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76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勣大胜归朝,合该有一份亲王迎出城门的体面。”
    “陛下既然觉得雉奴如今也长大了,不如将这桩事交给他去做?且陛下也别操一点心,只让他自己去与礼部论仪程去。”
    皇帝笑容满面:“好,就这么办!也让旁人看看,朕的雉奴也长大了,还这样能干!”哪怕是长孙无忌,也被皇帝这至为骄傲的语气,激出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这雉奴不过是去做一份迎接工作啊,妹夫你要不要这么骄傲过头啊?好似大败薛延陀的是雉奴一样。
    *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李勣班师回朝。
    晋王奉圣旨亲出长安迎接。
    从长安城外到皇宫的这段路上,李勣没有骑马,而是跟李治同坐一辆皇帝特许的朱盖华轮,并饰以象牙的豪华大车。
    因预备着要去见圣人,李勣早已经在城外换下了戎装佩剑,此时是一身官服。
    李治略一打量他,不由就问道:“大将军气色怎么比离京的时候还好?”
    明明征战数月,但李勣脸上并没有什么风霜刀剑之色,与离开的时候相比,气色还真是更好了,都不用人说客气话。
    李勣很坦诚,开口时还忍不住笑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臣在漠南先是打崩了薛延陀的大军,没几日就收到入凌烟阁的佳报!臣只觉此生圆满了。”
    说这话时他的喜意已然能控制住。
    李治却不知,其实李勣在第一次听闻这个消息后,先是跟来报信的几路家下人,都反复确认了十遍以上,他确实名列其上。
    直到完全确定后,李勣就兴奋地纵马在漠南之地奔了半夜,甚至差点迷路。要不是老马识途,可能凌烟阁上的功臣就要多一位已故,少一位健在功臣了。
    当然,这种有点丢份的事儿,李勣绝不肯说给晋王。
    他说出口的是一份沉甸甸的道谢:“多谢王爷为我进言!”
    李治却莞尔摇头:“我是为大将军说过话,但应当不是我的缘故——四哥更得父皇看重,他也曾为江夏王说过话。甚至三哥都特意上书,从封地上回来了一趟,也是为了江夏王。”
    李道宗是宗室,本人又有本事,人缘很好。
    李泰是想拉拢李道宗为己用,三哥吴王李恪大约是出于平日私交不错,且李道宗又确实有功,所以也出面送了这样一份人情。
    然而最后李道宗没有入凌烟阁。
    李勣何等关注凌烟阁相关消息,李道宗这种跟他情况差不多,各有优劣的竞争对手,他当然更是上心,这些情况也都了解。
    可他没想到会从李治口中听到这些实在话。
    晋王竟然一点也不居功!
    他拜托过晋王替他说好话,而如今他也确实入了凌烟阁。回来的路上,李勣已经仔仔细细想过了他愿意为此付出的代价——他也早已告诉过晋王,他会替他镇守并州,不只是因为皇帝的安排。
    换句话说,他李勣现在有两位君主,最高级别当然还是皇帝,其次就是晋王了。
    晋王如果让他去做一些私事,只要不是谋反,他就会去做。
    若是……晋王想争储君位,他也会站在身后。
    早在长孙府上,李勣就敏锐察觉到了,国舅爷对晋王的喜爱看重,不只是一个舅舅对小外甥,他甚至怀疑,国舅爷将凌烟阁事告知,是为了晋王,而不是为了自己。
    别看太子和魏王各有班底,但只要有长孙无忌一人的偏向,那这就是三足鼎立。
    这就是作为国舅爷与凌烟阁第一人的实力。
    李勣早把一切盘算的明白。
    若是这回,李治对他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李勣都会答应下来的。
    而李治不挟恩图报,李勣就已经很感激了,但不想晋王竟然坦坦白白说了李道宗之事,然后笑眯眯道:“父皇再疼爱我们,在国家大事上也不会听我们的,可见大将军能上凌烟阁,是自己的功劳。在父皇心里,大将军哪怕年轻也配得上凌烟阁!”
    在世俗观点看,年近五十的李勣不算年轻,但在凌烟阁一众人中,李勣妥妥是‘后起之秀’。
    连他自己都忍不住要想,他能上凌阳阁,会不会有长孙无忌和晋王的功劳,但晋王,就是这样柔和且笑眉笑眼地祝贺他,告诉他,都是大将军自己的功劳。
    说的李勣再次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起来。
    同时,在李勣眼里,晋王那高洁的品格,就像他曾经见过的大漠北地山巅上的积雪一样无暇!
    这样的想法,直到李勣进宫面圣谢恩,回到家中后还久久不能散去。
    *
    李勣回府第二日一早,儿孙并在京的所有嫡系旁系李氏族人,都集体来给他拜贺。
    人头攒动,族人们均昂首挺胸,喜色盈腮。
    他们的家主,上凌烟阁了嘿!
    自从凌烟阁的消息出来,就长久霸占京中头条新闻。
    长安城显贵云集,号称掉下来一块石头都能砸中官员。
    这里永远不缺大人物。
    原本,京中官员门第会以世家、勋贵、寒门来作区分。但自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出来后,一个新的标准横空出世——那真是谁家出一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