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1/2)
如今父亲病故,兄长自认没有统兵才能转做文职,重铸夏侯氏荣光的重担就落到了夏侯譒的头上。
自打随羊鸦仁北渡淮水,夏侯譒拼死奋战,多有攻城拔寨之功,也甚得与父亲交好的羊鸦仁赞誉。
可南梁势如破竹的另一个原因是高岳收缩兵力,决心依靠彭城,等待救援。
高岳当然是有援军的,娄昭带了十万大军南下,与段韶分领,如今正驻扎在滑台,收到羊鸦仁集结兵力的消息时,他已经向滑台求援,回报消息的信使也早已回了彭城,告知他将由段韶领其旧部五千人并五万河北大军前来救援。
段韶如今在外人看来名声不显,他随高澄数次征战,多有功勋,但一直被那个表弟的光芒所掩盖,少有人知其能。
但作为高欢堂弟,高岳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高欢在西征大败后,就曾与高岳感慨:
‘我每次跟段韶讨论兵事,都能听到许多高明的见解,如果那时有他参谋,也许北方早就没有能让我劳心的了。’
此次西征,之所以没带上段韶,只不过是河南必须有人足够值得信任的人来坐镇,这份信任不光是忠诚度,更是能力。
而这一人选不是高澄,就是段韶,在军事上,无论娄昭、高岳在能力上都是不如高澄、段韶。
侯景、尧雄在能力上能够得到信任,但到底不是自家人。
在高澄一心随父西进的情况下,高欢也只能与他商量,留段韶在河南。
高澄也深知段韶之能,毕竟是北齐三杰之首,于是在娄昭十万大军中为他分拨了五万人马。
高岳知晓了段韶将来援,更加坚定了坚守的信念,他与段韶少有相处,只知道这个人吝啬却又好色,但他深信自己堂兄高欢看人的眼光,也有预感,此役过后,段韶必将扬名天下。
正在行军的段韶并不知道高岳的预感,但他也确实有将羊鸦仁当作踏脚石的打算。
段韶麾下五万五千人中,仅五千人是脱产战兵,但羊鸦仁麾下七万人,同样存在大量的州郡兵。
只是光论兵将素质,无疑还是南梁更强,不止有夏侯氏一万精锐,羊鸦仁自己更是养了五千余人的脱产战兵。
战兵五千对一万五,州郡兵五万对五万五,东魏通通处于劣势,但战争并非数人头,否则高欢也不会有第一次西征大败。
东魏大将多是北镇武人出身,喜冲阵,好逞武勇,就连给汉军撑门面的高敖曹实则也是一个莽夫,如尧雄这等智勇兼备之人少之又少,但恰巧,段韶就是其中之一。
相较于两军正面拼杀,段韶更乐于使用计谋,倒与过去的高澄一般无二。
如今西征,高澄之所以赞同两军堂堂正正对垒,不过是面对宇文泰这个狡诈的对手,在倾国之战的前提下,不愿再用计犯险。
可以瞧不起宇文泰、高欢这些人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人数一多,这两人表现得都很拉胯,比如宇文泰就输了河桥、邙山两战。
哪怕宇文泰杀了东魏大将高敖曹,但不能改变沙苑一役后东出河南的西魏大军被赶回关中的结局。
但绝不可以轻视他们的智谋,无论是高欢两条流言获取广阿之战的胜利,轻而易举夺下河北的控制权,以及四次试图出兵秀容却半道而返,使尔朱兆放松警惕时,与元日命窦泰直捣黄龙,逼死尔朱兆。
还是宇文泰在形势艰难的时候,数出谋略,使西魏成功抵御住东魏的前期攻势,都让世人见识到了他们二人的才智。
所谓计谋大多只能对蠢物起到作用,比如高欢玩弄尔朱兆,以及中了降智buff的高欢被宇文泰摩擦。
现阶段的宇文泰无疑是一位智者,与其将希望寄托在高欢与宇文泰之间出现降智人传人现象,还不如以两军对垒,堂堂正正相决胜。
但问题是宇文泰是否会让高家父子称心如意,与他们摆明车马,互拼消耗?
段韶没有去想即将爆发的关中战事,他有自己的职责。
过去统兵从未超过五千人,却被高欢、高澄托付五万人马,他所能做的就是不让已经入关的高家父子再为河南分心。
如今羊鸦仁犯境,段韶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役打得对方不敢北顾,让其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与前期北伐前期顺风顺水,一路攻城略地不同,当羊鸦仁的军队行至彭城时,却遭遇了最顽强的抵抗。
但凡坚城被破,无非四种可能:
其一内部生乱。
其二外部无援。
其三粮用断绝。
其四守军不足。
经过高澄那次平叛,彭城只有一家侥幸免死的士族苟延残喘,被吓破了胆子的他们不敢再在背后闹事,而彭城寒门以及底层民众们没有了曾经士族的压迫,又有东魏朝堂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得到提升,自然也是心向高氏,愿意与高岳同心守城,内部生乱自然能被排除。
段韶正领军前来,外部无援这一项也可以忽视。
而徐州此时粮食充足,哪怕是食盐、菜蔬以及生火的木材,高岳都早有准备,除非羊鸦仁围城一年,否则不可能出现粮用断绝的现象。
至于守军数量,得益于高
自打随羊鸦仁北渡淮水,夏侯譒拼死奋战,多有攻城拔寨之功,也甚得与父亲交好的羊鸦仁赞誉。
可南梁势如破竹的另一个原因是高岳收缩兵力,决心依靠彭城,等待救援。
高岳当然是有援军的,娄昭带了十万大军南下,与段韶分领,如今正驻扎在滑台,收到羊鸦仁集结兵力的消息时,他已经向滑台求援,回报消息的信使也早已回了彭城,告知他将由段韶领其旧部五千人并五万河北大军前来救援。
段韶如今在外人看来名声不显,他随高澄数次征战,多有功勋,但一直被那个表弟的光芒所掩盖,少有人知其能。
但作为高欢堂弟,高岳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高欢在西征大败后,就曾与高岳感慨:
‘我每次跟段韶讨论兵事,都能听到许多高明的见解,如果那时有他参谋,也许北方早就没有能让我劳心的了。’
此次西征,之所以没带上段韶,只不过是河南必须有人足够值得信任的人来坐镇,这份信任不光是忠诚度,更是能力。
而这一人选不是高澄,就是段韶,在军事上,无论娄昭、高岳在能力上都是不如高澄、段韶。
侯景、尧雄在能力上能够得到信任,但到底不是自家人。
在高澄一心随父西进的情况下,高欢也只能与他商量,留段韶在河南。
高澄也深知段韶之能,毕竟是北齐三杰之首,于是在娄昭十万大军中为他分拨了五万人马。
高岳知晓了段韶将来援,更加坚定了坚守的信念,他与段韶少有相处,只知道这个人吝啬却又好色,但他深信自己堂兄高欢看人的眼光,也有预感,此役过后,段韶必将扬名天下。
正在行军的段韶并不知道高岳的预感,但他也确实有将羊鸦仁当作踏脚石的打算。
段韶麾下五万五千人中,仅五千人是脱产战兵,但羊鸦仁麾下七万人,同样存在大量的州郡兵。
只是光论兵将素质,无疑还是南梁更强,不止有夏侯氏一万精锐,羊鸦仁自己更是养了五千余人的脱产战兵。
战兵五千对一万五,州郡兵五万对五万五,东魏通通处于劣势,但战争并非数人头,否则高欢也不会有第一次西征大败。
东魏大将多是北镇武人出身,喜冲阵,好逞武勇,就连给汉军撑门面的高敖曹实则也是一个莽夫,如尧雄这等智勇兼备之人少之又少,但恰巧,段韶就是其中之一。
相较于两军正面拼杀,段韶更乐于使用计谋,倒与过去的高澄一般无二。
如今西征,高澄之所以赞同两军堂堂正正对垒,不过是面对宇文泰这个狡诈的对手,在倾国之战的前提下,不愿再用计犯险。
可以瞧不起宇文泰、高欢这些人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人数一多,这两人表现得都很拉胯,比如宇文泰就输了河桥、邙山两战。
哪怕宇文泰杀了东魏大将高敖曹,但不能改变沙苑一役后东出河南的西魏大军被赶回关中的结局。
但绝不可以轻视他们的智谋,无论是高欢两条流言获取广阿之战的胜利,轻而易举夺下河北的控制权,以及四次试图出兵秀容却半道而返,使尔朱兆放松警惕时,与元日命窦泰直捣黄龙,逼死尔朱兆。
还是宇文泰在形势艰难的时候,数出谋略,使西魏成功抵御住东魏的前期攻势,都让世人见识到了他们二人的才智。
所谓计谋大多只能对蠢物起到作用,比如高欢玩弄尔朱兆,以及中了降智buff的高欢被宇文泰摩擦。
现阶段的宇文泰无疑是一位智者,与其将希望寄托在高欢与宇文泰之间出现降智人传人现象,还不如以两军对垒,堂堂正正相决胜。
但问题是宇文泰是否会让高家父子称心如意,与他们摆明车马,互拼消耗?
段韶没有去想即将爆发的关中战事,他有自己的职责。
过去统兵从未超过五千人,却被高欢、高澄托付五万人马,他所能做的就是不让已经入关的高家父子再为河南分心。
如今羊鸦仁犯境,段韶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役打得对方不敢北顾,让其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与前期北伐前期顺风顺水,一路攻城略地不同,当羊鸦仁的军队行至彭城时,却遭遇了最顽强的抵抗。
但凡坚城被破,无非四种可能:
其一内部生乱。
其二外部无援。
其三粮用断绝。
其四守军不足。
经过高澄那次平叛,彭城只有一家侥幸免死的士族苟延残喘,被吓破了胆子的他们不敢再在背后闹事,而彭城寒门以及底层民众们没有了曾经士族的压迫,又有东魏朝堂制定的各项惠民政策,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得到提升,自然也是心向高氏,愿意与高岳同心守城,内部生乱自然能被排除。
段韶正领军前来,外部无援这一项也可以忽视。
而徐州此时粮食充足,哪怕是食盐、菜蔬以及生火的木材,高岳都早有准备,除非羊鸦仁围城一年,否则不可能出现粮用断绝的现象。
至于守军数量,得益于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