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王尊德同志不得不在广东官绅们制造出的强烈舆情冲击下,于1629年6月底,在两广总督驻节的肇庆总督府内,召开了“打击刘香匪伙专项军事会议”。
    ……
    这次会议的等级比较高。
    与会者除了两广总督兼巡抚王尊德之外,还有广东左布政使陆问礼,右布政使王道元,按察使张秉文;另有自总兵何汝宾以下的一干高级将佐……广东官场的文武大佬被一网打尽。
    坐在总督衙门的大堂上,面容清矍,形貌儒雅,留着三绺黑须的总兵官何汝宾,此刻正目不斜视地座在官帽椅上,用心倾听着堂上一干文官之间的对答。
    历史上有过《兵录》等军事著作的何汝宾,毫无疑问是一员儒将。而儒将嘛,自然是聪明的:深谙官场规则的何总兵,此刻正和坐在他下首的那些武官一样,默不作声,用心扮演着一个好听众的角色。
    事实上要真谈论什么军国大事的话,王尊德是绝不会一次性召集如此多大员的。先和幕僚密谈,再和相关人等逐一商议,这才是议大事的正规程序。
    而这种所谓的“军政扩大会议”,召集者通常来说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分责,譬如全省加税;二是甩锅,譬如政策突然转向。
    所以今天这场所谓的会议,在何汝宾这种等级的官员面前,早就没有秘密可言了——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面子维持会”。王尊德老同志在重压下要服软,要被迫承认隔壁老熊的招抚政策获得了最后胜利,所以他老人家心情不爽,要喊大伙来给他老人家铺台阶。
    一干武人都能搞明白的事,几位文人大员还能不明白?索性这几位最近也被刘香闹得头痛欲裂,现如今看到老王终于打算改弦更张了,大伙也是松了一口气。至于说帮老王铺台阶下……这个太简单了,文人嘛,谁还不要点面子?理解万岁。
    于是在总督府的大堂上,几位文官一上来就开始了唱和:
    “如今刘香势大,一省之地其实已是难制。依本官看来,制军不妨行文闽浙,邀两位抚军共商此事为妙。”
    “尔今藩库里空空荡荡,制军倘若要起兵镇匪,藩司怕是力有未逮。”
    “那刘香其实是被福建的熊抚军赶过来的。此事依本官看,他熊抚军本就脱不了干系,说不得派些兵马过来,一同缴匪才是正理。”
    ……几位文官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就把所有台阶都铺好,责任也甩给了剿匪没剿干净的熊文灿,现在就等王制军一点头,今儿这事就算齐活了。
    然而王制军终归还是要挣扎作态一下的。听完所有大员意见后,只见他瞪起眼,盯住了儒将何某人:“何总镇,那刘香事,你身为总兵,如今可有剿贼方略?”
    何汝宾没想到还有加戏,好在他也是身经百战,于是一个机灵后他当即答道:“大帅,非为我军无能,实因那刘香太过狡猾,从不与官军正面为敌……若是福建的熊抚军能稍稍派些快船来助剿的话……大约……也是好的。”
    “罢!罢!”王大总督听到这里,深深一甩袖袍,起身便走:“诸位既然异口同声,老夫依了你们便是。”
    ……
    持续经年的闽粤剿匪之争,随着王尊德一声叹息,终于落下了帷幕,揭开了新篇章。
    就在这场会议后不久,一封以镇守广东总兵官何汝宾名义发出的请求联合剿匪的公文,就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福建总兵衙门。
    而最近新任福建总兵的却是一位猛人。此人名叫谢弘仪,是万历年间的武状元。谢弘仪曾经在天启年间就担任过福建总兵,并随巡抚南居益参与组织了明国驱赶荷兰人的澎湖之战——当时率兵进攻澎湖的俞咨皋只是南路副总兵,坐镇后方的其实是谢弘仪。
    这之后谢弘仪曾经因为党争而罢官回家了一段时间。这时他的另一条属性发作了:此君不但是武状元,总兵,还是明末著名的戏曲家,昆剧剧本《蝴蝶梦》的作者……真正是能文能武。
    当谢作家看到广东发来的这封公文后,刚上任的他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他老老实实将公文转去了巡抚衙门。
    然后当老熊看到这份公文后,不由得大笑连声。他一眼就看穿了广东官场的把戏:王尊德这老货是服软了啊!嗯,来人啊,速请曹将军来府上议事。
    “喏!”
    第377节 古道热肠
    搞清楚了公文背景后,熊文灿当即将曹川召唤到巡抚衙门,然后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是的,就是迫不及待——曹川前脚问出“不知末将当去不当去”这句话,后脚熊文灿没有耽搁,没有拿捏,没有分析局势,而是先定下调子:“将军还是辛苦一趟为妙。”
    其实在穿越众策划入粤这件事上,还有一个人是会获得大量隐形好处的:熊文灿。
    这中间的道理很简单:曹川只要率兵一入粤境,那么在朝堂上,熊文灿的招抚政策就会得到全面的胜利和肯定——没见王尊德都认怂了嘛。
    这种胜利是一定会有政治回报的:未来王尊德一旦卸任,那么熊文灿从中秧委员级别的闽抚升级为某局级别的两广总督,就会成为朝堂默认的共识,皇帝的第一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