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排了男人们的封赏,接下来自然是大齐天子的后宫。
    高澄尊嫡母娄昭君为太后,考虑到与柔然的关系,立怀有身孕的蠕蠕公主为皇后,只是蠕蠕公主尽来身体一直不好,孕后不能骑马射猎,更是终日神色郁郁,高澄忙于篡国也无暇为她分心。
    又立元仲华、尔朱英娥、宋氏为三夫人,为皇后以下,后宫之最。
    其下又有九嫔为元明月、小尔朱、李昌仪、李祖娥、宇文小姑、王思政之女王氏、元玉仪以及元善见两个年幼的女儿。
    有尧舜旧制,以及曹丕故事在前,高澄还是按着规矩来,只是两位前大魏公主太过年幼,最大的不过八岁,最小也才六岁,便只当是养在宫中,反正他也没少干过这种事,等起成年再行礼。
    九嫔之下又有二十七世妇如元静仪、李祖猗、卢道虔之女卢氏、西域大又白等,但高澄始终没有将瑶光寺的妇人们纳进宫中,毕竟作为曾经大魏的最后一位忠臣,大齐皇帝陛下以前、现在、未来都不可能与瑶光寺沾上半点关系。
    当然,在宫里住久了,大晚上的出宫透透气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嘛。
    在二十七世妇以下,尚有八十一御妻,只不过如今连世妇的位子都没占满,更别提是御妻了。
    既然后宫空缺了这么多位子,自然要给想办法补上,高澄命温子昇再度出使南梁,向萧衍求娶其孙女,太子萧纲之女,溧阳公主萧妙淽。
    传闻这位南梁公主虽然才满十二,但其通音律,爱诗词,容貌更胜鲜花,深得萧衍的疼爱。
    温子昇此行在明面上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向邻邦告知北方社稷变更,高澄还分别派了人往柔然、吐谷浑、高句丽等。
    唯独没有去巴蜀,毕竟在高澄视角,宇文泰等人已经向南梁纳了降表,当了梁臣,无需再多跑一趟。
    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政班底
    新近受封兰陵王,住在宫城的高孝瓘,今日追随父亲以及一众叔父、兄弟出洛阳,往邙山祭告祖父高欢。
    喝水还不忘挖井人,高澄开创大齐王朝,这样的大事,总要知会贺六浑一声。
    行至庙庭,禁军们先行涌入,检查是否有刺客藏身,刚篡国,谁知道有没有遗老跟宗族过不去,要拉着他们一起为元魏殉葬。
    高澄搬进宫城后,便以亲信都侍卫一千人,以及挑选京畿军中曾随高澄久驻洛阳的忠卒四千人,共五千将士组成宫城卫戍部队,由升任领军将军的王士良、接替其护军将军一职的原亲信都督尧师分别统率。
    尧师依旧领一千原亲信都侍卫,负责高澄出行的护卫工作,王士良领忠卒四千主要防卫宫城。
    至于原有的禁军,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天子,作为天子亲军的禁军部队自然要跟着换,高澄从中挑选精壮,填补京畿军中四千人的空缺,其余数千人则尽数转为州郡兵。
    由尧雄之子,承袭其父城平郡公的尧师亲至带队,细致检查高欢庙庭各处后,高澄才带了诸子、诸弟入内祭告亡父。
    尧雄此番并未被追封王爵,其实无论生前公爵还是功绩这两点他都能满足,唯独信都建义这一条,他与侯渊都是在广阿之战后据州归附,算不得建义元从。
    虽然无论尧雄是否封王,尧师都只能是公爵爵位,但这份体面毕竟是不同的,高澄也好生安抚了尧师,待南征功成,自会放开信都建义的身份限制,届时定然为尧雄追授王爵。
    这也是高澄安抚许多将领的话语。
    高孝瓘跟随父亲走进祖父庙庭,七岁的他并非第一次来到这里,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祖父的庙庭在他去世后不久便已经修建好了,在当时看来,甚至超了规格,却也无人计较,毕竟都知道父亲篡位是早晚的事。
    只不过这一次,庙庭中多了许多配享灵位,都是为高家创业立下功勋之人。
    舅祖父娄昭、姨祖父段荣自不必说,姑祖父尉景则是全凭与祖父的亲密关系进的,除此之外,还有三年前病逝的原侍中李元忠、封隆之。
    二人,尤其是李元忠,作为游说高欢东出建义的河北第一人,未得王爵都是因爵位过低导致,高氏主政后,一次李元忠患病,高欢亲自照料,在病后也只是为李元忠升爵为晋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凭李元忠一个文官身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几年间跳过县侯、郡侯、县公三等爵位。
    封隆之在高欢东出前,被高乾扶持,名义上作为冀州刺史,倒是在建义后得了公爵,但与尉景一般,以勋劳不足,而被刷了下来,安德郡公的爵位交由其子兵部尚书封子绘承袭。
    高澄勉励封子绘,用心筹备南征所需的兵械,随军参赞,其父虽不被封王,但他自己却可以凭南征之功升爵。
    这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废寝忘食,几乎住进了兵部的原因。
    随着高澄登临帝位,他原本的许多官职尽数卸下,如前文提到的领军将军便有王士良继任。
    三省六部的台阁高官们也多少有了调动。
    尚书省依旧由阳夏郡王高隆之总领庶政,担任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由户部尚书崔季舒兼任,负责户、工、兵三部,而尚书右仆射由吏部尚书崔暹兼任,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