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祝缨微微皱眉,问道:“这些不大够吧?”
    “再搀点儿干菜、豆子之类就差不多啦!”
    祝缨道:“那倒还行。”
    与他们聊完,又被本地乡绅请去他们家住了一夜。当晚吃完饭,祝缨便把里正等叫了过来,说:“为什么又另收了二升米?”这种村头徭役是不会拨发口粮的,都是乡民自带。既然自带口粮为何又要再征粮。
    里正道:“该征发的壮丁都征了,各家再生火做饭送过来又耽误事儿,就一总叫了几个人家的婆娘来做饭。也不能叫人家白干,所以才有这二升米。各处都是这么办的。”
    “柴呢?”
    “蒙大人的恩典,过几天就分几个人去砍些来,也是够的。”
    祝缨一点头,不再多问。她知道,这些工程最终还得着落在这些人头上。修渠,他们是愿意的,从可怜人身上再揩点可怜的油水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做得不太过份,稍稍揩点油,也是无法的事情。
    赵苏心道:心软不好说,心细琐碎是实。
    第二天,祝缨吃完了早饭,突然道:“你们慢慢走,老关、祁先生,咱们上马!”又叫了小吴、童立等几个年轻衙役,最后还点了赵苏同行。
    让大队坐着车跟张仙姑等人慢行,祝缨等人着骑马疾驰到了邻乡的工地上。
    到了的时候太阳已经老高了,工地上到处都是人。山地丘陵修渠与平原不同,平原主要就是挖土,山地丘陵还要担石头、平掉树根,同时还要留意脚下别滑了、山坡会不会有隐患,一旦线路规划不对或者工程上有纰漏,大雨下来,整个山坡一滑,水渠也就没了。活儿干得热火朝天却也透着点小心。
    赵苏心道:阿妈这回说对了,县令心眼是挺多的。
    祝缨这一突袭,就看出工地上的弊端来了。她冲到了一个老者的面前,老头子头发都白了,衣服上有补丁有破洞,还颤巍巍地跟人抬一筐石头。祝缨跳下马来,问道:“阿翁,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老头子抬起头来看她,一双眼睛略有些浑浊,道:“修渠,当然要来啦。”
    祝缨道:“您多大了?”
    “七、七十啦。”
    “家里还有谁?”
    “没、没啦,就我自己。”
    “那不对,”祝缨说,“不该叫您来修这渠的。”
    七十岁的老人上工,能干多少活?死工地上了就是她苛刻。她才不干这亏本买卖呢!所以最初定的时候,她是把年龄放到六十以下的。抽丁也不抽六十岁以上的。怎么还有七十老翁来修渠呢?
    再者,老头家里没别人了,是个孤寡老人,也不应该让他上工。
    两人才说了几句话,就有一个穿得还算整齐的壮年男子过来:“什么人?!”
    祝缨眯起了眼:“你很闲。”
    来人看她的衣饰是乡间少见的华美,再看她身后有几人穿着号衣,忙把手里的马鞭藏到了背后:“大大大大人?”
    祝缨道:“你是里正?我怎么没有见过?”
    “咱们村子大,不止我一个,我就是来监、监工的。”
    祝缨没有马上发作,而是问道:“这人犯罪了吗?”
    她没有马上做结论说他们故意虐待老人,“老人”只是指的年龄,并不是指人的品德,也有许多人年轻人不着四六作奸犯科,到老了孤苦无依再祸害不了别人,祝缨也不好强求别人照顾他。所以她先问。
    来者道:“啊?犯罪?什么罪?”
    “瞧着没人帮他,还以为他得罪人了。”
    来人陪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本村贫苦,听说要修渠了,老少爷们能来干活的都来了。”
    祝缨道:“去村里瞧瞧。”又指着老者道:“阿翁别干了,咱们一同回家吧。”
    里正抬起袖子擦汗,手上一个不稳,马鞭掉到了地上,他慌忙伏下身子去拣。祝缨背着手慢慢地走,小吴牵着马跟在后面。赵苏觉得很奇怪,照说县令应该不太知道村子在哪里,但是祝缨就好像知道一样,左转右转,绕过遮眼的树木之后走进了一个村落。
    里正在村口就大喊:“大伯、大伯!大人来了!”
    祝缨还是慢慢地走着,这村子她上次没有来过,县里村子那么多,难免会漏掉一二。里面村长小跑着出来了,村子里几处炊烟正往天上飘,村长上前就拜:“大人。”
    祝缨看着他,四十上下,老头子工地出苦力他倒在村里很自在,问道:“村长?里正?”
    “是。”
    “家里几口人?”
    “七、七口。”
    “工地上有你几口?”
    “两两一一口……”
    祝缨遁着炊烟走过去,只见一所大屋,搁朱家村就得是于妙妙那样的大户人家,里面正在做着饭。推开门,只见几个妇人围着两口大锅,屋檐下,一个干净整齐的中年女子正在晒着太阳,看她们干活。
    看到他来,妇人们看了一眼,都站住了停下手。祝缨走近了大锅,看里面煮的都是掺着野菜的豆子还有煮得看不清的一点糙米,也算饭、也算菜。
    她问:“这是给上工的人吃的?”
    “是,是啊。”
    “粮食哪儿来的?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