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5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生风,吓得吕府的下人都不敢出门,说是赵府门前,可赵不息的府邸和吕家就是对门,和在吕府门前“杂耍”没什么区别。
    可偏偏人家在自家门前练剑又不违反律法,在自己家里养一窝日日五更天就要打鸣的公鸡更不违反律法,吕公有苦难言,挨了三天就灰溜溜带着下人出门行商去了。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赵不息留着那些公鸡也没什么用,这日,就逮了只公鸡拎着上门去拜访沛县县令去了。
    现在的沛县县令还能被称为沛公,等日后刘邦起事造反,沛公的名号就是刘邦的了。
    这位沛公,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秦始皇死后各地纷纷造反的时候,他也打算随大流造反,造反就造反吧,反正那时候全天下都在造反。
    可他造反又不坚决,萧何曹参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事到临头他又害怕,不敢造反了。然后就被属下杀了,萧何曹参商量了一下就把本来犯了事在山中避祸的刘邦推举成了领头人,从此刘邦就成了沛公,带着沛县一群大才造反……
    赵不息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位造反不坚决最后死路一条的沛县县令的为人。
    和尽职尽责的河内郡守冯腾比起来,这位沛公爱好收受贿赂,贪财昏庸;和胆大包天到敢私吞税赋的楼县令比起来,这位沛公又胆小怕事,不敢在大事上动手脚。
    赵不息喜欢这种秦朝的官员,秦朝多一些这种官员,她何愁大事不成?
    “你说分给这位沛公一成的股份如何?”赵不息询问吕雉。
    吕雉沉思片刻,点头赞成:“沛公主管沛县之内所有事务,我们无论是买地还是建厂雇人都绕不开他,给他一成利润,日后行事会方便许多。”
    马车停在了沛县衙门后门前,赵不息昨日已经派人递上了拜帖,有下人在门前等着,带着赵不息和吕雉走进后堂。
    沛县县令已经在这里等着了,赵不息脸上带着笑,把手上拎着的公鸡递给了身侧的下人。
    “沛公!闻名不如见面啊,我早就听说您德高望重,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难得有一次竟然比不上真人。”赵不息一点也不脸红的恭维着面前的老头。
    沛公摸着胡须笑着:“黑石子在泗水郡可是大出风头啊,一入泗水郡就擒拿了困扰郡守已久的山贼团伙。”
    二人这么你吹我一句我恭维你一句地入座。
    赵不息熟读诗书,什么德高望重、老当益壮、高才大学、学富五车之类的夸赞不要钱的往沛公身上夸,听得沛公十分高兴,顿时觉得眼前的小姑娘年纪小小就能被称为黑石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说话真好听啊。
    赵不息又谈到自己想要买地种甘蔗办糖厂一事,话里话外都是买地的钱写在田契上的是固定的,可她愿意花费的钱却不是固定的。
    就是几乎明说了沛公可以吃回扣的意思。
    这些无主之地都属于秦朝官方的财产,赵不息想要买地就要和官府签订契约,这些公地才能变成她的私人财产,而在沛县,说了算的就是沛公。
    赵不息不介意给沛公一些好处。
    “啊这,老夫身为沛县县令,号召黔首开垦荒地也是分内之事。”沛公摇头晃脑,“既然黑石子有意开垦荒地,老夫身为沛县的父母官必定会给黑石子一个低价。”
    赵不息面上又把沛公夸了又夸,心里想什么就看不出来了。
    随后又商量了办糖厂的事情,这个时候还没有这类大型的工厂出现。
    现在的时期是刚刚从奴隶制迈向封建制的末期,秦朝虽说在制度上已经确立了封建制度,可依然许多地方都还带有奴隶制的色彩。连小农经济都才刚刚开始搞,男耕女织的小农模式都还没有正式形成,更别提工厂了。
    但是也有好处,正是因为刚刚开始实行封建制度,所以一切东西都还在摸索中,这时候你提出一件新事物来还没有腐朽老头会跳出来骂你“违背祖制”,当然,他们维护的到底是祖制还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就不好说了。
    沛公听着也有点迷糊,这办厂既种甘蔗又制糖还要卖糖,这到底是属于农还是工还是商呢?他不太好分类记入文书啊。
    可听到赵不息因为敬仰他所以愿意分给他一成利润还不用他出钱出力的时候,沛公忽然就知道这个工厂该算什么了。
    “既然要买地种甘蔗,那就是属于农了。”沛公乐呵呵地摆手道,“那缴纳税赋就按照百业之中的农业缴纳吧。”
    历朝历代农业都是重中之重,农业的税赋虽说也很高,可比起商业来还是要低上许多的。秦朝虽说还没有如后世一般轻贱商贾,可以隐隐约约已经有了重农抑商的倾向。
    商税比农税可高太多了。
    赵不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沛公也得到了天上掉下来的股份,就连吕雉听完今日赵不息和沛公的谈话后都有所感悟,三个人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既如此,那我们就先告辞了。”赵不息站起身,对沛公拱手。
    沛公脸上堆满了笑容,挥退了一旁的下仆,亲自将赵不息二人送出门。
    临走前,赵不息忽然回头笑了笑,“险些忘了,我还从家中给沛公带了一个自家种出的橘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