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17节(1/3)
真是话都说不囫囵,只能颠来倒去,说些干巴巴的突然得到书信的话。但在座三司之人,都是审理惯了大案子的,每天怎么个审理强度,审的又是什么级别的人?
如今这崔现敬真是不够看的。
在场之人,几句话问下去,就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最要紧的是还慌得五脊六兽,满脸冷汗两股战战,看着非常埋汰。旁边唯一允许旁观的崔敦礼,恨不得掩面而走。
这世上别说本就是‘货比货的扔’,就算不以崔现敬做比,旁边的崔朝,也是英标秀上,卓尔出群之人。
在深阔殿内,亦是美的光晕琳然。
于是自长孙无忌起,实不愿意跟崔现敬多说,都转来问崔朝——只需面对他那张脸,众人的面色都显而易见好转而有耐心。
姜沃在旁听着,这些宰辅们似乎问话都温柔了好些。
唉,所以三十六计里,唯有美人计无解啊。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姜沃看似坐在末处,安做如玉,丝毫不在乎这些情形。
心里却想到:崔朝第一日去太史局托她请卦,第二日崔现敬就去大理寺状告崔朝,第三日就来了个‘三司会审’。
她心知肚明,让崔现敬走出‘状告崔朝不孝大罪’这一步蠢棋到底是谁——姜沃看向场中站着的落难美人。
好一派忍辱负重,深陷冤枉的霁月风光。
姜沃垂眸而笑。
发现家族欲挟持自己来接近太子,就索性早早动手,与崔氏断的更干净些。
倒也是,很果断啊。
*
太子与皇帝道:“父皇,几位书法大家都不敢断定字迹真伪。只好卜之了。”
书法大家们未必看不出,只是又不愿得罪太子,又不愿得罪崔氏罢了,全都推说不能断定。
太子温声道:“便请太史令卜一卜吧。”
姜沃起身。
第67章 武皇的首创制度
姜沃刚拿起卦盘,原代兵部尚书,现兵部侍郎兼光禄大夫崔敦礼,就先一步起身站出来了。
“陛下,殿下,臣治家不严,请陛下治罪。”
太子闻言一脸好奇:“诶?这还未卦,崔侍郎何以先行请罪?”
崔敦礼则是一脸惭愧,直接道:“哪里能令太史局为这等荒谬事起卦呢——臣早知此信是假的。崔现敬原是个最糊涂的人,叫刁奴哄了就拿了封假信上京来寻是非,臣已在族内查明详情。”
“只是崔现敬到底是臣的同族,又是崔朝的长辈。臣虑着家族颜面与崔朝的名声,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所以想着关起门来慢慢解决此事。”
说到这儿崔敦礼的口吻转成痛恨:“谁料崔现敬这个蠢人,竟不思反省己过,竟然还敢去大理寺诬告朝廷官员,实有罪行!请三司只管审理,按律法或是流放或是杖刑,都是他应得的!”
后一句话说的是情真意切。
崔现敬这什么蠢货啊,怎么配跟他一起姓崔!
好好的事儿全让他搞砸了。
崔敦礼忍着胸口气血翻涌之感,再次俯首认错:“此事原是家族小事,拖延至今全由臣一时私心,顾及族中名声而起。今日才知扰动了朝廷署衙外,竟然还惊动了陛下与殿下。”
“请陛下治臣管家不严之罪。”
崔敦礼把话说到这份上,直接光棍的承认了信件是伪造,崔现敬是诬告,自己是管家不严三重罪——倒是让李治和姜沃同时遗憾起来:啊,怎么这样识时务啊。
甚至两人还不约而同想到了杜楚客:那位从前魏王的死忠党,在听说魏王爆出‘杀子传位给弟’这样的惊悚言论后,情知魏王已完,就壮士断腕,立刻去皇帝跟前请罪,连夜也没过就跑路了。
能果断放弃沉没成本,直面失败的人,都是拎得清有决断的人。
殊不知崔敦礼这识时务的决心,下的也甚为艰难。
整个认罪流程走下来当真是满腔苦涩,只觉得整个人都是麻的。
作为崔氏执掌者,他多少年没受过这样的屈辱了?从来都是他居高临下看旁人,天下间除了他们几家谁不是族微声弱,这回居然要当着一众同僚认错,自陈管家不严。
他余光还看到大理寺卿卢家人看的津津有味,眼睛发亮。
气的他简直要手抖:看看,五姓七望世家内部都这样不团结,怎么跟皇帝抗衡,怎么跟勋贵们争啊!
*
其实崔敦礼在今日奉东宫之命而来,听说了整个审案流程后,就知道败局已定——
太子素有仁厚之名,崔家又是簪缨名门,所以太子不会一开始就提出让三司去提审加严审崔家族人。
而是剑走偏锋,提出了‘卜卦断案’。
与他们逼崔朝回归家族的阳谋一样,太子让太史局起卦,也是明晃晃的阳谋:太子在警告崔家,我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我不怕深挖细查下去,你们怕吗?
这是最后给你的一点颜面了。
你要不要?
*
崔敦礼心知肚明,太史局起卦的结果,必然是手信为假(当然本来也是假的。)
就如他给了崔朝两条路一般,太子也只给了他两个选择。
如今这崔现敬真是不够看的。
在场之人,几句话问下去,就结结巴巴,不知所云。最要紧的是还慌得五脊六兽,满脸冷汗两股战战,看着非常埋汰。旁边唯一允许旁观的崔敦礼,恨不得掩面而走。
这世上别说本就是‘货比货的扔’,就算不以崔现敬做比,旁边的崔朝,也是英标秀上,卓尔出群之人。
在深阔殿内,亦是美的光晕琳然。
于是自长孙无忌起,实不愿意跟崔现敬多说,都转来问崔朝——只需面对他那张脸,众人的面色都显而易见好转而有耐心。
姜沃在旁听着,这些宰辅们似乎问话都温柔了好些。
唉,所以三十六计里,唯有美人计无解啊。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姜沃看似坐在末处,安做如玉,丝毫不在乎这些情形。
心里却想到:崔朝第一日去太史局托她请卦,第二日崔现敬就去大理寺状告崔朝,第三日就来了个‘三司会审’。
她心知肚明,让崔现敬走出‘状告崔朝不孝大罪’这一步蠢棋到底是谁——姜沃看向场中站着的落难美人。
好一派忍辱负重,深陷冤枉的霁月风光。
姜沃垂眸而笑。
发现家族欲挟持自己来接近太子,就索性早早动手,与崔氏断的更干净些。
倒也是,很果断啊。
*
太子与皇帝道:“父皇,几位书法大家都不敢断定字迹真伪。只好卜之了。”
书法大家们未必看不出,只是又不愿得罪太子,又不愿得罪崔氏罢了,全都推说不能断定。
太子温声道:“便请太史令卜一卜吧。”
姜沃起身。
第67章 武皇的首创制度
姜沃刚拿起卦盘,原代兵部尚书,现兵部侍郎兼光禄大夫崔敦礼,就先一步起身站出来了。
“陛下,殿下,臣治家不严,请陛下治罪。”
太子闻言一脸好奇:“诶?这还未卦,崔侍郎何以先行请罪?”
崔敦礼则是一脸惭愧,直接道:“哪里能令太史局为这等荒谬事起卦呢——臣早知此信是假的。崔现敬原是个最糊涂的人,叫刁奴哄了就拿了封假信上京来寻是非,臣已在族内查明详情。”
“只是崔现敬到底是臣的同族,又是崔朝的长辈。臣虑着家族颜面与崔朝的名声,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所以想着关起门来慢慢解决此事。”
说到这儿崔敦礼的口吻转成痛恨:“谁料崔现敬这个蠢人,竟不思反省己过,竟然还敢去大理寺诬告朝廷官员,实有罪行!请三司只管审理,按律法或是流放或是杖刑,都是他应得的!”
后一句话说的是情真意切。
崔现敬这什么蠢货啊,怎么配跟他一起姓崔!
好好的事儿全让他搞砸了。
崔敦礼忍着胸口气血翻涌之感,再次俯首认错:“此事原是家族小事,拖延至今全由臣一时私心,顾及族中名声而起。今日才知扰动了朝廷署衙外,竟然还惊动了陛下与殿下。”
“请陛下治臣管家不严之罪。”
崔敦礼把话说到这份上,直接光棍的承认了信件是伪造,崔现敬是诬告,自己是管家不严三重罪——倒是让李治和姜沃同时遗憾起来:啊,怎么这样识时务啊。
甚至两人还不约而同想到了杜楚客:那位从前魏王的死忠党,在听说魏王爆出‘杀子传位给弟’这样的惊悚言论后,情知魏王已完,就壮士断腕,立刻去皇帝跟前请罪,连夜也没过就跑路了。
能果断放弃沉没成本,直面失败的人,都是拎得清有决断的人。
殊不知崔敦礼这识时务的决心,下的也甚为艰难。
整个认罪流程走下来当真是满腔苦涩,只觉得整个人都是麻的。
作为崔氏执掌者,他多少年没受过这样的屈辱了?从来都是他居高临下看旁人,天下间除了他们几家谁不是族微声弱,这回居然要当着一众同僚认错,自陈管家不严。
他余光还看到大理寺卿卢家人看的津津有味,眼睛发亮。
气的他简直要手抖:看看,五姓七望世家内部都这样不团结,怎么跟皇帝抗衡,怎么跟勋贵们争啊!
*
其实崔敦礼在今日奉东宫之命而来,听说了整个审案流程后,就知道败局已定——
太子素有仁厚之名,崔家又是簪缨名门,所以太子不会一开始就提出让三司去提审加严审崔家族人。
而是剑走偏锋,提出了‘卜卦断案’。
与他们逼崔朝回归家族的阳谋一样,太子让太史局起卦,也是明晃晃的阳谋:太子在警告崔家,我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我不怕深挖细查下去,你们怕吗?
这是最后给你的一点颜面了。
你要不要?
*
崔敦礼心知肚明,太史局起卦的结果,必然是手信为假(当然本来也是假的。)
就如他给了崔朝两条路一般,太子也只给了他两个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