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1/2)
今年的三司会审,张定边在京畿出现,陈瑛、薛岩和郑赐三人,就是请在京畿附近的直隶卫所任职的房胜来认定张定边的真伪。
而房胜的儿子早死,是以他格外宠溺孙子房陵。
按照规矩,房陵很有可能继承富昌伯爵位。
黄昏笑道:“确实如此,房将军可以早些做准备,这一次安南做的太过火,疯狂的屠戮我大明使团,又有篡国之实,一旦这件事解决不好,陛下就会派人征讨安南,届时广西这边就是出兵之地,”
房陵看了一眼黄昏,不置可否。
他对锦衣卫没好感。
黄昏没在意,当兵的嘛,不是儒将的话,大多是一副臭脾气,习惯了就好,道:“陛下那边不好明说,但是广西这边要早做准备,房将军如果有时间,可以多派一些谍子潜入安南,通过各种渠道,将安南那边的堪舆图弄到手,或者自己测绘一幅出来,两年的时间应该足以做好这件事。”
出兵是肯定要出的。
但得等安南的使团到了大明,然后再等陈天平回到安南,这当中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毕竟双方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
所以广西这边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来侦察安南那边的地形。
房陵眼睛瞪大了些。
他以为黄昏就是个吃干饭的南镇抚司指挥而已——毕竟他们这些地方武将,对京畿不太熟悉,或者也瞧不起京畿的武将。
没想到黄昏竟然知道堪舆图的重要性。
道:“这倒是可行。”
不管这一两年打不打安南,有一份堪舆图在手总归的好的。
想到这,房陵坐不住了,带着曾庆隆就去办事。
徐辉祖看着这一幕,暗暗摇头,道:“房陵不太适合沙场,他太容易情绪化,容易把个人感观投入到局势判断中,他还是更适合去京营卫所中。”
值得称赞的一点,房陵这种脾性,带兵很好。
黄昏不置可否。
徐辉祖又问,“你确定会打安南?”
黄昏挑眉,“这事和你没关系,你也别想来打安南这一仗,回到应天,我会上章折给陛下,请他将你召到北方去,你的舞台,还是应该在漠北。”
打安南,张辅够了。
徐辉祖这样的人才,应该去打更难啃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
第357章 永乐三年,历史渐远
且不提使团回应天沿途的事情,乏善可陈。
连本来享受着“出轨”快意的黄昏大官人也没了这种待遇——过了广西后,已无危险,是以乌尔莎没再贴身护卫。
何况还有徐辉祖三人在,大明境内安全的很。
于彦良和许吟两人进入大明国界后,没有丝毫停留,带了黄昏的密信,就直奔顺天而去。
应天,春节已过,万物复苏。
代替朱高炽兼国理政的朱高燧接见过安南那边快马加急送过来的使团名册后,有点蒙圈,什么意思,安南要派使团来大明回一封国书?
用的是“回”字。
这岂非说明大明使团送了封国书到安南?
朱高燧心里明镜着,这一次出使安南,只有一封父皇的手诏,哪来的国书?
出大事了!
连国书都敢伪造,使团之中,也就黄昏有这个贼胆。
朱高炽表面不动声色,着令礼部尚书李志刚那边,找一个和安南使团使臣地位相当的礼部官员准备迎接使团事宜,并让光禄寺和鸿胪寺那边配合礼部。
光禄寺负责酒席之事,鸿胪寺负责礼仪方面,都需要配合礼部,看礼部那边最后要求以什么规格接见安南使团。
最主要还是看安南使臣的地位。
叮嘱完这些事,朱高燧沉思片刻,觉得这是弄死黄昏的良机,不仅如此,整个使团的人都得跟着完蛋,伪造国书,这是何等的大罪!
根本不需要自己推波助澜,父皇就会砍了黄昏和徐辉祖等人的人头。
于是朱高燧原原本本的写了封章折送递顺天。
在着人送章折的时候,朱高燧又叮嘱负责的官吏,说春节万物复苏,但北方多雨雪,需要谨慎保护章折,不要损毁了,慢一点也无所谓。
那位官员哪会懂不起。
三殿下隐晦的意思,是让这一次送章折的慢一点,越慢越好。
办了这些事,朱高燧离开乾清殿,出了大内直奔一座郡王府。
朱高煦的郡王府。
因为被锁在福建大半年,远离争储的核心圈子,又因为说书人说海战之中朱文圭没死,朱高煦被父皇朱棣敲打了一番,让这位殿下心里着急。
春节借着想念母后的借口,回到应天后就不想走了。
各种理由懒在王府。
不上朝,也不出门办事,只是把面子功夫做好:既然是想念母后,那隔三岔四还是得去坤宁宫给徐皇后请安。
是以永乐三年的应天很有些诡异。
朱高燧兼国,朱高煦基本等同于圈禁,朱高炽被逼着跑到顺天去“养病”,顺便在朱棣面前有事没事的叫唤一声,示意我才是老大,老头子你要明白个道理,咱中华数千年的君王,立储立长。
当然,朱高炽现在明白
而房胜的儿子早死,是以他格外宠溺孙子房陵。
按照规矩,房陵很有可能继承富昌伯爵位。
黄昏笑道:“确实如此,房将军可以早些做准备,这一次安南做的太过火,疯狂的屠戮我大明使团,又有篡国之实,一旦这件事解决不好,陛下就会派人征讨安南,届时广西这边就是出兵之地,”
房陵看了一眼黄昏,不置可否。
他对锦衣卫没好感。
黄昏没在意,当兵的嘛,不是儒将的话,大多是一副臭脾气,习惯了就好,道:“陛下那边不好明说,但是广西这边要早做准备,房将军如果有时间,可以多派一些谍子潜入安南,通过各种渠道,将安南那边的堪舆图弄到手,或者自己测绘一幅出来,两年的时间应该足以做好这件事。”
出兵是肯定要出的。
但得等安南的使团到了大明,然后再等陈天平回到安南,这当中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毕竟双方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
所以广西这边有接近两年的时间来侦察安南那边的地形。
房陵眼睛瞪大了些。
他以为黄昏就是个吃干饭的南镇抚司指挥而已——毕竟他们这些地方武将,对京畿不太熟悉,或者也瞧不起京畿的武将。
没想到黄昏竟然知道堪舆图的重要性。
道:“这倒是可行。”
不管这一两年打不打安南,有一份堪舆图在手总归的好的。
想到这,房陵坐不住了,带着曾庆隆就去办事。
徐辉祖看着这一幕,暗暗摇头,道:“房陵不太适合沙场,他太容易情绪化,容易把个人感观投入到局势判断中,他还是更适合去京营卫所中。”
值得称赞的一点,房陵这种脾性,带兵很好。
黄昏不置可否。
徐辉祖又问,“你确定会打安南?”
黄昏挑眉,“这事和你没关系,你也别想来打安南这一仗,回到应天,我会上章折给陛下,请他将你召到北方去,你的舞台,还是应该在漠北。”
打安南,张辅够了。
徐辉祖这样的人才,应该去打更难啃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
第357章 永乐三年,历史渐远
且不提使团回应天沿途的事情,乏善可陈。
连本来享受着“出轨”快意的黄昏大官人也没了这种待遇——过了广西后,已无危险,是以乌尔莎没再贴身护卫。
何况还有徐辉祖三人在,大明境内安全的很。
于彦良和许吟两人进入大明国界后,没有丝毫停留,带了黄昏的密信,就直奔顺天而去。
应天,春节已过,万物复苏。
代替朱高炽兼国理政的朱高燧接见过安南那边快马加急送过来的使团名册后,有点蒙圈,什么意思,安南要派使团来大明回一封国书?
用的是“回”字。
这岂非说明大明使团送了封国书到安南?
朱高燧心里明镜着,这一次出使安南,只有一封父皇的手诏,哪来的国书?
出大事了!
连国书都敢伪造,使团之中,也就黄昏有这个贼胆。
朱高炽表面不动声色,着令礼部尚书李志刚那边,找一个和安南使团使臣地位相当的礼部官员准备迎接使团事宜,并让光禄寺和鸿胪寺那边配合礼部。
光禄寺负责酒席之事,鸿胪寺负责礼仪方面,都需要配合礼部,看礼部那边最后要求以什么规格接见安南使团。
最主要还是看安南使臣的地位。
叮嘱完这些事,朱高燧沉思片刻,觉得这是弄死黄昏的良机,不仅如此,整个使团的人都得跟着完蛋,伪造国书,这是何等的大罪!
根本不需要自己推波助澜,父皇就会砍了黄昏和徐辉祖等人的人头。
于是朱高燧原原本本的写了封章折送递顺天。
在着人送章折的时候,朱高燧又叮嘱负责的官吏,说春节万物复苏,但北方多雨雪,需要谨慎保护章折,不要损毁了,慢一点也无所谓。
那位官员哪会懂不起。
三殿下隐晦的意思,是让这一次送章折的慢一点,越慢越好。
办了这些事,朱高燧离开乾清殿,出了大内直奔一座郡王府。
朱高煦的郡王府。
因为被锁在福建大半年,远离争储的核心圈子,又因为说书人说海战之中朱文圭没死,朱高煦被父皇朱棣敲打了一番,让这位殿下心里着急。
春节借着想念母后的借口,回到应天后就不想走了。
各种理由懒在王府。
不上朝,也不出门办事,只是把面子功夫做好:既然是想念母后,那隔三岔四还是得去坤宁宫给徐皇后请安。
是以永乐三年的应天很有些诡异。
朱高燧兼国,朱高煦基本等同于圈禁,朱高炽被逼着跑到顺天去“养病”,顺便在朱棣面前有事没事的叫唤一声,示意我才是老大,老头子你要明白个道理,咱中华数千年的君王,立储立长。
当然,朱高炽现在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