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51节(2/2)
似啊。”
都是本朝皇帝与前朝皇族之子。
据暗卫回禀,从这开始,殷王李旦就再也没有出过声了,大概是被震到了。
只有周王继续道:“朝臣们都是见风使舵的人,有些人也太坏了!他们拿出《左传》上的话来,说什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竟然上奏请旨大封武氏!”*
李显想到岳父韦玄贞告诉他的消息,愁的要命。
韦岳父道:“虽说陛下此时还未允此奏,大封武氏子侄为王,但……到底那些人才姓武。”
“说不得将来陛下还会传位给武氏自家人!”
“毕竟,若是再传给周王和殷王,岂不是回到了李唐?”韦玄贞还继续头头是道地分析:“正如太宗皇帝当年,只怕就是为吴王李恪的血脉来自于隋朝,才不选更年长的吴王,而立年少的嫡幼子为太子。”
姜握听着韦玄贞的分析,并不意外,她也能肯定,朝上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虽说陛下已经立了‘天姓女武的太庙’,也立了三座不以宗族姓氏的皇帝庙。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还是很难一下子被打破。
就像之前那位姓傅的御史,以‘立武氏先祖七庙’来讨好皇帝一样,也有些朝臣觉得,讨好武氏就是讨好陛下。
他们认定:从前陛下不提拔自己的子侄,是因为是皇后,怕皇帝怀疑‘外戚乱政’才压抑自己。
可现在,陛下都登基了,如何能不提拔自家人呢?还不行动,无非是等着‘明眼人识趣人’提出此事,给陛下一个台阶罢了。
不少朝臣开始自作聪明搭台阶了。
韦玄贞还打听到一个消息带给周王李显:“陛下虽一时还未册封武氏为王,但已经令京中侍卫,去当年几处流放之地,将武氏子都护了起来。”
姜握听到这里,不由端着杯子摇头:陛下哪里是去‘保护’他们。不过是早料到许多人会有韦玄贞这等想法,当地官员若也如此,只怕不敢再管束武家人。
以皇帝对那些武家亲戚的了解,他们多半会借着帝势耀武扬威,成为当地一害。
还是早看管起来的好,将来说不定还有地方,要用一下他们‘武家人’的身份。
但李显已经被岳父带跑偏了。
此时就语重心长嘱咐李旦道:“因父皇的缘故,咱们到底身份尴尬,以后还是老实些罢。”
被二哥创的歪七扭八的李旦无话可说,告辞离去。
不过……李旦出门后想了想:虽然二哥的思路不正确,但答案起码是对的。
如果他这么想,能让他像自己一样,躺的平平整整,老老实实过日子,平平安安一辈子也好啊。
暗卫说完后,告退离去。
姜握则端着酒杯而笑:周王,是懂得类比的。
暗卫走后,皇帝提起了陈年旧事——
李显周岁前多病,当时帝后带他拜了玄奘法师后,法师道此皇子与佛有缘,可于年幼时剃发着法服,以保平安。
故而李显被记为玄奘法师的弟子,七岁前,都是小和尚打扮。
而自从剃度出家后,李显的身体确实是好了起来。
当时的帝后都是松了一口气的。
但此时,圣神皇帝认真问道:“莫不是,当年剃掉的不只有头发?”言下之意,是不是身体健康是拿脑子换的。
不然怎么解释,都是他们亲生的子女,她对未来储位的心意,曜初、令月和旦儿都看的明白,怎么就李显自己跑偏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被外四路的岳父哄的找不着北。
这……也是看着周王李显长大的姜握,心道:这很难评。
两人讨论完周王李显的成长过程后,夏日的天色都擦黑了。
圣神皇帝看着外面穿梭不停,在各处点灯烛的宫人道:“明日大朝会时辰早,你不必再折腾出宫,一早再起身入宫了。”
**
次日晨起,又是一个日光明耀的好天气。
大殿上,代表朝会开启的金钟被庄隆敲响。
九声方止。
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和心头。
在群臣意料之中的拜相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有人意外,有人有所预料的事——
两位公主两位皇子,均上表请改姓武氏。*
帝准奏。
都是本朝皇帝与前朝皇族之子。
据暗卫回禀,从这开始,殷王李旦就再也没有出过声了,大概是被震到了。
只有周王继续道:“朝臣们都是见风使舵的人,有些人也太坏了!他们拿出《左传》上的话来,说什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竟然上奏请旨大封武氏!”*
李显想到岳父韦玄贞告诉他的消息,愁的要命。
韦岳父道:“虽说陛下此时还未允此奏,大封武氏子侄为王,但……到底那些人才姓武。”
“说不得将来陛下还会传位给武氏自家人!”
“毕竟,若是再传给周王和殷王,岂不是回到了李唐?”韦玄贞还继续头头是道地分析:“正如太宗皇帝当年,只怕就是为吴王李恪的血脉来自于隋朝,才不选更年长的吴王,而立年少的嫡幼子为太子。”
姜握听着韦玄贞的分析,并不意外,她也能肯定,朝上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虽说陛下已经立了‘天姓女武的太庙’,也立了三座不以宗族姓氏的皇帝庙。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还是很难一下子被打破。
就像之前那位姓傅的御史,以‘立武氏先祖七庙’来讨好皇帝一样,也有些朝臣觉得,讨好武氏就是讨好陛下。
他们认定:从前陛下不提拔自己的子侄,是因为是皇后,怕皇帝怀疑‘外戚乱政’才压抑自己。
可现在,陛下都登基了,如何能不提拔自家人呢?还不行动,无非是等着‘明眼人识趣人’提出此事,给陛下一个台阶罢了。
不少朝臣开始自作聪明搭台阶了。
韦玄贞还打听到一个消息带给周王李显:“陛下虽一时还未册封武氏为王,但已经令京中侍卫,去当年几处流放之地,将武氏子都护了起来。”
姜握听到这里,不由端着杯子摇头:陛下哪里是去‘保护’他们。不过是早料到许多人会有韦玄贞这等想法,当地官员若也如此,只怕不敢再管束武家人。
以皇帝对那些武家亲戚的了解,他们多半会借着帝势耀武扬威,成为当地一害。
还是早看管起来的好,将来说不定还有地方,要用一下他们‘武家人’的身份。
但李显已经被岳父带跑偏了。
此时就语重心长嘱咐李旦道:“因父皇的缘故,咱们到底身份尴尬,以后还是老实些罢。”
被二哥创的歪七扭八的李旦无话可说,告辞离去。
不过……李旦出门后想了想:虽然二哥的思路不正确,但答案起码是对的。
如果他这么想,能让他像自己一样,躺的平平整整,老老实实过日子,平平安安一辈子也好啊。
暗卫说完后,告退离去。
姜握则端着酒杯而笑:周王,是懂得类比的。
暗卫走后,皇帝提起了陈年旧事——
李显周岁前多病,当时帝后带他拜了玄奘法师后,法师道此皇子与佛有缘,可于年幼时剃发着法服,以保平安。
故而李显被记为玄奘法师的弟子,七岁前,都是小和尚打扮。
而自从剃度出家后,李显的身体确实是好了起来。
当时的帝后都是松了一口气的。
但此时,圣神皇帝认真问道:“莫不是,当年剃掉的不只有头发?”言下之意,是不是身体健康是拿脑子换的。
不然怎么解释,都是他们亲生的子女,她对未来储位的心意,曜初、令月和旦儿都看的明白,怎么就李显自己跑偏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被外四路的岳父哄的找不着北。
这……也是看着周王李显长大的姜握,心道:这很难评。
两人讨论完周王李显的成长过程后,夏日的天色都擦黑了。
圣神皇帝看着外面穿梭不停,在各处点灯烛的宫人道:“明日大朝会时辰早,你不必再折腾出宫,一早再起身入宫了。”
**
次日晨起,又是一个日光明耀的好天气。
大殿上,代表朝会开启的金钟被庄隆敲响。
九声方止。
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和心头。
在群臣意料之中的拜相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有人意外,有人有所预料的事——
两位公主两位皇子,均上表请改姓武氏。*
帝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