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3/4)
筝心里腻腻的,没有什么胃口,草草用了些早膳便去给老太君请安,老太君看她眼下黑沉的,就知道她定然是没有睡好,当下爱怜地将她拢在身边,温声说道:“好孩子,难为你了……”
如筝见自己累得老太君也上了心,心中一阵自责,赶紧笑着摇摇头:“无妨的,祖母,偶然一次睡不好……”
老太君却是摇了摇头:“傻孩子,还瞒着祖母么,一头发檀香味儿,我记得你可是惯用沉水香的,昨日是在佛前跪了一天么?”
如筝被她说的心里一阵羞赧,点了点头:“是孙媳心里太搁不住事儿了,祖母见笑。”
老太君摇头叹道:“你这孩子,就是心好,心也重……祖母知道,你和容儿是真投契的,他宠着你,你也一心顾念着他,可如今他去打仗,你在府里便更要保重自己才是,不然日后他回来了,看到你恹恹的,岂非心痛?”见如筝点了点头,她又到:“咱们做军眷的女子便是这样,日日都要备着送父兄夫君上战场,少则几月,多则几年,老国公当年南征北战,我在府里也是这么熬过来的……个中酸苦,祖母最明白不过了。”她轻轻摩挲着如筝的手,低声说:
“好孩子,你上心容儿,却也不能伤了自己,咱们这些女人,嫁了人就要比一般的女子强才行,身要强,心也要强,这样才能不给夫君添乱,不让他们挂心……”
如筝抬头看看老太君,心里豁然一醒,重重地点点头:“祖母,我懂了……”
老太君见她神色,也知她是真的想清楚了,当下笑到:“你也不必担心,此一去虽然定是苦战,但容儿已经经过东夷之战,于戎马上有些心得了,更何况他身手好,脑子又快,便连老公爷都说比自己年轻时不差的,你莫担心,他这一去,吃些苦头是肯定的,但也定然可以安然返家,别怕。”
听了老太君的一番话,如筝心里终于宁定了些,也暖了起来,当下仔细应了,又帮她松泛,老太君却怜惜她辛苦,不多时就催着她回去了。
如筝带着浣纱回到寒馥轩,却看到三夫人程氏正在房中等着自己,如筝虽然对这位三房夫人了解不多,却也知道她是个慈心正直之人,前世自己失宠后,她也曾几次蘀自己说话,自己却顾忌着廖氏和程氏的不睦,不敢亲近自家这位三叔母,重生以来,她们虽然交往不多,程氏言语间也多次相帮,如筝还是十分知她的情的。
如今看她这个节骨眼上来看自己,便知她定然是来安慰自己,忙几步赶到屋内,又招呼着丫鬟们换茶,上糕点时鲜,程氏摆手笑道:“罢了筝儿,我不过是到你这里闲坐,却劳动你这一番忙活,快坐下,咱们聊聊。”
如筝向她行了礼坐下,程氏便掏出几张花样子让如筝帮着参详,如筝心里却是一奇:原本还以为她也是来劝自己的,却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是来“闲聊”,当下却也兴致勃勃地陪她品评起来,二人聊了刺绣,又聊了诗词话本,音律乐器,却是说的十分投契,如筝才知道自家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三叔母,竟然也是个妙人儿,程氏坐了大半个时辰便起身告辞,临走还说自己爱听如筝说话儿,明日还要来,如筝自然是欣然相邀的,待程氏走了,如筝揉了揉笑得发酸的脸,又坐下思忖了一阵,心里才豁然明朗:自家这个三叔母,却真的是知人心思又心善,这样东拉西扯地说上半天,却是在帮自己排遣郁气,哄着自己高兴呢,当下心里一酸,对着三房凝香苑的方向叹了口气,又笑了:亲长们都在关照着自己,便是为了她们,自己也该振作起来才是!
打定了这个主意,她便也沉下心,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不过是让崔妈妈在小书房增了一个神龛,供了观音大士的法相,一日三遍的祝祷。
十来天过去,程氏果然未食言,几乎日日都要来和如筝说笑,如筝也慢慢看懂了自家这位三叔母,对她的敬佩和喜爱与日俱增,到老太君院子里请安时,一直韬光养晦的冯氏也不时便会和她赶在一起向老太君请安,经常也会陪老太君和如筝坐一会儿,如筝虽然不知是老太君叫她过来的,还是她自己的主意,却也承她的情。
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午后,凌府突然派人来送信儿,说是崔琳琅有请,如筝估算着琳琅怕是要生了,思念自己,便向老太君求了慈令,到凌家看她。
临走之时如筝突然想到田小兮给的那瓶药,想了想便倒出几粒,舀个小瓷瓶装了随身带好,带着浣纱出门上了马车。
马车摇晃了多时到了凌府,如筝又坐着那种小轿子到了凌家后院,一路上却没有再听到上次来时家将门练武的声音,后院也略有些冷清,她忍不住一阵感慨:这便是簪缨之家,战事一起,便是举家出动。
轿子到了主院落下,如筝扶着浣纱的手下了轿,抬头便看到霜璟笑着迎上来:“太好了,筝儿你来的好快!”
看到挚友,如筝也笑了,赶紧上前拉了她的手笑到:“是啊,屋里那个千娇万宠的宝贝儿一声召唤,我哪里敢不来呢!”她话音未落,便听屋里一声娇喝:“小筝儿,我巴儿巴儿地请了你来,便是让你来排揎我的么?”
如筝听到自家表姐这样中气十足的声音,也笑了:“表姐,我巴儿巴儿的跑来,便是让你呵斥的么?”说着便撩帘
如筝见自己累得老太君也上了心,心中一阵自责,赶紧笑着摇摇头:“无妨的,祖母,偶然一次睡不好……”
老太君却是摇了摇头:“傻孩子,还瞒着祖母么,一头发檀香味儿,我记得你可是惯用沉水香的,昨日是在佛前跪了一天么?”
如筝被她说的心里一阵羞赧,点了点头:“是孙媳心里太搁不住事儿了,祖母见笑。”
老太君摇头叹道:“你这孩子,就是心好,心也重……祖母知道,你和容儿是真投契的,他宠着你,你也一心顾念着他,可如今他去打仗,你在府里便更要保重自己才是,不然日后他回来了,看到你恹恹的,岂非心痛?”见如筝点了点头,她又到:“咱们做军眷的女子便是这样,日日都要备着送父兄夫君上战场,少则几月,多则几年,老国公当年南征北战,我在府里也是这么熬过来的……个中酸苦,祖母最明白不过了。”她轻轻摩挲着如筝的手,低声说:
“好孩子,你上心容儿,却也不能伤了自己,咱们这些女人,嫁了人就要比一般的女子强才行,身要强,心也要强,这样才能不给夫君添乱,不让他们挂心……”
如筝抬头看看老太君,心里豁然一醒,重重地点点头:“祖母,我懂了……”
老太君见她神色,也知她是真的想清楚了,当下笑到:“你也不必担心,此一去虽然定是苦战,但容儿已经经过东夷之战,于戎马上有些心得了,更何况他身手好,脑子又快,便连老公爷都说比自己年轻时不差的,你莫担心,他这一去,吃些苦头是肯定的,但也定然可以安然返家,别怕。”
听了老太君的一番话,如筝心里终于宁定了些,也暖了起来,当下仔细应了,又帮她松泛,老太君却怜惜她辛苦,不多时就催着她回去了。
如筝带着浣纱回到寒馥轩,却看到三夫人程氏正在房中等着自己,如筝虽然对这位三房夫人了解不多,却也知道她是个慈心正直之人,前世自己失宠后,她也曾几次蘀自己说话,自己却顾忌着廖氏和程氏的不睦,不敢亲近自家这位三叔母,重生以来,她们虽然交往不多,程氏言语间也多次相帮,如筝还是十分知她的情的。
如今看她这个节骨眼上来看自己,便知她定然是来安慰自己,忙几步赶到屋内,又招呼着丫鬟们换茶,上糕点时鲜,程氏摆手笑道:“罢了筝儿,我不过是到你这里闲坐,却劳动你这一番忙活,快坐下,咱们聊聊。”
如筝向她行了礼坐下,程氏便掏出几张花样子让如筝帮着参详,如筝心里却是一奇:原本还以为她也是来劝自己的,却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是来“闲聊”,当下却也兴致勃勃地陪她品评起来,二人聊了刺绣,又聊了诗词话本,音律乐器,却是说的十分投契,如筝才知道自家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三叔母,竟然也是个妙人儿,程氏坐了大半个时辰便起身告辞,临走还说自己爱听如筝说话儿,明日还要来,如筝自然是欣然相邀的,待程氏走了,如筝揉了揉笑得发酸的脸,又坐下思忖了一阵,心里才豁然明朗:自家这个三叔母,却真的是知人心思又心善,这样东拉西扯地说上半天,却是在帮自己排遣郁气,哄着自己高兴呢,当下心里一酸,对着三房凝香苑的方向叹了口气,又笑了:亲长们都在关照着自己,便是为了她们,自己也该振作起来才是!
打定了这个主意,她便也沉下心,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不过是让崔妈妈在小书房增了一个神龛,供了观音大士的法相,一日三遍的祝祷。
十来天过去,程氏果然未食言,几乎日日都要来和如筝说笑,如筝也慢慢看懂了自家这位三叔母,对她的敬佩和喜爱与日俱增,到老太君院子里请安时,一直韬光养晦的冯氏也不时便会和她赶在一起向老太君请安,经常也会陪老太君和如筝坐一会儿,如筝虽然不知是老太君叫她过来的,还是她自己的主意,却也承她的情。
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午后,凌府突然派人来送信儿,说是崔琳琅有请,如筝估算着琳琅怕是要生了,思念自己,便向老太君求了慈令,到凌家看她。
临走之时如筝突然想到田小兮给的那瓶药,想了想便倒出几粒,舀个小瓷瓶装了随身带好,带着浣纱出门上了马车。
马车摇晃了多时到了凌府,如筝又坐着那种小轿子到了凌家后院,一路上却没有再听到上次来时家将门练武的声音,后院也略有些冷清,她忍不住一阵感慨:这便是簪缨之家,战事一起,便是举家出动。
轿子到了主院落下,如筝扶着浣纱的手下了轿,抬头便看到霜璟笑着迎上来:“太好了,筝儿你来的好快!”
看到挚友,如筝也笑了,赶紧上前拉了她的手笑到:“是啊,屋里那个千娇万宠的宝贝儿一声召唤,我哪里敢不来呢!”她话音未落,便听屋里一声娇喝:“小筝儿,我巴儿巴儿地请了你来,便是让你来排揎我的么?”
如筝听到自家表姐这样中气十足的声音,也笑了:“表姐,我巴儿巴儿的跑来,便是让你呵斥的么?”说着便撩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