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6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种情况下,能中榜已是幸运,若还盼着好名次的话,就有些自不量力了。
    虽说人有自信是好事,可也不能太过盲目。
    因着下雨,今日中饭送过来时,兵卫特意喊了一声“饭来了”,之所以要这样做,为得就是让号舍里的考生有个准备。
    且这一操作,在今日进考场时,外帘官就提前知会过大家了。
    下雨天,兵卫们手里都打着油纸伞,等靠近号舍时,屋檐落下的雨水正好打在伞面上,若此时不注意着些,飞溅到答卷上也是极有可能的。
    在听到兵卫们的招呼声后,林远秋没有耽误,很快把毛笔搁到一旁的笔山上,而后是答卷和草稿纸,等林远秋把它们都小心挪到睡觉的木板上后,这才伸出手,把中饭接了进来。
    今日中饭仍旧是烙饼,还是每人两个,吃了这么多天,要说不腻味怎么可能,不过今日的烙饼却不一样,等林远秋一口咬下去时,马上就吃出了与前几次不同的味道,是鸡蛋味,该是调面时,往面里打了鸡蛋,嚼着还挺香的。
    许是今日心情不错的缘故,林远秋头一次对考场里的吃食,生出了意犹未尽之感。
    待消了一会儿食后,林远秋再没耽搁,提笔继续考起试来,审题答题,字斟句酌,这一坐就坐到了申时末。
    雨还淅淅沥沥的下着,不过比起白天来,要小上了一些。
    林远秋从考篮里找出火镰,点亮了一只蜡烛,雨天光线差,这会儿号舍里已有些暗了。
    今日做题十分顺利,到了这个点,几张题卷已剩下最后一道杂文未誊抄了。
    趁着点蜡烛的空档,林远秋活动了一下腿脚,而后再把草稿纸上已经润色过的文章,工工整整的抄到了答题卷上。
    与策文相比,杂文讲究短小而精湛,只要理清文章的论辩性和形象性,想要写好其实并不难。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时常练写,林远秋已经总结出一套好的写杂文方法了。
    小木窗约摸一尺见方,这种情况下,号舍里基本没有通风性可讲。是以,角落马桶隐隐散出的臭气,就显得格外明显了。
    不过比起先前的臭号,林远秋觉得此时的臭味,自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把答好的题卷全收到考篮里后,林远秋拿过油布,把考篮整个严严实实盖上,这样就算屋顶突然漏雨,也不用担心会打湿了试卷。
    ……
    第三场考试,也就是会试的最后一场,主要以考策文为主,另外还有几篇诗赋。
    等林远秋看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句子,然后要求以此句,制出一篇一千字的护国安邦之策时,心里很快跳出果然两个字来。
    近几年,会试的策论考题大多在“民生之本”以及“安国之策”中展开,是以考生们押策文题时,都不会绕开这两题去。
    林远秋也是一样的,可以说备考时的三分之一的策文,他写的都是与民生和安国相关的文章。
    是以,关于此类文章的论点和论据都是现成的。
    只是虽押中了题,林远秋并没有庆幸之感。想必此时在贡院里的考生都与他一样的想法,因为所有人都押中了考题,那不就跟没押中一个样嘛。
    并且像这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已写过许多次的论题,若想在几千篇文章中脱颖而出,要比的自然是谁的论据更有说服力,谁的遣词造句更为精彩,以及谁的论点更为新颖了。
    而想要新颖,自然在立意上应尽可能的做到新鲜、独特,不去重复别人用过的决意,更忌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林远秋并未急着给文章立意,而是在草稿纸上,先把《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整篇默写了下来。
    题卷上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正出自其中。
    其意为:在安定时要思及危险,这样就会有了防备,有了防备自然就没有了祸患。
    都说知其意便知其立意,再加上备考时早已罗列出的宗旨,以及论据和大意。很快林远秋腹中就生出了这篇策文的成稿。
    正值思如泉涌之际,林远秋铺开草稿纸,提笔蘸墨,洋洋洒洒写起文章来:
    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然世人常自“思危”至“忘危”,功成名就之后重蹈险境者举不胜数……
    心中已有成稿,书写起来自然心手相应。一个时辰后,一篇近两千字的安国策就写了出来。
    随后按照命题要求,林远秋开始字斟句酌、修改润色,最后把整篇文章的字数精减到一千字以内。
    待检查没有错漏后,林远秋便字体端正的誊抄到了答题卷上。
    都说时策是会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策文写好了,整场考试才算有个完美的收尾。
    所以,端写好整篇文章后的林远秋,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安心的舒一口气了。
    不管最后成绩如何,此次会试,自己也算圆圆满满的完成了。
    ……
    原以为雨还得连着再下几天,哪曾想到了出考场时,天却晴了起来。
    久违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漫天的光彩,也辉映出众考生们神色各异的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