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家肯定是要去死的。
    不用相同的鲜血不足以告慰原本未来上,曹家人、曹魏政权、乃至于正如后世人所说,两晋南北朝因为其而流的血——如果算上后者,整个司马家的血也无法抹平吧。
    他想着他听闻见的那些动荡的惨剧,是哪怕已然见证过乱世的人,都难以直视的混乱和血腥。
    而再想到其祸根在何处,那份难以压抑的杀意就更浓重了几分。
    可是要对司马家动手,曹操到底得先和曹丕通气,让他知晓未来的一切起因与根源。
    他这会可不想再搞出什么夺嫡之争了。曹丕未来既然听上去不算混账糊涂,那他也没必要让他因为父亲对着他身边亲近的大臣动刀子而耿耿于怀乃至于心生惶恐。
    最重要的是,别因为不明真相想捞司马懿,在那边跟他爹暗暗较劲——!
    除此之外,
    老当益壮,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发表者,前不久才亲身上阵打完赤壁之战的曹丞相站起了身,伸手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有些孩子,那可真的不打不成器啊!
    眼露凶光.jpg
    —
    “司马家真的全死了?死干净了?连曹丕都没有给他们求情,十分流畅且利落地死了?”
    孙权拉着周瑜的手,带着点惊疑不定地反复跟着自家都督进行确认。
    周瑜倒也没有什么不耐烦,他知道孙权不是因为真的不相信他带来的消息,只是在这样巨大的冲击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反应。
    所以他只耐心地一次次对着吴主点头,表示这确实是事实,不是他们的臆想。
    “这——”
    孙权咬了咬牙,面色有些难看:“我们内部的举动,可没办法影响江对面曹家人的想法吧?”
    虽然当初天幕结束之后,那洋洋洒洒浸满血迹的史册实在是给他开了个大眼,心神震动之外也忍不住产生了一些诸如司马家真该死啊这样的暴言。
    可是感叹归感叹,厌恶归厌恶。当理智回神之后,孙权当然还是自家人忙自家事,重点都落在好好操心一下自家人才的寿命长短问题。
    他手可没那么长,也没那么多闲心思去帮曹家人处理内务——要是司马家领兵打过来了,那他还说顺手针对一波,没有的话,难道当曹魏那边的警惕性是假的?
    他这些年光忙着在继续既定大政方针的同时,笼络招揽天下名医,在京城官方下令开办专门培养医师的医馆,希望提升东吴医学水平呢。
    幸好他在赤壁之后,有着声势大涨的周瑜从旁辅佐,对于东吴的掌控也更加得心应手。
    这样没有什么先例的折腾,靠着他带着周瑜去和本地的一些富商聊了聊,有了还算充足的资金供应之后,兴办的阻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
    孙权虽然自己不太懂这个,但是看着自己请来坐镇的医师都对他说,新进来的一批学生资质都不错,尤其是一个叫做董奉的童子,学习很刻苦并且天资禀赋,自觉自己这样的措施也算是让东吴朝着一条比历史上更好的路上走了。
    你别说——虽然最开始,孙权的本意只是想让自己看重的人才活的更久一点。可是当事情都走上正规之后,他才突然灵光一现,把这事另一重上的好处给琢磨明白了。
    这培养出来的医师,还可以往军队里头塞啊!
    北方军队南下,难免要克服的一重困难叫做瘴气——可是谁规定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不恨这瘴气呢?
    人只是习惯了,症状因此轻多了,不代表真的不难受了啊!
    最起码本来对于交州地区,孙权都有点不得不放纵士燮,让他在当地做半个土皇帝——毕竟交州那块地比江东的气候还让人难熬,对于那块来说,他们江左都算北方人!
    可现在有了新的医师兜底,他觉得对于交州的管控都可以跟着加强起来,天天琢磨着士燮什么时候出点事才好。
    ——然后忙着想着南边事情的吴主,一回头就发现北边整个风格都不对头了起来。
    “……就像主公你想得那样。”
    周瑜把这话说出来,自己都感觉后牙根有点痒:“——曹魏那边,应该也看过天幕。”
    要不然怎么才能解释,好端端地,在东吴自己没插手的前提下,曹魏自个就把未来一切问题的祸根给解决了呢。
    君臣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出一辙的沉默。
    “……那,”好半晌,孙权才恍惚地发问:“公瑾你觉得,隔壁蜀汉看没看过天幕呢?”
    周瑜跟着想起了那比他们估算得更早拿下益州的刘备一行人,想到了自己这边试探性的交锋,结果好似被早有预料一般拦下。
    这些举动,本来也可以用他们对刘备曾经起的杀心,或者诸葛亮等谋臣的能干来解释。可在曹魏和他们自己都看到了天幕的前提下,却不得不让他们开始思考,是不是多出了一种解释。
    “魏、蜀、吴,三家刚好都能看见。这不是,就,正好了吗?”
    很符合那天幕的恶趣味……
    默认下这个真的很有诡异的说服力的说法,两人对于下一步的规划,突然间都有些棘手起来。
    只有自己知道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