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161节(3/3)
好动孩子在车上一动不动,枯坐等待更难受的了,她也不知道女儿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也就是这些天赶路赶的久,女儿身体疲惫,才不像之前那样,不是下去跑着追车,就是吵着要骑马,实在是让人头疼。
腰间系着剑,在车队后的丈夫蔡盛驱马过来,笑着对女儿说:“你这个小皮猴子啊,就再忍忍吧。”“可我忍不了。”蔡汶撅了撅嘴:“再坐下去,我的腿都要断了,还有,我好饿,饿的都能吃下一头牛了!”
“好啦。”蔡彭看着前面升起的袅袅炊烟,笑着说道:“现在也不早了,前面有个村邑,我看那边建的不错,说不定有富户人家,就不找亭,去那里借宿一晚,正好趁着天还没黑,让汶儿下车走,舒缓舒缓身体。”
说着,蔡彭将目光投向了儿媳,又道:“你再取些铜钱出来,多取些,好买些肉给汶儿吃。”
曹良顿了顿,没有反驳,按照公公的吩咐,侧身从行李中找出上百个足钱出来,用绳子串在一起。
看着越来越扁的钱袋,曹良泛起了几分愁意。
在家万日好,出门一日难,难不只在生活不便上,更在各方面都得花钱上。
刚开始走的时候,丈夫和公公还能凭借着医术赚取费用,可进了宛安县,连一个小村子里都有女医,看丈夫和公公的态度,似乎对方医术还不错,根本不是过往那些害人的愚蠢之妇,这宛安县医风这么兴盛,家里男人再想靠医术赚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钱只出不进……若是花光了可怎么办?
比起来郡城,宛安县可是个穷地方,她能织上好的绢,也能刺绣,可再好的绢,在这里,可卖不上什么价啊。
想到这里,曹良更加犯起愁来。
而比起来儿媳的愁虑,蔡彭就放松多了,他清楚自己的家资,光携带的金子就够全家吃穿不愁三四年,更不要说那些写在绢布上的医案、以及他收集的珍贵药材——这完全是无价之宝。
医者多好啊,有人识货,就不怕没人不买。
至于担忧家里的钱财不够,没有进项,这两项东西也不打算卖的话,那停留个一年半载的就去山阳郡不就行了?不说被奉为座上宾,想糊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医术好了,到哪儿都饿不死。
蔡彭极有底气,这也是他如此乐天的缘由之一,他边逗着孙女边赶路,随着车轮不断行进,之前看到的村邑越发的靠近,只是越近,蔡彭越觉着好像有些不对。
一眼望去,大量崭新的土屋出现在他的面前,两三间,三四间的组成一个小院,院中搭着棚子,黑猪在里面哼唧,最近的那户,还有气宇轩昂的公鸡站在棚顶不肯下来,一个年轻人正用棍子驱赶,院落里十几只半大的母鸡正扒拉着土,再往别处瞄瞄,还能看到老马和黄牛。
若是只有一两家这么富裕,还能让人理解,可这村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再差的都能有两间土房,房子,农具,猪和鸡乃至其它牲口加起来,怎么都得有个一两万……这怎么可能?
如此违反常识的景象让蔡彭有些犯懵,儿子蔡盛也生出了疑惑的目光,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到了不远处数个长条形的草棚,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这样的建筑,肯定不是普通农人能盖的起的——
“这里是豪族的庄园?”
蔡盛得出了结论,但紧接着他又摇了摇头:“不对,庄园里哪有这么富的田农?”
土地创造的财富终究是有限的,田农多一点,豪族就少一点,积累家财的豪族怎么可能会给田农这么多财产?
而且,这也不符合庄园生产模式,家庭生产虽然稳定,但创造效益是偏低的,大多数庄园主都是将不同的事情分给不同的人去做,比如设专门种田的农户,养羊的羊户、养牛的牛户等等,这样分散到家庭,还是以家庭模式饲养牲畜的模式,实在是不符合他对庄园的认知。
马车没停,还在咕咕隆隆的往前走着,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了,大片土屋群前,不少大肚子的孕妇正在走圈,像是在进行某种奇怪的仪式。
蔡盛将手握在了腰间的剑柄上。
“古怪,此处若是庄园,怎没有庄主的居所?还有那些孕妇……”反常的现象让蔡盛有些不安,他稳住心神,对着还在驾车的家仆们使了个眼色。
家仆们分分警戒起来。
一家人行进的速度越发缓慢,即将停止时,零星的,几个挑着担子的人从车队面前经过,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纷纷用好奇的表情打量着车队,蔡彭看着冒着热气,还往下滴水的担子,突然想到了什么,立马叫住了末尾走的最慢的老人,问道:
“老翁,这里可是东河村?”
老人从未被人这么文绉绉的喊过,一开始还没分出来蔡彭问的是自己,待蔡彭又喊了一遍他才反应过来,侧身打量着这家同样古怪的人家。
大冬天带着女眷孩子出行,车上的箱子不是货物,而是各种家当,一看就知道这是得罪人,拖家带口搬迁避祸。
老人眼中多了几分同情,大声回道:“对,前面就是东河村。”
听到老人的回答,蔡彭松了口气,不仅是他,儿子蔡盛和儿媳曹良也都放松下来。
腰间系着剑,在车队后的丈夫蔡盛驱马过来,笑着对女儿说:“你这个小皮猴子啊,就再忍忍吧。”“可我忍不了。”蔡汶撅了撅嘴:“再坐下去,我的腿都要断了,还有,我好饿,饿的都能吃下一头牛了!”
“好啦。”蔡彭看着前面升起的袅袅炊烟,笑着说道:“现在也不早了,前面有个村邑,我看那边建的不错,说不定有富户人家,就不找亭,去那里借宿一晚,正好趁着天还没黑,让汶儿下车走,舒缓舒缓身体。”
说着,蔡彭将目光投向了儿媳,又道:“你再取些铜钱出来,多取些,好买些肉给汶儿吃。”
曹良顿了顿,没有反驳,按照公公的吩咐,侧身从行李中找出上百个足钱出来,用绳子串在一起。
看着越来越扁的钱袋,曹良泛起了几分愁意。
在家万日好,出门一日难,难不只在生活不便上,更在各方面都得花钱上。
刚开始走的时候,丈夫和公公还能凭借着医术赚取费用,可进了宛安县,连一个小村子里都有女医,看丈夫和公公的态度,似乎对方医术还不错,根本不是过往那些害人的愚蠢之妇,这宛安县医风这么兴盛,家里男人再想靠医术赚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钱只出不进……若是花光了可怎么办?
比起来郡城,宛安县可是个穷地方,她能织上好的绢,也能刺绣,可再好的绢,在这里,可卖不上什么价啊。
想到这里,曹良更加犯起愁来。
而比起来儿媳的愁虑,蔡彭就放松多了,他清楚自己的家资,光携带的金子就够全家吃穿不愁三四年,更不要说那些写在绢布上的医案、以及他收集的珍贵药材——这完全是无价之宝。
医者多好啊,有人识货,就不怕没人不买。
至于担忧家里的钱财不够,没有进项,这两项东西也不打算卖的话,那停留个一年半载的就去山阳郡不就行了?不说被奉为座上宾,想糊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医术好了,到哪儿都饿不死。
蔡彭极有底气,这也是他如此乐天的缘由之一,他边逗着孙女边赶路,随着车轮不断行进,之前看到的村邑越发的靠近,只是越近,蔡彭越觉着好像有些不对。
一眼望去,大量崭新的土屋出现在他的面前,两三间,三四间的组成一个小院,院中搭着棚子,黑猪在里面哼唧,最近的那户,还有气宇轩昂的公鸡站在棚顶不肯下来,一个年轻人正用棍子驱赶,院落里十几只半大的母鸡正扒拉着土,再往别处瞄瞄,还能看到老马和黄牛。
若是只有一两家这么富裕,还能让人理解,可这村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再差的都能有两间土房,房子,农具,猪和鸡乃至其它牲口加起来,怎么都得有个一两万……这怎么可能?
如此违反常识的景象让蔡彭有些犯懵,儿子蔡盛也生出了疑惑的目光,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到了不远处数个长条形的草棚,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这样的建筑,肯定不是普通农人能盖的起的——
“这里是豪族的庄园?”
蔡盛得出了结论,但紧接着他又摇了摇头:“不对,庄园里哪有这么富的田农?”
土地创造的财富终究是有限的,田农多一点,豪族就少一点,积累家财的豪族怎么可能会给田农这么多财产?
而且,这也不符合庄园生产模式,家庭生产虽然稳定,但创造效益是偏低的,大多数庄园主都是将不同的事情分给不同的人去做,比如设专门种田的农户,养羊的羊户、养牛的牛户等等,这样分散到家庭,还是以家庭模式饲养牲畜的模式,实在是不符合他对庄园的认知。
马车没停,还在咕咕隆隆的往前走着,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了,大片土屋群前,不少大肚子的孕妇正在走圈,像是在进行某种奇怪的仪式。
蔡盛将手握在了腰间的剑柄上。
“古怪,此处若是庄园,怎没有庄主的居所?还有那些孕妇……”反常的现象让蔡盛有些不安,他稳住心神,对着还在驾车的家仆们使了个眼色。
家仆们分分警戒起来。
一家人行进的速度越发缓慢,即将停止时,零星的,几个挑着担子的人从车队面前经过,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纷纷用好奇的表情打量着车队,蔡彭看着冒着热气,还往下滴水的担子,突然想到了什么,立马叫住了末尾走的最慢的老人,问道:
“老翁,这里可是东河村?”
老人从未被人这么文绉绉的喊过,一开始还没分出来蔡彭问的是自己,待蔡彭又喊了一遍他才反应过来,侧身打量着这家同样古怪的人家。
大冬天带着女眷孩子出行,车上的箱子不是货物,而是各种家当,一看就知道这是得罪人,拖家带口搬迁避祸。
老人眼中多了几分同情,大声回道:“对,前面就是东河村。”
听到老人的回答,蔡彭松了口气,不仅是他,儿子蔡盛和儿媳曹良也都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