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2)
偏生他与其他内官还不同,其他内官显达与否,都是在禁宫之内,并不同外官相干系;谷大用却是提督过西厂的,收拾过多少官员,结了多少仇家。要是不抱住世子大腿,绝对是不得善终。
或许他觉得还有机会对世子慢慢巴结,可世子是什么人?谷大用闭口不提遗诏,让世子这两日跟着提心吊胆,不被世子怨恨才怪。
在启运殿世子发问时,道痴原本想要多嘴两句,不过想到陆松的告诫,就都又咽了回去。自己才十四,世子都迷茫,自己太聪明了没好处,跟着一起“提心吊胆”更妥当。
陆炳并不是无知孩童,对谷大用好奇两句后,便也开始担心世子,少不得也跟小老头似的,叹了几声京城局势叵测之类的话。
陆炳走后,道痴心中有些激动。进京倒计时,不管京城过来的钦差多少人,侍卫多少人,以世子的心性,不会轻易信任外人,肯定要带大家进京。
在南边生活了十几年,他对于北地还真是有些想念。
次日清晨,陈赤忠带了两名仪卫疾驰回府,带来一个大消息。
两日前,在汝宁府发现数千骑南下,红盔明甲,京中侍卫亲军装扮。
不管终点是哪里,瞧着是汝宁往信阳方向去,若是再南下,就奔武昌府,到时要途径安陆,只是不知是途径,还是专程过来。
担心使人传话传不清楚,王琪与陈赤忠商议一番后,就决定由陈赤忠亲自回来报信。其余二十八骑,随着王琪继续北上。
若说世子先前还有侥幸,那听了陈赤忠带回来的消息,只能浑身冒冷汗。
汝宁至安陆不足七百里,陈赤忠疾驰用了两日,大部队速度慢下,明后天就要到了。既然谷大用已经到安陆,并且停驻下来,那钦差与京城侍卫亲军的目的地,不是安陆还是哪里?
世子虽然虽恐惧不安,可想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真要有什么动荡,也不会单单是兴王府一处,到时候再见机行事便是。按照谷大用所说,宫里也旨意给王府,王府除了接旨,还能作甚?
世子没有再遣陈赤忠出府,一是陈赤忠星夜赶路,实在乏累;二是钦差就要到了,京城那边的消息,对王府来说反而没有那么迫切。
可是等待的滋味并不好受,午饭过后,世子使人传了道痴与陆炳两个,二进丹房。
时已春末,丹房里还拢着地火,屋子里有些发闷。
世子并没有拿着选丹方,也没有指使两人的意思,自己将窗户都推开,站在窗前,眺望王府,喃喃道:“孤要是能上天入地就好了。”
道痴与陆炳对视一眼,两人眼底都有惊愕。
世子,如此惊恐。
世子也只说了这一句,便闭口不言,拉了一把椅子,坐在窗下晒太阳。
过了盏茶功夫,他才打着哈欠,回头道:“你们两个先自己耍,孤要歇一歇……”
道痴与陆炳低声应了,并没有立时出去,丹房里也有圆枕薄毯之类。陆炳寻了块薄毯,上前给世子盖上。
世子睁开眼,口中道“大热天,哪里需要这个”,却没有将身上的薄毯拿下。
等他再次闭眼,呼吸渐渐匀称时,道痴与陆炳两个才蹑手蹑脚地从丹室出来。
两人去了储室。
陆炳忧心道:“殿下眼圈发黑,这几日定是没歇好。”
道痴迟疑道:“这样苦熬也不是办法,既然殿下如此不安心,为何不使人去官驿探探口风?”
陆炳摇头道:“谷大用名声狼藉,不管是为何来安陆,殿下都不会与之同流合污,否则的话不就是污了王府名声?”
道痴听了,便不再多言。
这几日,见大家都恐慌不安,他几次忍不住想要说话将大家往承嗣方向引,可见被世子倚重的袁宗皋都没有想到此处,他还是选择闭口不言。
“兄终弟及”,即便是《明会典》所列,可是历代帝王向来是“父死子继”为主,历朝历代偶尔出现的几次“兄终弟及”,都是充满血腥与争议。尤其是本朝的英宗、代宗兄弟时期,更是朝廷地方十数年动荡不安。
若不是道痴来自五百年后,晓得这段历史,也不会想各王府在争相想要将王子王孙过继到今上膝下时,京城大佬会提及“兄终弟及”?
屋子里沉寂,只听得外头的鸣虫声响。
陆炳被鸣虫的声音吵得心浮气躁,起身道:“我去沾虫,省的它们扰到殿下。”
道痴道:“那我去守着殿下。”
陆炳也不强他,从屋角寻了个沾网,出去粘虫去了。
道痴重返丹室,拿了本《易经》,坐在丹房门口,心思却都在世子身上。
兴王对世子的影响太深,所以世子在寝食难安后,才会在丹室睡个好觉。
从小耳濡目染树立起来的信仰,想要劝其换了想法何其艰难。难道自己以后面对的君王,还会长成为后世记载那个炼丹皇帝?提拔青词写的好的严嵩,习惯用近臣试药?
正想着,就听到外头窸窸窣窣的声音。
道痴起身,望向门口,看到来人,不禁一愣。
来的是王妃与小郡主,陆炳耷拉着脑袋跟在后头。
道痴
或许他觉得还有机会对世子慢慢巴结,可世子是什么人?谷大用闭口不提遗诏,让世子这两日跟着提心吊胆,不被世子怨恨才怪。
在启运殿世子发问时,道痴原本想要多嘴两句,不过想到陆松的告诫,就都又咽了回去。自己才十四,世子都迷茫,自己太聪明了没好处,跟着一起“提心吊胆”更妥当。
陆炳并不是无知孩童,对谷大用好奇两句后,便也开始担心世子,少不得也跟小老头似的,叹了几声京城局势叵测之类的话。
陆炳走后,道痴心中有些激动。进京倒计时,不管京城过来的钦差多少人,侍卫多少人,以世子的心性,不会轻易信任外人,肯定要带大家进京。
在南边生活了十几年,他对于北地还真是有些想念。
次日清晨,陈赤忠带了两名仪卫疾驰回府,带来一个大消息。
两日前,在汝宁府发现数千骑南下,红盔明甲,京中侍卫亲军装扮。
不管终点是哪里,瞧着是汝宁往信阳方向去,若是再南下,就奔武昌府,到时要途径安陆,只是不知是途径,还是专程过来。
担心使人传话传不清楚,王琪与陈赤忠商议一番后,就决定由陈赤忠亲自回来报信。其余二十八骑,随着王琪继续北上。
若说世子先前还有侥幸,那听了陈赤忠带回来的消息,只能浑身冒冷汗。
汝宁至安陆不足七百里,陈赤忠疾驰用了两日,大部队速度慢下,明后天就要到了。既然谷大用已经到安陆,并且停驻下来,那钦差与京城侍卫亲军的目的地,不是安陆还是哪里?
世子虽然虽恐惧不安,可想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真要有什么动荡,也不会单单是兴王府一处,到时候再见机行事便是。按照谷大用所说,宫里也旨意给王府,王府除了接旨,还能作甚?
世子没有再遣陈赤忠出府,一是陈赤忠星夜赶路,实在乏累;二是钦差就要到了,京城那边的消息,对王府来说反而没有那么迫切。
可是等待的滋味并不好受,午饭过后,世子使人传了道痴与陆炳两个,二进丹房。
时已春末,丹房里还拢着地火,屋子里有些发闷。
世子并没有拿着选丹方,也没有指使两人的意思,自己将窗户都推开,站在窗前,眺望王府,喃喃道:“孤要是能上天入地就好了。”
道痴与陆炳对视一眼,两人眼底都有惊愕。
世子,如此惊恐。
世子也只说了这一句,便闭口不言,拉了一把椅子,坐在窗下晒太阳。
过了盏茶功夫,他才打着哈欠,回头道:“你们两个先自己耍,孤要歇一歇……”
道痴与陆炳低声应了,并没有立时出去,丹房里也有圆枕薄毯之类。陆炳寻了块薄毯,上前给世子盖上。
世子睁开眼,口中道“大热天,哪里需要这个”,却没有将身上的薄毯拿下。
等他再次闭眼,呼吸渐渐匀称时,道痴与陆炳两个才蹑手蹑脚地从丹室出来。
两人去了储室。
陆炳忧心道:“殿下眼圈发黑,这几日定是没歇好。”
道痴迟疑道:“这样苦熬也不是办法,既然殿下如此不安心,为何不使人去官驿探探口风?”
陆炳摇头道:“谷大用名声狼藉,不管是为何来安陆,殿下都不会与之同流合污,否则的话不就是污了王府名声?”
道痴听了,便不再多言。
这几日,见大家都恐慌不安,他几次忍不住想要说话将大家往承嗣方向引,可见被世子倚重的袁宗皋都没有想到此处,他还是选择闭口不言。
“兄终弟及”,即便是《明会典》所列,可是历代帝王向来是“父死子继”为主,历朝历代偶尔出现的几次“兄终弟及”,都是充满血腥与争议。尤其是本朝的英宗、代宗兄弟时期,更是朝廷地方十数年动荡不安。
若不是道痴来自五百年后,晓得这段历史,也不会想各王府在争相想要将王子王孙过继到今上膝下时,京城大佬会提及“兄终弟及”?
屋子里沉寂,只听得外头的鸣虫声响。
陆炳被鸣虫的声音吵得心浮气躁,起身道:“我去沾虫,省的它们扰到殿下。”
道痴道:“那我去守着殿下。”
陆炳也不强他,从屋角寻了个沾网,出去粘虫去了。
道痴重返丹室,拿了本《易经》,坐在丹房门口,心思却都在世子身上。
兴王对世子的影响太深,所以世子在寝食难安后,才会在丹室睡个好觉。
从小耳濡目染树立起来的信仰,想要劝其换了想法何其艰难。难道自己以后面对的君王,还会长成为后世记载那个炼丹皇帝?提拔青词写的好的严嵩,习惯用近臣试药?
正想着,就听到外头窸窸窣窣的声音。
道痴起身,望向门口,看到来人,不禁一愣。
来的是王妃与小郡主,陆炳耷拉着脑袋跟在后头。
道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