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养崽日常 第2节(2/3)
不做了,菜一收,去钱春花家里八卦去。
“我刚怎么瞧着,小苏急匆匆的?家里出事了?”
钱春花给小妞妞换好尿戒子,闻言瞥了李大妈一眼,道:“还不是家里孩子们的事。赵团也是,本身孩子就多,小苏还大着肚子,偏生又从外头领了三个回来。人还没安顿好,又出去做任务了,家里家外一摊子事,可不就指着小苏一个人?”
钱春花话里话外替苏瑜叫屈。
领回来的是三个孩子,又不是三个提线木偶。
男人们总以为养孩子就是管口饭吃,给地方住就成的。
屁!
一边是养子,一边是亲子,这里头事情多着呢。
钱春花有些忧心,还时不时向外张望:“我就怕小苏气得动了胎气。”
“嗐,不就是怀个孩子,哪就这么娇气了?乡下人家挺着肚子下地干活的不在少数。再说,孩子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多子多福嘛......”
李大妈年过半百,思想很老派。
小苏家里这么多儿子,换成别人做梦都得笑醒,也不懂有什么可愁的。
还以为是发生什么大事了,敢情就是孩子打架。
李大妈觉得有些无趣,转头问钱春花:“小妞妞快满一周岁了吧?你和大牛抓紧一些,趁着年轻再要个儿子,还是要有儿子的,有儿子才算有香火......”
钱春花心里跟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她冷下脸赶客:“婶子,您有这功夫管我,还是多操心操心你儿子吧,根生是不是27了?还没结婚呢?我怎么听说相看一个黄一个?有时候不要光想着去挑剔女方,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你、你这人怎么不识好?!我不跟你说了,家里鱼还烧着呢,再过一会儿得焦了!”
李大妈撂下话转头就走,生怕钱春花问她人家女方为什么看不中她家根生。
钱春花冷哼一声,“还吃鱼呢,不如吃屁!”
她说着将门狠狠关了上去,拉起女儿的小手乐呵呵的唱小曲逗她。
李大妈有没有鱼吃,苏瑜并不知道,但她这会儿是真的在吃鱼。
孩子们打架了,被老师找,着急吗?
换做以前她肯定着急,但苏瑜现在不那么着急了,反正离放学还早着呢,她在放学之前赶到总行了吧?
学校离军区不是很近,因为附近的村子也有许多孩子要上学,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就建在了两边的中心点上。好处是,去学校会经过国营饭店和供销社,家里要是缺什么,顺手就能让孩子带回来。坏处则是,孩子们每天上下学要走的路不少,冬天的时候往往天黑透了,孩子还没到家。
以前苏瑜挺心疼孩子的,还张罗着要买自行车。
可等自行车买回来,哪些孩子骑自行车,哪些孩子走路,就又成了问题。
如今再看从前,苏瑜觉得自己真的傻的厉害。
摸黑走路而已,有什么走不得的,她挺着肚子不也是照样走?
“同志,这是你要的红烧鱼和大肉包,得亏你来的早,再晚一点可就没了。”牛高马大的帮厨见她大着肚子不方便,还好心帮着把菜端了出来。
苏瑜捧着肚子道谢,等人一走,她拿起筷子一口鱼肉,一口大肉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上辈子除了药什么都吃不下去,如今再吃起东西只觉得味觉格外发达。
鱼肉细腻鲜美,酱汁浓郁又恰到好处,别说她手里拿着的是大肉包了,就算是个平平无奇的玉米面馒头都能蘸着酱汁连吃好几个。
但也因为味觉太灵敏了,鱼肉越是好吃,就越发显得手里的肉包子平平无奇。
如果换做她来做的话,或许会把其中的姜蒜换成葱姜水,在包包子之前先将肉调好,再小小的腌制一会儿,最后放入一点糖提鲜。另外包子皮也很重要,发酵的时间掌握不好,就不够蓬松。
苏瑜一边吃一边想,脑海中关于做包子的手法,像放电影似的来回播放。等她郑重的将饭菜吃完,竟然已经勾勒出一套完美的做肉包子方案了。
苏瑜觉得很神奇,又觉得自己想太多。
上辈子她最不擅长的就是厨艺,把饭菜做熟是一回事,做的好不好吃又是另一回事。在过去,苏瑜没少被人吐槽过厨艺。好似像她这样不能整治出一桌完美饭菜的女人,是什么大的罪过似的。
苏瑜对此嗤之以鼻。
不过一个不善厨艺的人,仅仅吃了一口肉包子,就在脑海中自动形成了肉包子的做法,还是改良版,这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苏瑜不信邪,又细细尝了尝红烧鱼。
这回脑子竟然给她自动播放了一遍红烧鱼的做法!
苏瑜狠狠吃了一惊,但到底是重生一回的人了,脸上还算持的住,并没露出什么端倪,只是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而已。
“师父,人走了,没想到她还真挺舍得吃的。”
刘健出来收盘子,顺嘴跟大师傅嘀咕一句。
话音落,脑门就被师父敲了个暴栗,“你没见人大着肚子吗?胳膊腿那么细,要不是为着肚里的孩子着想,也不会舍得拿钱出来打牙祭。”
刘健捂着脑门点头,对师父的崇拜更深了。
“我刚怎么瞧着,小苏急匆匆的?家里出事了?”
钱春花给小妞妞换好尿戒子,闻言瞥了李大妈一眼,道:“还不是家里孩子们的事。赵团也是,本身孩子就多,小苏还大着肚子,偏生又从外头领了三个回来。人还没安顿好,又出去做任务了,家里家外一摊子事,可不就指着小苏一个人?”
钱春花话里话外替苏瑜叫屈。
领回来的是三个孩子,又不是三个提线木偶。
男人们总以为养孩子就是管口饭吃,给地方住就成的。
屁!
一边是养子,一边是亲子,这里头事情多着呢。
钱春花有些忧心,还时不时向外张望:“我就怕小苏气得动了胎气。”
“嗐,不就是怀个孩子,哪就这么娇气了?乡下人家挺着肚子下地干活的不在少数。再说,孩子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多子多福嘛......”
李大妈年过半百,思想很老派。
小苏家里这么多儿子,换成别人做梦都得笑醒,也不懂有什么可愁的。
还以为是发生什么大事了,敢情就是孩子打架。
李大妈觉得有些无趣,转头问钱春花:“小妞妞快满一周岁了吧?你和大牛抓紧一些,趁着年轻再要个儿子,还是要有儿子的,有儿子才算有香火......”
钱春花心里跟吞了只苍蝇一样恶心,她冷下脸赶客:“婶子,您有这功夫管我,还是多操心操心你儿子吧,根生是不是27了?还没结婚呢?我怎么听说相看一个黄一个?有时候不要光想着去挑剔女方,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你、你这人怎么不识好?!我不跟你说了,家里鱼还烧着呢,再过一会儿得焦了!”
李大妈撂下话转头就走,生怕钱春花问她人家女方为什么看不中她家根生。
钱春花冷哼一声,“还吃鱼呢,不如吃屁!”
她说着将门狠狠关了上去,拉起女儿的小手乐呵呵的唱小曲逗她。
李大妈有没有鱼吃,苏瑜并不知道,但她这会儿是真的在吃鱼。
孩子们打架了,被老师找,着急吗?
换做以前她肯定着急,但苏瑜现在不那么着急了,反正离放学还早着呢,她在放学之前赶到总行了吧?
学校离军区不是很近,因为附近的村子也有许多孩子要上学,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就建在了两边的中心点上。好处是,去学校会经过国营饭店和供销社,家里要是缺什么,顺手就能让孩子带回来。坏处则是,孩子们每天上下学要走的路不少,冬天的时候往往天黑透了,孩子还没到家。
以前苏瑜挺心疼孩子的,还张罗着要买自行车。
可等自行车买回来,哪些孩子骑自行车,哪些孩子走路,就又成了问题。
如今再看从前,苏瑜觉得自己真的傻的厉害。
摸黑走路而已,有什么走不得的,她挺着肚子不也是照样走?
“同志,这是你要的红烧鱼和大肉包,得亏你来的早,再晚一点可就没了。”牛高马大的帮厨见她大着肚子不方便,还好心帮着把菜端了出来。
苏瑜捧着肚子道谢,等人一走,她拿起筷子一口鱼肉,一口大肉包。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上辈子除了药什么都吃不下去,如今再吃起东西只觉得味觉格外发达。
鱼肉细腻鲜美,酱汁浓郁又恰到好处,别说她手里拿着的是大肉包了,就算是个平平无奇的玉米面馒头都能蘸着酱汁连吃好几个。
但也因为味觉太灵敏了,鱼肉越是好吃,就越发显得手里的肉包子平平无奇。
如果换做她来做的话,或许会把其中的姜蒜换成葱姜水,在包包子之前先将肉调好,再小小的腌制一会儿,最后放入一点糖提鲜。另外包子皮也很重要,发酵的时间掌握不好,就不够蓬松。
苏瑜一边吃一边想,脑海中关于做包子的手法,像放电影似的来回播放。等她郑重的将饭菜吃完,竟然已经勾勒出一套完美的做肉包子方案了。
苏瑜觉得很神奇,又觉得自己想太多。
上辈子她最不擅长的就是厨艺,把饭菜做熟是一回事,做的好不好吃又是另一回事。在过去,苏瑜没少被人吐槽过厨艺。好似像她这样不能整治出一桌完美饭菜的女人,是什么大的罪过似的。
苏瑜对此嗤之以鼻。
不过一个不善厨艺的人,仅仅吃了一口肉包子,就在脑海中自动形成了肉包子的做法,还是改良版,这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苏瑜不信邪,又细细尝了尝红烧鱼。
这回脑子竟然给她自动播放了一遍红烧鱼的做法!
苏瑜狠狠吃了一惊,但到底是重生一回的人了,脸上还算持的住,并没露出什么端倪,只是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而已。
“师父,人走了,没想到她还真挺舍得吃的。”
刘健出来收盘子,顺嘴跟大师傅嘀咕一句。
话音落,脑门就被师父敲了个暴栗,“你没见人大着肚子吗?胳膊腿那么细,要不是为着肚里的孩子着想,也不会舍得拿钱出来打牙祭。”
刘健捂着脑门点头,对师父的崇拜更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