗衫,风帽以数层乌沙围织, 另系紫纱遮面,腰间一条墨玉束带。这一身装束剪裁齐整, 礼制虽不出士子常服,然而通身气度颇明练简至。其身后仆从虽有四人, 但皆低眉顺从,无半分朱门的势利嚣焰。
老人听了皂罗衫年轻人的话, 却笑言道:“这位小贵人只怕错看了。老朽虽无慧眼,却也更世。此子虽有礼谦和, 脸颊处却带滞黄, 乃是常年饥饿所致。”说罢又问杨真宝,“晋阳曾闹凶旱,是从那边逃难过来的吧。”
杨真宝拱手道:“正是。”
皂罗衫年轻人先微微蹙眉, 而后舒展笑容:“望气识鉴,品藻赏誉,岂独仪容饰貌。老伯只看这市井民众, 或翘首以望青绫, 而思贵介身份,或目艳以著丽锦, 而羡奢靡铺陈。然而这位小郎君虽被服布素,鹄形菜色,却视金舆璧辇若无物,闻贤名权位如秋风,何异于青松拔于灌木,白玉出于尘沙。小郎君淡泊明志,清静自守,即便如今困顿于市井,来日未必不能阔步于大道。”
杨真宝未曾想对方一通铺陈排调,竟将自己夸上青云。眼前之人虽然年少,想必是长于当朝某士大夫之家,好结交,或许对方是以为自己是落魄书生,借贫贱之交以邀清名。
受到如此吹捧,难免小脸一红,不过这份赞词本身,在杨真宝看来,仍透着令人心生向往的和雅。杨真宝的眼中,这根本无关辞藻,而是一种襟怀。而这样的襟怀禁不起一分一毫的物质短缺,任何在吃饭穿衣上曾经有过的斤斤计较,都会让人与这种气质天涯永隔。
“贵人谬赞了,我不过是一鲞肆伙计,什么淡泊清静,无非是天生的穷命罢了。今日赶送货物,怕误了差事,坊内老板是要责骂的,所以向老伯多问了几句。”杨真宝到底脸皮薄,面上不免红白一阵,想赶紧找个机会离开这里。
然而皂罗衫年轻人身旁的书童,却小声提醒着主人:“郎君,皇后叮嘱过,让郎君莫逞口舌……”
“知道了。”年轻人略有些不耐烦,但还是促狭一笑,“兄嫂难得出宫,我替兄嫂布德惠,也是为了阿兄
元澈惶然也记起来,不乏点头赞许:“的确,样貌出挑,言辞也伶俐。他怎么没再回绣衣御史属?”
周恢陪笑道:“他想青云直上,也得公主愿意不是。现如今,公主起居离不得他呢。”
“怕也舍不得公主吧。”元澈道,“既如此,晌午之后叫他过来。东垣是公主的封邑,来日是要建府的,可以先派个人过去,暂任公主府家令。就跟他这么说,他知道轻重厉害。”
抚夷督护部及拨款之事既定,陆微也完成加冠之礼,不日即将启程,因此这几日也不乏与同僚好友宴饮。
这一日,陆微拜访好友,正欲归家,却见正街百步远处,有服武弁绯袍绣衫八人,执黑漆杖,夹道快行,沿途喝令趋避,又令众人俱灭烟火。不过片刻,便见著甲卫士手执莲炬,更有朱旗数面,只是朱旗缠而不舒,正所谓取德车结旌之意,而在如此赫赫仪仗之下,这种自矜之态仿佛已微不足道了。
此时前驱清道已毕,紧接着是锣鼓队引,两人执紫表朱里四角铜螭首方伞,两人执青缯绣瑞草曲盖、四人执双孔雀杂花朱圆扇,齐整两列,所引乃是一辆驾四赤罽軿车。前导已是威仪雄雄,而环抱軿车侍立之众,高鬓紫衣者,尚宫、宝省是也,青袍高鬟者,新妇是也,另有执金灌器者、捧唾壶者、奉香炉者、托香盘者分左右以次奉引,有如巨大辉焕的双翼,而车内之人的皇室女眷的身份,也就不言自明。
仪仗虽不是全副,但自头至尾占了整整两条街。再加这条街道本是最繁华阜盛之地,过往行人袖袂成云,随后维护安治的京城卫军纷纷赶到,不过片刻,宽大的正街已经拥堵不堪,远远望去,一片车水马龙,绮罗盈陌。
不远处,一名着折上巾褐色葛衣的年轻人,捷步混入人群,问旁边站立甚久的老伯道:“劳烦,敢问阿伯,这仪仗在此处有多久了?”
老伯低了头,见年轻人面带春风,声如润雨,态度又十分谦和有礼,不由得生出几分好感,笑着道:“不过一刻罢了。”
葛衣年轻人淡淡一笑,继续问道:“听闻丹阳郡公府家的小郎君近日冠礼,排场也是豪奢,倒不知道与皇室贵胄相比,谁更胜一筹。”
老人捋捋胡须,摇头道:“这样的事,我等小民怎得而知。你也不要乱说,当心给人抓捕了去。”
葛衣年轻人才弯腰道谢,忽听耳畔同有一年轻男子之声,温文尔雅,道:“小郎君口口声声称来者为皇室贵胄,倒像是司空见惯啊?”
第389章 口舌
穿葛布衣的年轻人正是杨真宝, 前日受新帝之命即将前往东垣,替公主视察封邑。然而暗地里却是要以公主府家令的身份网罗群情,阻止陆微出任行台吏部要职。
杨真宝之前曾在司徒府远远看见过陆微一次, 那时候他刚刚带着公主从长乐宫逃出来,也没有闲暇顾虑这种事。今日他本想来陆氏所居的街坊附近探查一番, 没想到却遇上一个找茬的。
杨真宝定睛一看, 眼前之人身量比自己稍高些许,身着皂罗衫,风帽以数层乌沙围织, 另系紫纱遮面,腰间一条墨玉束带。这一身装束剪裁齐整, 礼制虽不出士子常服,然而通身气度颇明练简至。其身后仆从虽有四人, 但皆低眉顺从,无半分朱门的势利嚣焰。
老人听了皂罗衫年轻人的话, 却笑言道:“这位小贵人只怕错看了。老朽虽无慧眼,却也更世。此子虽有礼谦和, 脸颊处却带滞黄, 乃是常年饥饿所致。”说罢又问杨真宝,“晋阳曾闹凶旱,是从那边逃难过来的吧。”
杨真宝拱手道:“正是。”
皂罗衫年轻人先微微蹙眉, 而后舒展笑容:“望气识鉴,品藻赏誉,岂独仪容饰貌。老伯只看这市井民众, 或翘首以望青绫, 而思贵介身份,或目艳以著丽锦, 而羡奢靡铺陈。然而这位小郎君虽被服布素,鹄形菜色,却视金舆璧辇若无物,闻贤名权位如秋风,何异于青松拔于灌木,白玉出于尘沙。小郎君淡泊明志,清静自守,即便如今困顿于市井,来日未必不能阔步于大道。”
杨真宝未曾想对方一通铺陈排调,竟将自己夸上青云。眼前之人虽然年少,想必是长于当朝某士大夫之家,好结交,或许对方是以为自己是落魄书生,借贫贱之交以邀清名。
受到如此吹捧,难免小脸一红,不过这份赞词本身,在杨真宝看来,仍透着令人心生向往的和雅。杨真宝的眼中,这根本无关辞藻,而是一种襟怀。而这样的襟怀禁不起一分一毫的物质短缺,任何在吃饭穿衣上曾经有过的斤斤计较,都会让人与这种气质天涯永隔。
“贵人谬赞了,我不过是一鲞肆伙计,什么淡泊清静,无非是天生的穷命罢了。今日赶送货物,怕误了差事,坊内老板是要责骂的,所以向老伯多问了几句。”杨真宝到底脸皮薄,面上不免红白一阵,想赶紧找个机会离开这里。
然而皂罗衫年轻人身旁的书童,却小声提醒着主人:“郎君,皇后叮嘱过,让郎君莫逞口舌……”
“知道了。”年轻人略有些不耐烦,但还是促狭一笑,“兄嫂难得出宫,我替兄嫂布德惠,也是为了阿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