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7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西班牙直接出兵抢夺我们的殖民地,这是根本就没有将我们波斯放在眼中,我们想要重现伟大的波斯帝国,我们就必须要让全世界知道我们波斯人的厉害。”
    伊斯玛依一世双目血红,年轻的脸庞都显得狰狞起来。
    他在王宫这种走来走去,思索许久说道:“老师,还要麻烦你去大明帝国一趟,向大明人这边购买一些艘战船,我们必须要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才能够捍卫我们的利益。”
    “另外再派遣两个近卫师前往西非大陆,我们在海上玩不过波斯人,我们就在陆地上抢光他们的殖民地来!”
    第1453章 刘晋的烦恼
    京城刘晋的府邸内。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整个京城犹如一个火炉一般,热的让人难受。
    刘晋躺在自己的老爷椅上面,摇晃着椅子,整个人有些无精打采。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刘晋非常的忙。
    一方面是忙着准备科举的事情,又朝廷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李东阳身体不适,刘健年纪大了,谢迁是江南人,最后主考官这件事情就落到了刘晋的身上,全权负责弘治二十一年的科举考试。
    这可就考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按理说交代下去,按以往的规矩办就可以了。
    可是现在大明的科举考试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在弘治十八年的时候增加了东榜,加上原来的南北榜,现在也就是已经成为了三榜一起考试了。
    东榜这边包括了辽东、北方草原、西域、河中、南云、中亚、西北、南洋四省、黄金洲和澳洲等这些省份,地狱极广,参加科举考试的考试当中又有大量非汉人考生。
    可以想象一下组织这样的一场科举考试是何等艰难的事情。
    在没有先进交通、通讯技术的情况下,单单是沟通各地都非常的困难,更别说要组织这些来可以说来自全球各地的考生参加考试了。
    要知道从黄金洲这边来大明考试,单单是乘船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旅途之中的奔波劳累就不说了,关键是在海上还充满了风暴,相当的危险。
    其次,如此多的考生前来考试,其中不乏远渡重洋的、也有大量少数部族的,这该如何出题,录取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这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远远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科举考试如此简单。
    自古以来,举办科举考试它不管是为朝廷选拨人才和官员,更多的时候,还有传播皇恩、巩固国家统治和统一的作用在里面。
    以弘治十八年的科举考试来说,当年首创东榜考试,录取了大量来自南洋、草原、西域等地的考生为进士,给这些少数部族的士子安排官职。
    尽管才短短三年的时间,但是效果却已经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交趾、南洋、象林等地,这些少数部族的考生考上了大明的进士,成为了大明的官员,家族跟着享受到了荣誉和好处。
    自然而然的,大明在当地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同时也让这些地方的人对大明更加的认可,巩固了大明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也促进了大明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这一次是第二次三榜同时考试,并且第一次举办有些仓促,这一次弘治皇帝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要办的漂亮,尽可能让更多的少数部族士子前来参加考试,并且还要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明统治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生活在其中的部族也是非常的多。
    大明天子他不仅仅是汉人的天子,同样也是生活在大明境内每一个部族的天子,大明境内的所有人都是大明天子的臣民。
    这话自然是不能光靠嘴巴来说的,而是要靠诸多的政策和实际的行动来证明这一点,这才能够让更多的部族心向大明,竖立一统的思想和观念在里面。
    除了忙科举的事情,还要帮张懋这边忙征兵的事情,和科举考试一样,这一次的征兵,向大明境内的各部族开放了名额,目的也是和科举考试差不多,为了巩固大明对个地区的统治,促进各部族对大明的认同。
    这事情虽然是张懋在负责,但他有事没事就往刘晋这里跑,让刘晋出主意什么的,也是伤了不少脑细胞。
    “该出什么样的题目呢?”
    刘晋闭着眼睛,在头痛着科举考试上面该出什么样的题目比较合适。
    要说水平嘛,这自然是大明本土两京十三省的才子们更有文采,写出来的锦绣文章更好看。
    无论你出多么刁钻的考题,他们都能够给写的漂漂亮亮,以至于科举考试的时候,这出题是越来越尖,越来越偏。
    一句话断头去尾让你来考试那都是属于常规操作了,你要是出题不出点刁钻的,大家都还会觉得你这个主考官水平不行。
    但刘晋很显然并不想这样操作,要照顾东榜的考生,又觉得还要选出真正有才能、有学识的人才出来,这才是重要的。
    思来想去,刘晋几个月的时间都还没有想到做什么题目。
    微微摇头,刘晋正要闭上眼睛美美的睡个午觉,有人急匆匆拿着书信来到刘晋这里。
    “西非大乱?”
    刘晋拿着书信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