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才两岁多一点,心眼不是一般的多。
    程弯弯作为一家之主,要给不少人发拜年红包,三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人是一百两,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一人是十两,家里的下人根据资历是一两到十两银子不等,领了红包的人个个喜气洋洋。
    正月里,就是互相之间拜年,吃吃喝喝打打牌,日子过的极快。
    过了正月,老赵家就开始准备给春花和阿福办喜事儿,只不过成亲的日子还没到,王大麦就生了,给赵大旺生了个大胖小子。
    第624章 大河镇正式更名
    老赵家可谓是喜事连连。
    先是给赵大旺和王大麦的儿子办了喜三酒,然后马不停蹄给春花和阿福办婚事。
    沈家三口人已经去了京城,阿福在平安县可谓是孑然一身,不过沈老夫人给他留了一个院子。
    这院子在平安县正街处,前面可以经营做生意,后头有好几间厢房,就算是生四五个孩子也能住的开。
    阿福从京城回来之后,就和赵老头子合伙将木匠铺子开起来了,两人的手艺都相当不错,市场打开之后,生意就慢慢稳定下来了,为了一心筹备婚事,阿福还请了一个十二岁的学徒来帮忙。
    二人的婚事就在这院子里大办,村里许多人都来吃喜酒。
    这次的喜宴,是由程放来掌厨,她在大河宴厨房干了一年多,该学的东西都学会了,渐渐也能独当一面。
    以后春花怀孕生子,大河宴主店这边也需要她撑起来,而魏红艳则是给她打下手。
    村里人在院子里坐着吃席,三五成群闲聊着。
    “程放的手艺真不错,和大山媳妇做的菜也没啥太大区别。”
    “不得不说,程放离了徐家之后,这模样越来越出挑了,她今年二十一了吧,还嫁得出去不?”
    “她不是克夫么,也没几个人敢娶进门,听说她之前还跟着贺师父学武,男人制不住呀。”
    “估计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要成老姑娘了。”
    听着村里人议论,程弯弯忍不住开口道:“女人也不定非得嫁人才行,自己有本事能赚钱,一辈子舒舒服服也不是不行。”
    虽说程弯弯的地位在这里,但一些妇人婆子还是会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有钱是好,但老了身边没个热闹的人,那滋味可不好受。”
    “大山娘你有四个儿子,你不知道没孩子的凄苦,程放现在是厉害,等到了三四十岁,她就该羡慕别人了。”
    “女人还是得嫁人生子才圆满……”
    程弯弯张了张唇,没再说什么。
    她拿现代的观念去说服古人,这不是乱弹琴么。
    在这个时代,没有养老金,没有养老院,没有政策,女人的归宿就是嫁人,这点毋庸置疑。
    她想到了自己院子里的丫环们,她们的年岁也渐渐大了,是不是也该给丫环们找个好归宿呢?
    在平安县吃完酒后回去,程弯弯就和齐婆子聊了这件事。
    “宫里的宫女都是满了二十五岁放出去成婚,若是有不愿意嫁人的女子,可留在宫中当姑姑当嬷嬷。”齐婆子开口道,“像我们这种婆子,都是年轻的时候遇到了点事儿,就选择自梳。凝蓝她们都是花一样的小姑娘,能嫁人自然是最好,若是嫁不了也没事,跟着恭人总不会吃亏。”
    程弯弯点头表示了然。
    大户人家的丫环要么是年纪到了放出去,要么是配给家中的管事小厮。
    这几个丫头长得如花似玉,要是就这么放出去,怕是得被一些不安好心的人给惦记上,所以,只能她上上心给丫头们配婚事……如此一来,丫环们虽然出嫁了也还能留在她身边做事,这样就不用总是买新人进来了。
    这事儿程弯弯放在心底里,需要慢慢寻摸。
    正月底,大河村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件盛事——大河村正式命名为大河镇。
    湖州知府祝大人,平安县新县令魏大人,附近各大县令,还有林大人、葛大人……纷纷前来恭贺。
    大河镇主路上的侧边,多了一块立起来的石头,大约有六七尺高的样子,用红色的布盖起来,还用红绸绑起来,显得很是神秘。
    这进村的路拓宽了至少五倍,显得非常宽敞,一些当官的人站在正中间,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今天是正月二十八,是一个大晴天,也是我们大河村的好日子。”赵县丞大声开口说道,“在经过各方一年的努力之后,大河村终于变成了大河镇,从今天开始,我们都是云省湖州平安县大河镇人士,接下来,我们有请知府大人和穗恭人为我们揭红布!”
    祝知府做了个有请的手势:“穗恭人。”
    程弯弯淡笑点头,走到了大石头左边的位置,古人以右为尊,这里最尊贵的人自然是知府大人。
    祝知府在右边站立,和程弯弯一起扯住红绸布的一端,然后用力一拉。
    红色的布被扯开,露出下面光裸的石头,这是一块巨大的长形石,是铁柱带人上山找了七八天才找回来,然后请来平安县最好的石匠,在上方刻下三个字——大河镇。
    这三个字,英气飞扬,用朱砂染成红色,还添了一些银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