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6章(1/2)
“以至于有时候我们的官吏、捕快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扔臭鸡蛋,去饭店吃饭都会被拒绝,遭受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
“导致很多税务官员、捕快等等因为忍受不了这些压力而选择了辞职。”
“还有就是出现群体性抗税的,整个县或者是一个州府的所有商户、工厂、作坊、商行等等一起抗税,拒不缴纳税收。”
“港口这边,逃税漏税的显现也是非常的严重,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走私现象,我们税务衙门缺乏海上的力量,往往对这些偷税漏税的船只没有任何的办法。”
王守仁也是开始详细的说起自己在江南地区总督税务的事情来。
江南地区的税是真的难受。
一直以来习惯了不交税的江南地区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对于交税是充满了抗拒,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拒绝缴纳税银,以至于江南这边多次出现了民众冲击税务衙门的事情。
王守仁在江南这边和这些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们可谓是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七十二变什么的都用出来了。
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南直隶现在一年也能够上缴近一亿两白银,然而和北直隶相比起来,仅仅只有北直隶的一半,很显然差距很大,依然还有很多的人偷税漏税,抗拒缴税。
他的话也是让刘晋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直以来大明官场的官员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自江南地区,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富庶,有钱的江南地区又重视教育,私塾、书院不知道有多少,出现了大量的才子,读书人和官员。
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一直左右着大明朝局的发展。
这些出身自江南地区的官员本身就是江南地区的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绅出身,有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关系。
而这些江南地区的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绅等等,他们往往都有着极其庞大产业,除了大量的田地之外,像以前,大明的纺织业、盐业、茶业、粮食等等诸多重要行业都被江南地区的这些人所把持和垄断。
故而对于税收这一块,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坚决反对的,朝廷可以没钱,国库可以饿死老鼠,皇帝也可以穷的叮当响,但是绝对不能征商税,不能动他们的蛋糕。
一旦有人说要开征商税,立即就会遭到这些江南地区出身官员的群起反对甚至攻击。
前兵部尚书马文升有感于边防衰败,军需得不到保证,军备废弛,以至于鞑靼连年入侵,屡屡扣关,劫掠边民。
可是偏偏大明朝廷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什么银子来搞军队建设,所以他就向弘治皇帝建议开征商税,增加国库收入。
然而立即就遭到了以谢迁为首的江南地区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大明国库依然没钱,边军依然困顿,朝廷年年依然要为边防的事情发愁。
可是江南地区的盐商、茶商、布商、粮商等等一个个都富的流油,烟花江山一掷千金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洒洒水,秦淮河畔的花船不知道有多少,胭脂水粉飘散几十里。
这就是江南地区的现象,也是大明朝廷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重大弊端。
有钱的江南地区大商人、大士绅、大家族,你是一文钱税都很难征收到,朝廷的税收主要来自的还是穷苦地区的贫困农民。
当地的官员甚至于都不会征税,因为这不仅仅会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让自己这个官当的很难受,而且本身就和这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能去征自己的税。
当初要不是因为弘治皇帝借着几次对江南出身官员的严厉打击,狠狠的削弱了江南地区士林的力量,刘晋在户部的税务改革,开征商税,成立税务衙门的事情根本就别想办成。
即便是到了现在,弘治皇帝依然能够收到无数弹劾税务衙门的奏疏,要求撤销税务衙门,取消商税,不要与民争利之类的。
明朝的灭亡,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实就是钱的问题。
朝廷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军队搞不起来,赈灾又赈不起。
有钱的商人、士绅不用交税,收不到他们的税,他们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没钱的穷苦老百姓连活下去都难,却是要承担起整个国家的庞大的税务。
这纵然是没有外族入侵,一直这样下去,明朝也是要灭亡的。
第1418章 王守仁的工业论
想到这些,刘晋也是忍不住直摇头。
税收这东西,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的税收是非常、非常低的,这一点无论是古今中外都可以算得上是最低的。
可即便是如此低的税,依然有人不满足,最好是不收税,这样才最好。
可是没有足够税收的支持,朝廷就没有办法良好的运转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军队建设方面,根本就很难搞起来。
明朝的军队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朱元璋能够靠着它打天下,朱棣能够靠着他五次攻打漠北,这都说明了明朝军队的强大。
可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军队就仿佛一下子抽调了脊梁骨,再也不是那个横扫天下的明军了。
导致明军战斗力急速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其
“导致很多税务官员、捕快等等因为忍受不了这些压力而选择了辞职。”
“还有就是出现群体性抗税的,整个县或者是一个州府的所有商户、工厂、作坊、商行等等一起抗税,拒不缴纳税收。”
“港口这边,逃税漏税的显现也是非常的严重,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走私现象,我们税务衙门缺乏海上的力量,往往对这些偷税漏税的船只没有任何的办法。”
王守仁也是开始详细的说起自己在江南地区总督税务的事情来。
江南地区的税是真的难受。
一直以来习惯了不交税的江南地区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对于交税是充满了抗拒,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拒绝缴纳税银,以至于江南这边多次出现了民众冲击税务衙门的事情。
王守仁在江南这边和这些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们可谓是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七十二变什么的都用出来了。
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南直隶现在一年也能够上缴近一亿两白银,然而和北直隶相比起来,仅仅只有北直隶的一半,很显然差距很大,依然还有很多的人偷税漏税,抗拒缴税。
他的话也是让刘晋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直以来大明官场的官员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自江南地区,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富庶,有钱的江南地区又重视教育,私塾、书院不知道有多少,出现了大量的才子,读书人和官员。
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一直左右着大明朝局的发展。
这些出身自江南地区的官员本身就是江南地区的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绅出身,有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关系。
而这些江南地区的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绅等等,他们往往都有着极其庞大产业,除了大量的田地之外,像以前,大明的纺织业、盐业、茶业、粮食等等诸多重要行业都被江南地区的这些人所把持和垄断。
故而对于税收这一块,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坚决反对的,朝廷可以没钱,国库可以饿死老鼠,皇帝也可以穷的叮当响,但是绝对不能征商税,不能动他们的蛋糕。
一旦有人说要开征商税,立即就会遭到这些江南地区出身官员的群起反对甚至攻击。
前兵部尚书马文升有感于边防衰败,军需得不到保证,军备废弛,以至于鞑靼连年入侵,屡屡扣关,劫掠边民。
可是偏偏大明朝廷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什么银子来搞军队建设,所以他就向弘治皇帝建议开征商税,增加国库收入。
然而立即就遭到了以谢迁为首的江南地区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大明国库依然没钱,边军依然困顿,朝廷年年依然要为边防的事情发愁。
可是江南地区的盐商、茶商、布商、粮商等等一个个都富的流油,烟花江山一掷千金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洒洒水,秦淮河畔的花船不知道有多少,胭脂水粉飘散几十里。
这就是江南地区的现象,也是大明朝廷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重大弊端。
有钱的江南地区大商人、大士绅、大家族,你是一文钱税都很难征收到,朝廷的税收主要来自的还是穷苦地区的贫困农民。
当地的官员甚至于都不会征税,因为这不仅仅会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让自己这个官当的很难受,而且本身就和这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能去征自己的税。
当初要不是因为弘治皇帝借着几次对江南出身官员的严厉打击,狠狠的削弱了江南地区士林的力量,刘晋在户部的税务改革,开征商税,成立税务衙门的事情根本就别想办成。
即便是到了现在,弘治皇帝依然能够收到无数弹劾税务衙门的奏疏,要求撤销税务衙门,取消商税,不要与民争利之类的。
明朝的灭亡,用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实就是钱的问题。
朝廷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军队搞不起来,赈灾又赈不起。
有钱的商人、士绅不用交税,收不到他们的税,他们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没钱的穷苦老百姓连活下去都难,却是要承担起整个国家的庞大的税务。
这纵然是没有外族入侵,一直这样下去,明朝也是要灭亡的。
第1418章 王守仁的工业论
想到这些,刘晋也是忍不住直摇头。
税收这东西,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明朝的税收是非常、非常低的,这一点无论是古今中外都可以算得上是最低的。
可即便是如此低的税,依然有人不满足,最好是不收税,这样才最好。
可是没有足够税收的支持,朝廷就没有办法良好的运转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军队建设方面,根本就很难搞起来。
明朝的军队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朱元璋能够靠着它打天下,朱棣能够靠着他五次攻打漠北,这都说明了明朝军队的强大。
可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军队就仿佛一下子抽调了脊梁骨,再也不是那个横扫天下的明军了。
导致明军战斗力急速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