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道了此事。
    毕竟这整座皇城就是围绕二凤皇帝转,跟他有关系的事儿,总是会第一时间遍传宫廷。
    姜沃回来前,陶姑姑已经欢喜地坐不住,在屋里转了好几圈了。
    见到姜沃进门,立刻上前几步,紧紧拉着她的手笑道:“若是你娘亲在,知道你有这样的大出息,必是欢喜的。”欢喜之余却又不免伤感。
    宫正司其余宫人也纷纷上前道贺。
    姜沃从她们的态度便看出,虽然太史局司历是七品官,还是从七品,但极为特殊。此时旁人恭贺她,都不自觉带着极看重的一种敬畏,就像她要去从事一种极为崇高的工作一般。
    直到陶姑姑将她叫到屋里去细谈今日事,姜沃又进一步明白:比起太史局的官位,旁人更看重的是她有身有机缘,被袁天罡和李淳风认作弟子这件事。
    古人对于冥冥中不可知的敬畏,绝非现代人能想象的。
    人在天地伟力、日月轮转、朝代更迭这些事之前,实在是太渺小。因懂得太少,所以畏惧的太多,时人对于袁天罡和李淳风这种能够勘破天象、推演世事变更的方术之人,是当成半个神仙来看的。
    或者说是神仙在人间的喉舌。
    比如陶姑姑说起袁天罡来,就极敬重,口称“袁仙师”,又道:“皇后娘娘当年都是敬称仙师的。当年我跟在皇后身边,还听娘娘提起一事:袁仙师原是隋朝的官员,然而他卜得天机‘杨氏当灭李氏当兴’,便提早抽身退步,更早早与圣人结识,初见便道圣人之威绝非止于秦王,真是神仙人物!”
    言语间尽是推崇信服。
    “至于李仙师,虽未谋面,但袁仙师亲口说过,在星象之上李仙师较他还精进,不过四十岁的年纪就胜他半筹,那必也是神仙人物。”
    说到这不免连连嘱咐姜沃道:“既有这样的机缘,日后你要跟着两位师父好生学!”
    姜沃一边应下姑姑的嘱咐,一边想起遇到他们的情形:这两位当时正在宫道之上为一事争执不下,还涉及要不要告诉圣人。
    方才在立政殿,姜沃看到李淳风原还想继续回禀什么,但叫袁天罡恰到好处的开口打断一并告退。
    之后两人又是一起离去,显然继续争辩去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
    姜沃好奇的百爪挠心。
    第11章 心有灵犀
    “姑姑,我出门一趟!”
    听完陶姑姑私下的教诲后,姜沃又到正堂去接了几次贺礼。
    贺礼都是掖庭内耳目聪灵的各局女官命人送了来的,其中又以曾经想抢姜沃饭碗的尚寝局女官送的礼最重。陶姑姑替她剪开外头裹着的油布,用手指轻轻捻了下缎子后就笑道:“这几匹料子是上好的,这都拿出来了,只怕吴六儿心疼的要滴血。”
    没错,这会子吴六儿正在揉着心口,腹内大骂其余几位将她拱出去得罪陶枳的女官不当人,又懊悔自己冲动:谁能想到那个小哑巴不但会说话了,还有这样大一段造化,居然被两位仙师一齐看中了收为弟子,还把名儿挂到圣人跟前去了!我真是哪辈子倒了霉了……
    为此,哪怕吴六儿再舍不得,也舍出去了最好的衣料。
    姜沃应酬完毕,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就要出门去。
    陶枳闻言,抬头望了眼天色:“公厨那已经摆了饭了,怎么又要出门?况且这会子宫道上各处门户快要落锁了,你还忙忙往哪里去?”
    姜沃回道:“姑姑,我去寻武姐姐,将今日事告诉她!”
    陶枳莞尔劝阻:“这事儿传得快,掖庭里各处都晓得,估计武才人也已听说了。明儿再去吧,今日急匆匆的也说不了什么话。”
    却见眼前一向听话的孩子摇头道:“姑姑,若是这事儿不为人知,明儿我再去也不耽误。正为了这事儿已经传开了,我今日才要格外去告诉武姐姐一声——我们可是朋友,若她只跟旁人一样‘听说’我的事儿,我却不亲口告诉一声,显得我心里没有她似的。”
    陶枳便许了:“是,你这话想的周到,更能全情分。”
    心里也很欣慰,这孩子不单只有听话,更有自己的思虑。在宫正司自己能护着她,眼见她要走的更远,去太史局学星象风水,将来免不了要与朝中皇族权贵打交道,她自己能想的周全,这才更好。
    “那快去快回。”
    “知道啦!”
    姜沃往北漪园走去。
    这个时辰掖庭宫道上人并不多,只偶然见到几个步履匆匆要去各宫上夜的宫女。
    “小沃!”
    姜沃刚转过一道红漆门,
    就见媚娘迎面走来,步履也颇急,两人正正相遇在半路上。
    “武姐姐!”
    橘红色的夕阳将石板路铺上一层柔绒温暖的光,两人踩着满地流光走近对方,然后异口同声问道:“你怎么也出门了?”
    彼此一怔。
    “我想着总要亲口告诉你好消息。”
    “我想着要亲口向你道贺!”
    又是异口同声。
    两人说完就同时笑了。
    媚娘眉眼一弯,夕阳的光流转在她晶莹的眉眼中,像是流动的笑意:“我们北漪园消息最闭塞,我是刚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