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干燥窑是眼下最急需的建筑,也是众多材料窑里面比较简单的一种:木材干燥的时候,通常窑内温度不会超过80度,比起动辄1000多度的其他窑来说,干燥窑不需要耐火砖,修建要求也低。
    长龙型的干燥窑是用卵石,河沙,以及珍贵的库存水泥砌起来的。穿越众建造的第一间干燥窑,为了节省材料,型高只有2.5米,宽3米,窑长20米。
    为此曹川还专门跑一趟后世,带来了两套常压锅炉和一些管道。锅炉肚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配件,很多都是未来其他工程要用到的,包括管道里都塞满小部件。
    2米高,圆柱形的常压锅炉,被安装在窑体外部正中间的位置,锅炉和窑体用管道相连,头顶上草草搭个棚子完事。
    探进去的管道包括进风管和回风管,管道安装在窑体上方,和窑平行。热风进风管和锅炉出风口相连,回风管导入风机。窑顶有排湿窗和轴流风机。眼下因为没有电,所以需要风机的地方,全部使用人工。
    干燥窑全部安装调试用了5天时间。鉴于这个工程太小,虽说有点纪念意义,然而点火那天大佬们基本都没来……一个简单的小仪式后,工业部的老大,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邹国庆同志满面微笑的将一根点燃的柴火棍扔进了锅炉炉膛。
    第96节 四大将军
    火焰很快就在炉膛里燃烧起来。接下来是粗活:几个炉工会不停把旁边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往炉膛里送。没有经过充分晾晒的下脚料使得锅炉烟囱冒出了滚滚黑烟。
    一段时间后,锅炉水沸腾,管路中开始输出蒸汽,四个烧窑总指挥手里拿着册子开始指挥送气。
    ……工业部眼下这十几号人里面,没有一个玩过干燥窑,所以都是现学现卖。好在后世的烘干窑遍地开花,买锅炉就送厂家秘制烘干手册;常见木料的烘干时间,干湿度,窑温这些数据在网络上就能查到,现在需要的就是实践。
    一窑成品通常要16个小时左右才能搞定,考虑到轮班问题,所以邹国庆安排了四员大将来掌握干燥窑技术。
    这几员大将很不简单,穿越前他们的专业都是诸如:工程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维修,人工智能控制,区块链方案解决这些高大上的专业,是穿越国之重鼎。
    今天调集这几员高端人士来当窑头,也是领导们觉得开门红对提升士气很重要,存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心思,所以就……
    嗯,扯远了。随着蒸汽通过管道,干燥正式开始。
    窑头们是通过观察孔,温度计,干湿球湿度计这些设备来掌握窑内情况的,另外,窑里的不同位置还有几组探针,用来随时测量木料的含水率变化。
    锅炉蒸汽进入后,窑头开始根据手中的册子,控制窑内的温度,湿度变化,眼下这些项目都是声控,也就是靠吼。提高湿度通过喷淋水来解决,降低湿度,就打开窑顶的排湿窗,一旁有准备好的劳工会摇动风机;而窑温高低则通过控制锅炉燃料添加量进行。
    如此十几个小时以后,关炉熄火,然后继续排风,等到木料温度只比室外高20度的时候,就可以出货啦。
    穿越众干燥的第一窑木料是从附近竹林砍来的绿竹,根据资料,绿竹在干燥14个小时后就可以出窑。
    窑门打开,四位将军不顾燥热,说笑着进去一看,嗯,竹材两头有点开裂……大概忘了通竹节?
    竹垛上层这些货咋都弓起来了?咱不造复合弓啊!……大概忘了压点重物?
    中下层的竹材含水量全部是乱的?握草,握草,大概是窑底气流循环没掌握好……
    老同志遇到新问题,四将这一刻只剩握草了。
    看着眼前这一堆七拱八翘,两头爆裂,犹如被油炸过一样的绿油条,所有赶来拿成品的穿越众统统掩面而去,头也不回。
    四大将丢了大脸。
    “好吧,都重视起来,不能再玩票啦!”四人中搞工业机器人维修的左斌说道:“分析,先分析问题,我就不信一个破窑技术难点能比机器人多!”
    破窑技术难点是没有机器人多,然而某些难点那是要出问题后才能发现的。几个人接下来几天潜心修炼,最后又花掉三天时间,日夜轮班,反复整出四窑废品后,才最终得到了合格的成品绿竹。
    不容易啊,大伙手上的秘制册子早就扔掉了:厂家一点都不了解17世纪台南的绿竹。原本风机的位置也都经过重新调整,人力和电力驱动看来还是有区别的。窑外临时挖了地坑,通上热风回路,这些破柴禾看来还是把含水率降低一点烧起来比较好控制……
    其他诸如打通竹节,重新调整垛堆空隙,垛顶压重物这些小改造还有很多,总之,在付出足够的代价后,穿越势力终于加工出第一种合格建材——绿竹。
    万事开头难,现在掌握核心技术以后,每当有新品种入窑,最多烧一轮废品,四位大师便能掌握火候,然后把数据登记在穿越势力自己的小册子上。
    一河坚冰打开:随着第一座干燥窑的成功,紧接着就是后续的三座干燥窑拔地而起。四根长条型的窑体和两组锅炉形成了两个“工”字型结构,锅炉烟囱开始日夜喷吐出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